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旅遊」華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夥去過幾個?

1.華州國際皮影文化生態園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世界皮影之故鄉在中國,中國皮影的始祖在陝西,而華縣皮影則是陝西皮影出類拔萃的代表。2006年,華縣皮影已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華縣皮影班社一般由五人組成,演出時各司其職。“前聲”在演出中具有首要位置,負責劇中各角色的唱腔、道白、為演出的總指揮,司月琴,堂鼓,手鑼,雲鑼,幹鼓,併兼有口技和幫籤之責。“籤手”負責操作全部影人的表演動作及影片道具的擺放,兼執夾白和幫唱,舞臺音響及燈光特技。“下檔”司板胡,負責影人的拆安裝配,兼司馬號,嗩吶,音響,幫籤及對白插話。“上檔”司二絃,嗩吶,大釵子,長號,兼幫籤及對白幫腔。“後槽”司大鑼,小釵子,戰鑼,梆子,銅碗,大釵子及幫腔,五人配合默契,有異曲同工之妙。 改革開放以來,華縣皮影戲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曾出訪歐美亞二十多國四十多次。先後多次受中央一、二、三、五、十多套欄目專題採訪和拍攝。2008年赴北京參加奧運會、殘運會、世界智力運動會民俗藝術節展演。2010年5月又應邀參加了上海世博會民俗藝術展演三個月。目前,華縣皮影戲及皮影雕刻工藝,已成為華縣一大產業和名片。雕刻大師傳人甚多,演唱班社尚有八家,常年接待外賓遊客。並先後多次到中央美院、北大、清華、師大、西大等多所高校演出。深受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好評。

2.寧山寺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寧山寺位於陝西省華縣蓮花寺鎮境內。寧山寺是陝西省終南山東部佛教活動開展最早的寺院,坐落在小夫峪口東側柏樹坡的山腳下,四周竹林茂密,溪水長流,鳥語花香,遊人不斷。相傳寧山寺修建與漢武帝劉秀有關。劉秀曾被王莽囚於西安城南王曲青龍嶺,後經人解救脫離險境,而小夫峪過圉一帶即為其休息藏身之所,迄今當地仍有許多關於劉秀的傳說,一些地名如藏駕莊、等駕城、遇駕溝、劉秀沐、劉秀廟、劉秀溝、王莽坡、馬刨象、二犬墓等都與此事有關。劉秀之子漢明帝劉莊尊崇佛教,為紀念真父偉績,報答此地潛藏幸存之恩,遣王宰相於蟠龍山建造潛龍寺而寧山寺即為其下院。寧山寺建成之後,王宰相及其失心於此技剃出家,故寧山寺亦稱“王相府”。該寺附近的長壽坡村東曾有王宰相墓葬及石塔,一直保存至1949年後。 寧山寺確切建寺時間可追溯至北宋年間,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阜頭峰(即今之半截山)因地震崩塌。當時狂風墨忍天居地動,神鬼不寧,時人便修建靜山堂以鎖之。又無寧,又於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將其改為“寧山爭寺”以鎖之遂平定。以後歷代皆有修葺。 1978年比丘尼悟德住於寧山寺旁窯洞內,其時該寺被蓮花寺石渣廠佔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始移居寺中。十多年來悟德率領尼眾節衣縮食,四方募化,集資數萬元,先後修復寧山寺內舊有建築,並新建了一些殿宇。現有天王殿三間、東西廂房各五門、大雄寶殿三大間、講經堂、宰相堂各三間、東道院五間、西道院三間、另珍藏碑刻兩塊,佛經三部。 寧山寺現任住持悟德,76歲,陝西渭南人,1942年出家,師從慈雲法師。

3.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少華山位於陝西省華縣少華鄉劉家河村南,在縣城東南約五公里處。東連小夫峪,西郊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因與西嶽華山峰勢相連,遙遙相對,並稱“二華”,但低於華山,因名其少華山,又名小華山。少華山不僅是中國道教名山,而且是西嶽華山的姊妹山,自古並稱“二華”。歷代文人墨客寫過許多吟頌少華山的詩詞和文章,隋末綠林好漢王伯當在此聚義,名著《水滸傳》中九紋龍史進的不少故事就發生在少華山,當年的山門、石寨等遺址現依然可見。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潛龍寺景區位於華縣蓮花寺的迷糊峪內,屬少華山森林公園東部的一個景區。東臨白崖峪,西接小夫峪,北起101省道,南至蟠龍山嶺,海拔高度600—1300米,總面積360公頃。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該景區因“潛龍寺”而得名,稱“潛龍寺景區”。潛龍寺坐落於蟠龍山巔,因當年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潛藏,後其子東漢明帝劉莊為報答此地潛藏先父性存之恩,敕令當地大興土木修建寺院,名曰“潛龍寺”,屬佛教聖地。 潛龍寺景區屬秦嶺低山地貌,踏入景區,一路山巒起伏,層層疊疊,氣勢巍峨,前山坡度平緩,後山較陡,路旁溪水清瑩,長年流淌,滋潤著千姿百態的植物,使潛龍寺景區四季花不斷,綠長披。林間雀鳥鳴唱,路旁溪水潺潺,譜成歡快的森林樂章。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漫遊在這幽靜的青山綠水間,你會看到形態各異、種類繁多的植物,欣賞不同形狀和不同顏色的花草樹木。遊人沐浴在這特殊的“森林療養院”中,爽心悅目、心曠神怡、疲勞頓消、精神煥發。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4.華縣白崖湖石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華縣白崖湖石位於柳枝鎮張橋村與暴雨溝村之間。此石平地突兀,成倒梯形,上寬下窄,高約5米,寬約8米,長約9米,頂部長有一棵柏樹,人稱“空中懸柏”。此樹高約5.6米,樹圍1米,南北枝展3.36米,東西枝展3.95米,雖紮根石上,但生機不減。據測定,樹齡約400餘年。

