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烏龍、欺騙,加多寶和中弘誰負了誰……

中弘股份與加多寶的一場“轉機”之作,最終變成了一場烏龍事件,幾近升級為鬧劇。不論此次被中弘股份披露的、有關加多寶的財務數據真實性幾何,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加多寶危在旦夕。

碰瓷、烏龍、欺騙,加多寶和中弘誰負了誰……

狀況堪憂

有關中弘股份和加多寶的故事,28日晚間有了新進展——“驚天”大反轉。

不得不說,這世界“戲精”太多,如今的商業合作竟也有了幾分宮斗的味道。誰黑化,誰純良,傻傻分不清。

28日晚,中弘股份連發兩條公告。不論是“澄清說明”還是對深交所的“關注函回覆”,都強調了一件事,此前公司披露的信息,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碰瓷、烏龍、欺騙,加多寶和中弘誰負了誰……

可就在28日早晨,加多寶集團發出的聲明顯示,有關中弘股份27日公告提及的、簽署《債務重組及經營託管協議》的合作方之一,加多寶方面對協議內容“完全不知情”,甚至否認了對黃偉清的授權。不僅如此,對公告披露的加多寶近三年的財務數據表示“與實際情況不符”並將“追究法律責任”等。

面對加多寶方面的“指責”,中弘股份在當天晚些時候做出回應,“公司對於加多寶集團不與公司溝通擅自發表的聲明深表遺憾和無奈。”並強調,未來,如果加多寶方面再發其他聲明,中弘股份也會積極關注並做出澄清說明。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如今的加多寶恰似如此。

在長達六年的品牌之爭、紅罐之爭、廣告語之爭以及市場份額爭奪戰中,加多寶逐漸優勢盡失,步步退守,其過程和現狀都令瞭解加多寶過往的人“唏噓不已”。

碰瓷、烏龍、欺騙,加多寶和中弘誰負了誰……

可就當下中弘股份和加多寶之間的“對手戲”而言,看不清的是是非,看得清的是兩個“命運不濟”的公司想要尋求脫困之法的迫切。

僅就加多寶而言,進入2015年後,其經營狀況就“不太好”了,往後的日子,不論是與中控集團、中糧集團的“親近”,還是今年3月對公司高管“痛下殺手”,以至於祭出“三年上市”的戰略,都說明了一件事——加多寶要“續命”。

或許,續命的說法有些誇張,但用“岌岌可危”來形容當下加多寶的生存現狀並不過分。官司纏身、債臺高築、拖欠員工工資以及報銷款、拖欠經銷商貨物、無法正常生產……“財務狀況令人堪憂,這是客觀事實。”

烏龍再現

就加多寶與中弘股份這般的烏龍事件,已然不是頭一遭。

大抵是在這次眾生譁然的合作中忙著看熱鬧的看官們忘記了,去年9月,曾經有媒體披露,加多寶要在河南新鄉建一個大項目——中原生產罐裝基地及崑崙山礦泉水全國智慧物流中心基地項目。

公開信息顯示,該項目總投資約80億元,其中一期項目投資約20億元,二期項目投資約60億元。總建設週期約5年,其中一期主要建設加多寶產品灌裝基地,建設週期約24個月,主要建設涼茶生產車間、倉庫、動力車間、管理性用房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擬引進三條72000罐/時的高速生產線,達到年產5400萬箱的生產能力。

彼時,加多寶已經很缺錢了。面對如此振奮人心的消息,諸多加多寶員工在看到“新聞”的那一刻,便選擇了一鍵轉發。

可接下來,“故事”的走向頗為傳奇。

首先,加多寶集團否認了這一消息,甚至發難整個品牌部,並以極快的速度“砍掉”了這一部門。還記得兩個月後的11月,一曾經的品牌部高管說:“我們離開,是為了給企業減負,這是我們能為他做的最後貢獻了。”

轉眼,此事過去也將年滿,但言猶在耳。追著加多寶的消息,一路過來已經五六年了,相信曾經走近過這家公司的人們,不會認為上面那是一句裝逼的話,那其中有不捨、有無奈、還有心懷美好的期待。

