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文徵明74歲時所作《琴賦》

“餘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文徵明74歲時所作《琴賦》

《唐伯虎2》劇照 周立波演文徵明遭“暴打”

拜年

明代: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餘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文徵明74歲時所作《琴賦》

文徵明,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餘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文徵明74歲時所作《琴賦》

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尤善書法,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

“餘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文徵明74歲時所作《琴賦》

非常擅長行書和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有“明朝第一”之稱。

“餘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文徵明74歲時所作《琴賦》

《琴賦》在書法史上,文徵明以兼善諸體聞名,其中尤以小楷造詣最高,正可謂愈老愈精、愈造愈淡。

“餘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文徵明74歲時所作《琴賦》

清代朱和羹甚至言:“明楷以文衡山為第一”。文徵明《琴賦》中題款道:“餘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附參考:文徵明還是文徵明?哪種寫法對?

“徵”與“徵”,本是互不相干的兩個字,且兩字都古已有之。兩字都各民?的義項。“徵”,只有一個讀音zhēng,而“徵”卻有三個讀音:zhēng,召也;zhǐ,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chéng,通懲。

在現代漢語中,“徵”只保留zhēng和zhǐ兩個讀音。讀zhǐ時不簡化。讀zhēng時已被簡化為“徵”。但即使“徵”被簡化為“徵”,與“徵”仍有區別。“徵”除接收“徵”的義項之外,“徵”的本字另有多種義項,是被簡化過來的“徵”不可替代的。

在一些詞典中,“徵”大體有六個義項:①遠行。如“長征”、“征途”、“兩萬五千里長徵”。②征戰,征討。如“南征北戰”。③由國家召集和收用。如“徵兵”、“徵稅”。④徵求。如“徵稿”、“徵文”。⑤證明、證驗。如“此事有實物可徵”。⑥跡象。如“特徵”、“徵候”。以上六個義項中,①②兩項為“徵”的本義,在“徵”簡化過來前,“徵”就有此義。故為“徵”所專有。即使“徵”寫為繁體字“徵”,也不能把“兩萬五千里長徵”寫成“兩萬五千里長徵”,不能把“證討”寫為“徵討”。同樣,不能把“平南部總管征討正先鋒宋”寫為“平南部總管徵討正先鋒宋”。“徵”的後四個義項則是作為“徵”的簡體字接收過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