此石南數百米外為半截山,北宋熙寧五年(1072),此山崩裂,其下水出,形成一個大如郡城、水深數十丈的湖泊,即名為移山潭,又名白崖湖。白崖湖山光水色,澄萍數里,風光怡人。此石以形狀怪異、石上生柏的奇姿為白崖湖平添一份景色。明清兩代,遊人如織,在此石上留下了一些摩崖題詠。“移山靈湫”為明代華州八景之一。直到清末,白崖湖仍週迴百畝,以後,水面逐漸縮小。解放後,引水他流,白崖湖成為一片農田,而石與柏仍保存完好。石上的摩崖題詠可見者7處,其中有明代著名文學家袁宏道與友人朱非二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題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有明末清初的郡人、金石學家郭宗昌的《白崖湖記》。袁宏道在遊白崖湖時,還曾賦詩一首:“直從鏡裡窺東海,還向峰頂憶北琨,趺坐石盤須盡醉,浮生別具一乾坤。”

5.華縣赤水橋上橋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華縣赤水有一條南北流向的赤水河,將赤水古鎮分為兩半,東赤水屬華縣,西赤水屬臨渭區,但又被一座古石橋連成一體,這座保存完好的古石橋,實為兩橋相疊而一,成為全國罕見的旅遊奇觀——赤水橋上橋。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橋上橋古樸大方,美觀堅固,至今行人車馬川流不息,古石橋全長70米,寬5米,至今兩邊石欄猶存,大小相等的9眼橋洞一字排開。橋洞高3.1米,寬3.4米,頂端南側9個龍頭,神采各異,北側9個龍尾栩栩如生,赤水河由南向北穿橋注入渭河,猶如馱橋的9條巨龍在吞碧吐玉,格外威武壯觀。相對應的橋下橋也是9孔,大小尺寸與上橋等同的嚴絲合縫。

6.渭華起義舊址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渭華起義舊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華縣城西南23公里的高塘鎮境內,西距西安市74公里,東距華山國家風景區50公里。渭華起義舊址是陝西省東部唯一最大的革命聖地,也是“西安—臨潼秦始皇兵馬俑—華山”陝西東線遊的中間旅遊點。渭華起義舊址佔地面積8757平方米,建築面積1590平方米,陳列展室七個,起義領導舊居四個,陳列面積772平方米。陳列著當年起義時的歷史文物、資料、照片、文件、報刊雜誌、辦公用品和起義槍械彈藥、大刀、長矛和領導人生活用具等重要文物157件,革命歷史文獻資料75件,各類圖片1200餘張。

7.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位於陝西省華縣柳枝鎮泉護村、安堡村,為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遺址。

遺址中發現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墓地和居址。墓地在元君廟,屬於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發現墓葬共57座,其中45座分屬於東西兩個同時並存的墓區,每區墓葬可分三期,依早晚次序分列成3個縱行。除一部分單人墓外,28座是同時葬進的多人合葬墓,每墓少者2人,多者25人,均仰身直肢,頭向西。居址位於泉護村,屬於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房址有半地穴、地穴式兩種。半地穴式為方形圓角,地穴式口部橢圓形。陶窯為橫穴式,2、3座為一組。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面積大,文化遺存相當豐富,已成為研究仰韶文化、探討中國原始氏族社會結構的代表性範例。