“新聞”裡,一個需投資80億元的項目,新鄉市政府部門的多位領導、加多寶投資有限公司的諸位高管出席,簽約儀式“隆重舉行”,但卻成了好大一場烏龍事件。

顯然,那時候的加多寶就已經亂了。對遠居香港的董事長陳鴻道而言,想要遙控指揮加多寶在大陸的發展,很困難。“在公司運營良好的情況下尚可,但就當下的局面,太難了。”

細心的人會發現,28日早晨加多寶的那一紙聲明,來自香港。“不論是借殼上市還是曲線救國,必須由陳鴻道親自拍板,不論當下的合作真偽與否,老闆顯然不高興了。”

諸多加多寶人達成的共識的是,雖然陳鴻道出面否認了這一事件,但這並不代表他“不知情”。

真假業績

事實上,27晚間,在中弘股份公告發出後不久,就有人認為這次合作是在“講故事”。

上市,或是加多寶的救命稻草。但想要通過此種方式融資,加多寶需要面臨的風險很大。“加多寶已經沒有更多的資金支持他去做這樣的事兒了,即便成行,也是拆東牆補西牆,想以此來給各方增添信心。”

至於被各方吃瓜群眾當看熱鬧一樣“嘲笑”的加多寶的業績,也頗為詭異。

不論是年營收與輝煌時期相較,上百億的下滑,還是去年幾億元的虧損;是負債的“節節高升”,還是財務數據的“未經審核”;在已然成為烏龍事件的當下,數據的真實性也就成了“迷之微笑”。

“統計的口徑、搭贈費用是否計入等,都會影響數據的變化。”不僅如此,在加多寶自己人看來,中弘股份披露的這組數據是多少有些奇怪的。

據介紹,加多寶2018財年的算法,是從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如此一來,對經歷過2015“春節大戰”的加多寶人來說,2015年不應該出現虧損,“最起碼不應該是2016年盈利。”

碰瓷、烏龍、欺騙,加多寶和中弘誰負了誰……

因為與對手競爭,市場份額的爭奪戰到最後變成了互相傷害的價格戰。“產品一年比一年便宜,2015年,加多寶產品出了‘新花樣’,一些經銷商賣了高價。可2016年,出貨價就已經接近廠價了,怎麼盈利?”

仔細想想,如今的加多寶像是被人扼住了咽喉,實在難受。彼時的2012年,加多寶和廣藥集團大戰在即,外鬆內緊的加多寶已然經歷了一次“扼住咽喉”。

但兩相比較,境遇卻大不如前。彼時,各色“通訊錄”裡,加多寶員工們的QQ頭像、微信頭像幾乎一夜間全部變成了那個“紅色涼茶”的罐子,而如今,雖扼腕嘆息,但也只能說一句“牆倒眾人推”。

陳鴻道不能親自披掛上陣,而需要“授權”處理很多事兒的現實,造就了加多寶的大腦和身體並不協調。“有些事兒,大腦或許發出了指令,但身體執行到什麼程度卻是不好控制的。”

當然,借殼上市也好,草船借箭也罷,加多寶公司都要經歷非常嚴苛的財務審計,但這一關,在為數不少的加多寶人看來,“不好過”。

如今的加多寶,“越來越像一個空殼公司,不斷在做甩包動作。人員自然分流、經營模式要變成打包制、職能部門都要撤掉……”

中弘股份和加多寶合作,元芳,你怎麼看?

1、中弘股份再有十天股價低於一元,就要強制退市了。

2、中弘股份前幾天放量了,明顯是有資金進去。深圳的那個公司,很可能是私募,想借機炒作股價得利。中弘股份現在沒人要,正好一拍即合。

3、要炒作股價必須有個白馬騎士,就類似於孫宏斌那樣的。所以就找到了加多寶。很可能是國內的人,在老闆(陳鴻道)不知情的情況下,運作這個事情,或者是老闆知情下運作。

4、主要是中弘股份的公告,裡面告知了大家加多寶的資產負債情況,加多寶成負資產了。一家快速消費品,竟然是負資產,比較駭人聽聞。

5、加多寶的公告第四條,要通過法律程序追究責任,最終會不了了之。因為都是為了各自利益的騙子。

6、上午十點三十六分,中弘股份,臨時停牌。進去的資金出不來了。所以想炒作的,套住了,出來的可能性很小。中弘股份,預測開盤一字跌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