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樑畫棟——噶丹桑披羅布嶺

雕樑畫棟——噶丹桑披羅布嶺

噶丹桑披羅布嶺,俗稱桑披嶺寺,“噶丹”表示傳承格魯派祖師宗喀巴首建之西藏噶丹寺的名系,也證明桑披寺與拉薩噶丹寺的歷史淵源。“桑披”意為遂心如意、興旺發達,“羅布”則是寶貝、神物之意,“嶺”即寺廟,意為“遂心如意、興旺發達的寶寺”。

雕樑畫棟——噶丹桑披羅布嶺

桑披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五世洛桑嘉措的倡導下,由鄉城本地高僧若·崩公本洛與五世派遣的蒙古軍官吉布康珠在噶舉派甲夏寺的原址上興建。是東藏最大的黃教寺廟之一,與理塘的長青春科爾寺、中甸的噶丹松贊嶺並屬於格魯派在康巴地區興建的十三座寺廟。興修桑披寺的這一歷史事件在民間傳為:若·崩松本洛是鄉城水窪南那崗寺廟的主持,南那崗寺屬格魯派,由於當時倍受其它教派的欺辱,他便親赴西藏向五世0狀告其它教派。

雕樑畫棟——噶丹桑披羅布嶺

1936年,紅軍長征路經鄉城,受到桑披寺僧眾的熱情歡迎與接待,寺廟僧侶和鄉城群眾主動為紅軍帶路送行、籌糧運草、收養傷病員,紅軍-蕭克、王震等給寺廟贈送了寫有“扶助番民,獨立解放”字樣的錦匾和銀錠,從此,桑披寺又成了“藏漢團結”的象徵。

雕樑畫棟——噶丹桑披羅布嶺

1995年10月,根據縣城城市規劃以及大部分喇嘛的意願,桑披寺遷址至巴姆山麓的同沙宮修建。新寺的建築設計在舊寺的原型上,參考和鑑收拉薩三大寺、安多塔爾寺及理塘長青春科爾寺等藏區著名格魯派寺院的設計而規劃修建。從主殿的規模以及泥塑、木刻、銅雕和裝飾繪畫等的技術水平與微妙精細處來講,絕對稱得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新寺的修建凝聚了鄉城所有能工巧匠的智慧,整個寺院的建築設計、雕塑、繪畫等均為鄉城的本地民間藝人所為,是鄉城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和象徵,也是鄉城人民自己親手打造的一座聖殿,一座文化旅遊的精品。

雕樑畫棟——噶丹桑披羅布嶺

在藏區,寺廟堪稱藏族藝術的博物館,寺內金碧輝煌的壁畫,精細豔麗的唐卡,形態各異的銅雕泥塑等,都無不讓人看了叫絕。桑披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藝術殿堂,從它的藝術角度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建築藝術,繪畫藝術和雕塑藝術三大類。

雕樑畫棟——噶丹桑披羅布嶺

桑披寺的雕塑藝術以質為銅雕、泥塑、木刻三大類。銅雕和泥塑主要為佛像類,而木刻大多為裝飾效用,寺內的蟠龍柱、-寶座、東南北三大門都是桑披寺木雕技藝最高水準的藝術品。木雕技法大致有浮雕、鏤雕、雙層雕等,大至數米,小至寸許,於佛塔、坐床、門窗、樑柱、扶欄等處都雕有各類佛像、吉祥圖、鳥獸及花木等,每件作品都經精雕細琢,生動逼真,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