十首詩詞話明月,月殘風曉無窮意,說與桃花總不知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出自唐·杜甫《月夜憶舍弟》。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這是一句思念親友的詩。詩句中點明瞭時令,是在白露節的夜晚,寒意陣陣,月光清冷,更加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

2、人間天上高低影,月下風前自在香。

出自宋·楊炎正《桂花》。

十首詩詞話明月,月殘風曉無窮意,說與桃花總不知

詩句描寫月中有桂樹的傳說,人間有桂花月下飄香。將現實與神話打通,使詩的意境更形闊大,更具美感。

3、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

出自宋·吳文英《浣溪沙》詞。

前句寫柳絮伴隨春雨飄落無聲之景,後句寫浮雲飄飄而時遮月影之狀。“春墮淚”,是比喻,是說春雨淅瀝而下猶如人流淚,表達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內含對春天即將過去的深深嘆惜之情。

4、影鏤碎金初透月,聲敲寒玉乍搖風。

出自唐·劉兼《新竹》。

十首詩詞話明月,月殘風曉無窮意,說與桃花總不知

月光透過竹林投下一片陰影,竹葉間的空隙投射到地面就像碎金一樣;輕風拂過,竹林沙沙有聲,就像敲擊冰涼的玉石所發出的聲響。詩句以比喻修辭法描寫月光下的竹影形象與風吹竹林的聲響效果。

5、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出自宋·張先《木蘭花》詞。

楊花,指柳絮。前句寫月色皎潔,後句寫柳絮細白。月色與柳絮彼此映襯,益顯月色之皎潔、柳絮之細白。這就好像是月下看美人,益顯其美;馬上看壯士,益顯其壯。

6、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

出自宋·陳克《豆葉黃》詞。

十首詩詞話明月,月殘風曉無窮意,說與桃花總不知

朧朧,朦朧。詩句描寫月夜細雨中看梨花的朦朧之美。雨中看花,本就有隔霧看花的朦朧之感,況又是朦朧的月夜,梨花帶雨的朦朧形象就更顯朦朧了。不過,正因為有朦朧之感,才能讓人有無盡的聯想,才能使詩句所寫的景象有味之不盡的魅力。

7、月殘風曉無窮意,說與桃花總不知。

出自清·汪繹《柳枝詞》。

前兩句說柳紮根水邊、村邊,柳條隨風搖曳,好像美女婀娜多姿的身材。但是,它雖有萬般柔情,風韻奪人,但自持穩重,並不輕浮。後兩句借用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句意,以比擬修辭法將柳枝、桃花人格化,賦予其人的生命情態,說桃花雖燦爛奪目,但不及柳條依依有情。在表達桃柳不可相比、二者難以溝通之意的同時,也婉約地借物達情,表達出詩人尋覓知音而不得的痛苦情感。

8、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出自宋·杜耒《寒夜》。

十首詩詞話明月,月殘風曉無窮意,說與桃花總不知

詩句描寫窗前明月在天、窗下梅花初發的情景。寫景中不露痕跡地表露出詩人寒夜賞梅的欣喜之情。

9、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出自宋·林逋《山園小梅》。

“疏影”,寫其花朵稀疏之狀,暗含“花不在多在密,而在美和香”之意。“橫斜”,寫其枝條飄逸不拘的形象,意在突出其超逸的神韻。“暗香”,言其花香有心近聞而不得,無心遠聞則異香,意在突出其與眾不同之品格。“浮動”,是將香氣比水,形象感特別強,是化抽象為具體的妙筆。

10、竹影掃秋月,荷衣落古池。

出自唐·李白《贈閭丘處士》。

掃秋月,指月光下的竹影不斷晃動的樣子。荷衣,荷葉。詩句描寫秋月照竹影、荷葉萎古池的景象。寫的雖是哀景,卻有一種悽美的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