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這樣複習,保證不得丟分

如何提高成績,我總結了三個要點:時間 方法 態度!

時間

有的人會問準備多長時間比較好?理論上講,時間越長準備的越全面、效果越好,注意,這個建立在你能學的進去的前提下。我現在群裡有人大一就開始準備了,但是我覺得備考三四年會因為戰線太長,往往到最後動力不足。我個人經驗,全職準備公考的話,能保證1000小時以上的複習時間(無論基礎好和差),應該差不多了。如果你是一邊上班一邊備考,請早點準備,因為你和應屆生或者全職備考的同學相比,已經落後了。

等等,我還想談談某種情況。如果你每次都打算碰運氣、考前一兩個星期才開始看書的話,你只是在考試的第一個階段。兩週也就剛剛進入第一個階段,再往下學習才會到成績大幅飛躍的第二個階段。N次兩星期學習效果遠遠小於一次兩個月的長期學習,因為過很長時間再去學習兩週,那麼之前所有你學的成果為零。很可惜,你永遠都不會走到第二個階段,因為你不想花時間。

所以,千萬不要像這位寶寶學習。

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這樣複習,保證不得丟分

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這樣複習,保證不得丟分

方法

常識板塊

常識板塊的學習方法是不學習!!!目前的國考和各省常識板塊已經沒有規律可以去把握,如果去學習公共基礎知識完全是浪費時間。國考常識曾經是可以準備的,有幾年是全部考的法律常識,所以瞭解法律常識是有必要的。但因為公平(法律專業學生佔優勢),所以這幾年完全是上考天下考地中間考空氣,沒有任何下手準備的規律可言。

各省常識看具體情況,某些省如果可以找出出題規律,那麼學習一下還是有必要。

言語理解

這種題型又可以分選詞填空和段落大意。

國考和省考在選詞填空上的考察點也有不同。

國考偏重邏輯選詞。看一道真題:

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__地營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一個______的紙房子。蔡倫如果在改進造紙術之前目睹過胡蜂的建築過程而受到啟發,無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學家了。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獨具匠心 名不虛傳 B.自然而然 貨真價實

C.兢兢業業 巧奪天工 D.無師自通 名副其實

答案的無師自通是可以從前文“在本能的作用下”的本能推導出來的。

記住一點:所有的國考選詞填空都是可以前後文推導出來,如果不能,說明你的方法不對。

本人做歷年的國考選詞填空,只錯2道以內,偏邏輯推導的選詞方法,也給答案帶來了很高的正確率。

省考偏重近義詞辨析,考察近義詞的區別,所以選項往往是這種:A、愛護 B庇護,區別這兩個詞要根據整句話的感情色彩、貶義褒義,還有自己多年的語文能力的積累,除了正確的方法還要自己去記憶一些近義詞的大意和區別。

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這樣複習,保證不得丟分

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這樣複習,保證不得丟分

段落大意

我把題型分為主旨題和意圖推斷題。

做主旨題只要找到段落大意就可以了。但是意圖推斷題需要在段落大意的基礎上做一步延伸,但是千萬不要延伸過度。無論是主旨題和意圖推斷題,都需要先找到能概括出段落主旨的句子。如何找主旨句?

技巧有兩種:微觀、宏觀

微觀:找轉折詞、遞進詞、並列詞等

宏觀:觀察句子結構 總分 分總 總分總

微觀看詞,像“但”這種轉折詞之後的內容是主要內容,宏觀要分析段落大意,如果是總分,那麼開頭就是主要內容,分總是最後是主要內容。

現在很多題目有意省略轉折詞,讓人很難判斷主旨句。教大家一個秒殺題目的技巧,如果看到題目無從下手,那麼主旨句是最後一句話的可能性在80%以上。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也是本人的強項,我參加的幾次國考和省考,資料分析一般全對或者只錯一道題。通常公考培訓師會教你各種眼花繚亂的秒殺技巧,比如速算法等等,我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估算和直除。因為道理很簡單,計算的時間公式是這樣:

計算總時間=思考的時間+計算時間

秒殺技巧往往幫你節約了計算時間,但是因為使用條件的限制和方法的繁瑣,反而增加了思考的時間,實際上總時間並沒有節省更有甚者做錯。我也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這些秒殺技巧,想通了這個道理,我選擇了最基本、最拿手的方法去做資料分析,所以在思考時間為零的前提下,我只要減少我的計算時間就好了。

舉個例子讓大家休息一下,男生估計都知道魔獸的人族天皇SKY,他並沒有MOON眼花繚亂的技巧,每次進攻都是“帶塔一波流”,每個對手都知道他如何進攻就是沒辦法破解。原因很簡單,他把最簡單的進攻技巧優化到最好,通過紮實的基本功讓他登上最高領獎臺。

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這樣複習,保證不得丟分

資料分析也是這樣,只要把最基本的加減乘除練到最好,一樣可以全部做對。所以我每天都卡時間算542699741385÷23這種題目,對,每天都做而且做好多一直到考前,就是為了保持計算的敏感性。另外平時生活中買東西算錢或者看到數字就算算,每次在商家用計算器之前算出價格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邏輯

我這個板塊不是特別好,只是在平均水平之上,我只談談削弱和增強這種題型的看法。想必很多同學都對這種題型很頭疼,不知道怎麼下手。我認為這種題型算是一種“模糊的準確”,它的基礎是形式邏輯的公式,要想做好這種提醒必須熟悉公式,另外,我個人覺得中公的邏輯比華圖的講解稍微好一點。

數量關係

這個題型我會放棄,因為我下了4個月的苦功夫,還是做題慢、正確率低。在權衡之後,我這部分全部選B,為什麼選B呢?我統計過從11年開始近十年的國考正確答案,其中正確選項是B的概率最高。

有朋友諮詢我,怎樣才能得高分,數量不能放棄,我只是針對我自己的情況,我選擇了放棄,如何衡量自己是不是該放棄數量?我給一個標準,每道題作答時間在2分鐘以內,正確率達到85%以上,最好不要放棄,如果達不到,你要想想這些時間用在資料或者邏輯、言語,是不是能夠做對更多的題目。

還有個小竅門,因為省考數量相對國考簡單,我一般做幾道,時間來不及我會全選某個選項,比如做出來五道題,選項是BBCCD,我會全選A,因為選項的分佈是平均的,你這樣蒙對的概率也相對較高,這個小竅門推薦給不放棄數量的同學。

行測是壓力測試,沒人能夠將題目全部做對,它的核心觀點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拿最多的分數,合理的取捨是很重要的,一切的戰術都是圍繞這個觀點,包括你們自己的複習時間,如何在幾個月的時間獲得效率的最大化。

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這樣複習,保證不得丟分

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這樣複習,保證不得丟分

態度

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態度,講時間的時候我也講了,你願意吃多少苦就意味著你考試成績能達到哪個高度。我之前遇到一個很刻苦的小姑娘,從研究生畢業不斷的參加考試,中間有筆試失敗有面試失敗,但是她從不放棄,這次江蘇省考筆試面試均為第一成功上岸。

你們有這個決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