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范和村——九举一枝花的独特建筑文化

范和村地处稔平半岛西北端,大亚湾畔,背靠莲花山脉狮头岭,距离惠东县城25公里,属惠东县稔山镇管辖。

「一村一史」·范和村——九举一枝花的独特建筑文化

探索历史 追溯起源

范和村有确切文字记载始于明代,而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末季之前。相传,最早在饭罗冈定居的是高、王、郭三姓。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战火纷飞,高、王、郭三姓先人与逃难大军南下,先后来到烟敦山下的田心仔,见此地背山靠海,清溪平川,深觉此地是非常理想的安身之地,便在此安家立业,垦荒造田,这就是饭罗冈最早的先民与村落。在随后600多年时间里,这里历经沧海桑田,随着海水不断往后退,村庄也紧跟着退海之地,不断向海滨延伸,日渐移至陇仔坎一带,最终建在山顶(即后山)旁,名曰饭罗冈。

元末明初,罗冈围陈氏迁入。据《范和陈氏二房族谱》记载,在元代末期,诸路义军揭竿抗元,局势动荡不稳,原为博罗县官的罗冈围始祖陈氏从仕公弃官归田,回闽途中经过饭罗冈,见此处“山环水聚,平原突起,峻岭苍翠”,便在此地定居下来。陈氏因当初是官宦身份,后来又善于经商,家境殷实,后人中又有考取了举人的,逐渐成了村中最为鼎盛的家族。

明正统年间,三角聚陈氏从芙蓉村迁回范和;明朝中后期,圳沟仔钟氏迁入;明末清初,水仙爷杨氏、关帝爷厅欧氏、山顶下吴氏陆续移居迁入;清顺治年间,吉塘围林氏迁入;清朝康熙初年,长兴围钟氏从海丰县迁入;清朝雍正年间,南门口庄氏迁入;清朝乾隆初年,尚德围肖氏从归善县多祝墟迁入……自范和开基建村后,发展蒸蒸日上,百姓诸家纷纷迁入范和繁衍生息,数百年间,使范和成为共有50个姓氏在此聚居的杂姓大村,村中人口长期保持上万。从族谱记载和口传故事剖析,范和村中的姓氏大多数是从福建莆田、泉州一带辗转迁徙而来,少部分则从粤东兴梅山区一带迁入。

古庙 风水命脉

相传在清末光绪十三年(1887年),因为村中年景不好,牛瘟传播,村民斋戒祷告,神谕指示要引来谭公香火才能化解。村民想方设法把谭公香火从九龙峰请来,举行醮会,果然从此风调雨顺。

起初谭公香火寄放于山顶五谷帝庙,“文革”时五谷帝庙被毁,经1986年的重建和2000年的扩建,才形成现今的谭公庙。谭公庙没有太多的外地香客,只有村里的老人在这里守着庙宇,偶尔看见村民在庙中烧香膜拜,庙宇显得分外清净。

「一村一史」·范和村——九举一枝花的独特建筑文化

谭公庙

谭公庙背后就是一座十米多高的小山,是范和村唯一最高点,它叫做“猪山”,因形状仿佛小猪而得名。从山顶放眼望去,小村一览无遗,范和村地处稔平半岛西北端,大亚湾就在不远处,最远的亚婆角依稀可见。范和村村民认为,猪山是风水命脉,他们在山的周围兴建了不少神庙,谭公祖庙、文昌宫、将军庙、城隍庙、玄帝宫等。

在谭公庙背后,也就是猪山的右手边,有一座红墙黑瓦的建筑物,它就是古私塾——文昌宫。文昌宫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在1949年前后曾被拆毁,现址为1985年重建。宫内供奉“文昌帝君”,帝君左设朱熹像,右置“魁星点斗”,范和村出了“九举一枝花”,即九位举人和一位探花,可以说是归功与这座文昌宫。比较奇特的是它厅堂坐东北朝西南,大门却要向西北开,据说这是暗藏风水玄机。

在猪山上,最显眼的莫过于城隍庙,猪山的猪头处是最佳风水位,一座非常古老的建筑比起文昌宫和谭公庙,它显得更有年代感。从猪山南坡下山,就是城隍庙。

范和城隍庙修建于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前后,由当时的四大乡绅陈氏、郭氏、王氏、高氏倡议集资。城隍庙布局规整,结构精妙,兼具广式和潮式的建筑风格。门楼两侧塾台展现广府格调,而前壁造型精美、色泽鲜艳的人物山水画,分布于殿宇屋脊的嵌瓷装饰,则是潮式特色工艺的缩影。整座建筑由前殿、后殿组成,前殿上方悬挂的“为善最乐”横匾,是明朝时普遍流行的城隍用语。庙堂大柱上悬挂的一对楹联,传说是驻饭罗冈的平政巡检司官员所撰。庙宇左侧连着闲馆,是村中族老商议大事的地方。在城隍庙旁建有闲馆,这在其他地方比较少见,如今闲馆已经改为老人乐园,供老人在此聚集消遣。