8.華縣李元諒碑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李元諒(732~793),先世為安息(古波斯)人。本姓安,在潼關領兵10餘年。建中四年(783)出兵擊敗朱泚部,收復華州,晉鎮-節度使。次年,與李晟等收復京師。貞元三年(787),與吐蕃會盟有功,賜姓名李元諒,任隴西節度使。該碑系貞元五年(789)李元諒離華州時,當地百姓奏請德宗所立。李元諒碑是大型唐代碑石,明萬曆六年(1578)華州知州石元鱗將此碑從廢署草莽中移置今地。李元諒碑坐落於華縣華州鎮新華路東段北側縣政府門前,坐東面西。該碑青石質,六螭首,碑座埋於地下,碑身有收分,高4.45米,下寬1.54米,下厚0.4米。圭額篆書“大唐鎮-隴右節度使右僕射李公懋功昭德頌”。碑身邊欄減地刻蔓草紋。碑文隸書,共32行,滿行65字,記李元諒生平及功業10餘條。上騎都尉張濛撰,守衛尉少卿韓秀弼書,李彝撰額。2007年6月華縣人民政府為李元諒碑建立保護亭,四周設有保護欄。碑亭為方形,兩層,四面坡,圓尖形亭頂,仿古鋼混結構。碑亭基座西護欄上附有李元諒碑簡介。亭內西北角樹有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碑文記載了1957年5月公佈李元諒碑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元諒碑詳細記載了唐史記載不詳的“朱泚之亂”,起到了證史和補史的作用,為我們研究唐代這一段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並且雕刻藝術價值很高,從側面反映了唐代精湛的書法藝術。

9.華縣鄭桓公墓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鄭桓公墓位於陝西華縣西關螺釘廠後院中西側。長20米,寬15米,總面積300平方米。 鄭桓公(?—公元前771年)西周時鄭國的建立者,姓姬名友,周宣王之庶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靜把姬友分封到都城鎬京附近的鹹林,在今陝西省華縣西北一帶,國號為鄭,這就是歷史上最早的鄭國。姬友,史稱鄭桓公,又因為鄭國是三等諸侯國,國君為伯爵,鄭桓公也叫鄭伯友。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1年)西戎攻破鎬京,周幽王被殺,鄭桓公陣亡,戰馬馱屍返回鄭地,葬身於此。

雖歷經2700多年風雨,仍巍然屹立,接受世界各地鄭氏後人的拜謁。

鄭桓公墓應當是中華民族黃河血脈源頭中的一條泉水。是歷史長鏈中不可缺的一個環扣。鄭國在中國歷史上有四百餘年的建國史《詩經》中有《鄭風》,《史記》中有《鄭世家》。他為中國歷史文化留下了許多可貴的財富。當地政府應當高度重視,並積極協調各方面社會力量,尤其鄭氏家族在海內外的各種民間組織,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修葺,充實,完善這座陵園,讓它恢復到歷史上應有的規模。使這塊風水寶地能讓古鄭國之靈氣為今天的陝西華縣經濟旅遊等事業的發展帶來福祉。

鄭桓公不僅是一千二百萬鄭氏子孫的太始祖,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忠臣良將,中國歷史上東周王朝的興起,是和鄭桓公的深謀遠慮分不開的,讓我們永遠銘記他的豐功偉績,代代相傳。

10.蘊空禪院

「华州旅游」华州美景一日游,看看大伙去过几个?

蘊空禪院,位於華縣大明鄉鄉政府西南六公里的蘊空山北麓。相傳始建東漢,舊名“去寂寺”。至於“蘊空山”、“蘊空禪院”的“蘊空”之名,當從大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普乾法師談起,普乾法師為了遵崇名高望重的“蘊空禪師”才改“雲寂寺”為“蘊空禪院”的。

蘊空禪院,明清時期,規模宏大,東西進深千餘米,佔地三十畝,佛堂香薰煙濃,熱鬧非凡,時至晚清衰敗。現禪院僅存大殿三間,內供釋迦主尊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大殿右前側有廊房六間供僧侶食宿之用,禪院南端有一仿木樓閣式宋塔,再南又有普乾和尚寶塔相伴。傳說普乾禪師是明崇禎皇帝的四太子,自清滅明後,全家慘遭劫難,唯他一人有緣倖存,於是他便潛身佛門,周遊到此,修身待機。因其素有“生不做清臣,死不沾清土”這誓願,故亡魂歸天之後,其弟子們便按師父遺囑,選定風水墓地將其棺材用鐵索懸在精心構築的大墓中,且四周不著其土,最後唯留墓門收頂密封,以此為葬。

心誠的弟子們為了師父之靈早歸西天成佛,便每日按時入墓誦經。如此,天長日久,墓門則成為後世虔誠信徒或四方遊客祭掃、觀光“懸棺”之要口,無怪呼華縣群眾久有“蘊空禪院看懸棺”之話語留傳於世。 蘊空彈院久負勝名,其重要的原因正在於“懸棺”,它使禪院具備了獨特而濃厚的地方特色,數百年來,“大明寺”、“大明村”、“大明鄉”等等總以“大明”命名。直至今天,每逢春夏之交,這裡都是旅遊的好時節。

【由渭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