「一村一史」·范和村——九举一枝花的独特建筑文化

城隍庙

文昌宫建在西侧山脚旁,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因建材精致,在解放时期曾被拆毁,椽木、檐头、瓦面成为兴建稔山人民广场的用料。现在的庙宇为1985年重建。文昌宫按传统管理奉祀的主神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塑像左侧摆放着朱熹的塑像,朱熹与孔子齐名,素有“北孔、南朱”之称,南方人敬奉朱熹也就理所当然了。右侧是“魁星点斗”塑像,脚踏鲤鱼头,手持朱砂笔指点状元。

「一村一史」·范和村——九举一枝花的独特建筑文化

乡间传言,文昌宫建成,能使范和出“九举一枝花”,即九个举人(九是虚指,极言其多)、一个探花。后来范和也的确出了三个举人。

范和村最有名的是罗冈围,它是一个200多年历史的古围屋,由陈氏族人所建,属陈氏围屋,它呈正方形布局,长宽均为99米,用108间房屋相接而成围,设有东、西、南、北各自相对的4座门楼,号称“四十八座屋,十条巷,一百四十八间房”罗冈围是范和村所有围屋中最大的。其实它的名字与范和村的来历很有关系。

「一村一史」·范和村——九举一枝花的独特建筑文化

罗冈围

戏台

范和人喜欢看戏,唱戏,演戏,至今仍保存三座完好的明清古戏台,分别是城隍庙戏台、水仙爷戏台和妈前戏台,3座古戏台分布村中东、北、南三地,呈三角形分布。范和人将看戏当成他们的文化大餐,每逢年节或庙宇酬神的特定日子里,都有戏剧演出。

城隍庙戏台自然对着城隍祖庙,供奉的是“褒善贬恶”的城隍老爷;水仙爷戏台对水仙宫,内供奉水仙爷;妈前戏台对烈圣宫,内供奉妈祖;每到特定的时候,当地村民都会请戏班在戏台上演出,此风俗至今保留。

城隍庙戏台是范和三座古戏台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始建于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坐东南向西北,与城隍庙相距不足百米,不正对城隍庙,意在避开遮挡城隍庙正对骆山尖峰的风水位。整座建筑面阔三间,歇山顶,四周带回廊,潮式与广府风格兼具。台基用青麻石砌筑,故称“石戏台”。台基内部为空心,上部铺设木板,初建时台基中心还放置了五个大瓮(缸),形成一个大音响。戏台前檐柱为四角石柱,金柱为八角石柱,采用前檐明间柱子移柱手法,使明间的宽度远远大于次间宽度,大幅度增加了舞台表演的空间。前后台用木板隔开,戏台两侧走廊供演员出入使用。后墙中间开一小门,后台两侧各开一圆形窗。戏台原高度为1.38米,据说此高度与城隍庙内塑像坐位及戏台东侧的关帝爷厅的牌坊楼成一水平线。

「一村一史」·范和村——九举一枝花的独特建筑文化

城隍庙戏台

妈前戏台,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坐西南向东北,立面近似正方形,面宽6.62米,进深7.92米,为砖木结构,布瓦歇山顶,正脊中部置一宝瓶,绿琉璃剪边。戏台作敞开式,高1.6米,台边用青麻石镶嵌,内铺木板。戏台中墙开一圆形窗,两侧各有一个通往后台的拱形门,拱门上方分别横书“吟风”、“弄月”。前檐柱为四方石柱,前金柱为八角石柱,后金柱为圆木柱,两金柱之间上置抬梁式木结构,有明显的“三载五木瓜”潮式风格,栋梁有纪年,记载了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的详细时间。戏台前方是看戏的广场,正面遥对烈圣宫。

「一村一史」·范和村——九举一枝花的独特建筑文化

妈前戏台

村名起源

范和古称“饭箩冈”,亦作“饭罗冈”,相传地理形貌酷似饭箩而得名,亦有取“富饶之地”之意。所能查阅的最早有关范和的文字记载,为嘉靖三十五年《惠州府志》“县属之署有巡检司四,曰内外管理,府东南一百三十里饭罗冈,洪武元年建……设官巡检各一人、吏各一人”。可见,早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朝廷已经在范和设置巡检司,派驻官员进行管理。在明初,已有饭罗冈这一地方。

后来,由于在本地方言传播中,村名“饭罗冈”逐渐改易雅化为与其方言读音相近的“范和冈”。据清乾隆四十八年《归善县志》记载“平政巡司署,旧在内外管理,今在范和冈”;又据村中山顶文昌宫旁,嘉庆十三年(1808年)所立通乡《公禁界碑》“范和高岗,由狮坑山开屏,穿田起头”,可以推断,最迟至清乾嘉时期,村名已经改为“范和冈”。

“范和冈”作为村名被普通民众广泛使用,随后,在书面文字记载时,“冈”字又逐渐被有意识地去掉,简化为“范和”二字。据《惠阳县志》记载,“范和”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被作为正式地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虔诚信仰 质朴的心灵

范和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敬神,许多人家的门前和祠堂,都有烧香,人们非常虔诚。具有宗教的信仰使得他们十分纯朴。

在围屋的许多门楼都有敬神的地方,一般设在二楼,沿着古老的木质楼梯上去,就是一处处的神龛,里面空间都不大,不过都有香火,干净而整洁。几乎所有的报道都写过范和村具有“无地无时无神仙”的特点,仔细想想,确实是无时无刻没有见不到祠堂和神龛的,这些地方都有神仙的踪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