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機構把脈區塊鏈:盈利模式缺失 大規模應用尚不成熟

21世紀經濟報道 王曉 北京報道

區塊鏈這一技術概念,由於存在不可篡改、可追溯、共識信任等特徵,成為前沿科技的代表。但另一方面,由於其理念發端於比特幣,常被幣圈捆綁淪為傳銷、非法集資的代名詞。

10月10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舉辦“2018金融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峰會”,聚焦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峰會可謂集聚了區塊鏈領域的主要頭部機構和正規軍,既有國家隊代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又有金融機構如農行、工行、銀聯、微眾銀行,還有金融科技公司如螞蟻金服、騰訊等(見本報5月11日報道《區塊鏈江湖五大門派PK:堅決不發幣,鑽研場景應用》)。

峰會現場,圍繞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以及當前的發展瓶頸等問題,業界專家也展開了探討。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表示,區塊鏈作為技術是中性的,需求決定選用什麼樣的技術。目前區塊鏈還處於初始發展狀態,更多關注其發展方向,但大規模應用需要觀察區塊鏈的技術成熟度和外部環境,目前還不是很成熟。

但區塊鏈的理念給金融領域帶來諸多可能性。

近半區塊鏈創業聚焦金融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研,在我國區塊鏈創業項目中,金融類佔比最高,達42.72%。

狄剛強調,區塊鏈發展應圍繞業務需求,而不是“拿著錘子找釘子”,對一些原有技術解決很好的業務,卻要為區塊鏈去改,這不可取。

騰訊區塊鏈業務負責人蔡弋戈就表示,騰訊區塊鏈將圍繞場景持續升級技術,做深做透重點場景,並且將會開放區塊鏈能力,支持更多的行業應用參與。而區塊鏈的底層設施將會是比較漫長的更新換代。

而且,區塊鏈有望為金融業務帶來新邏輯,為信息共享等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中國銀聯風險控制部高級主管陳晨介紹,銀聯聯合銀行、支付機構和安全廠商成立互聯網安全聯盟,共享不良持卡人、不良商戶信息。但共享遇到瓶頸,機構動力不強,擔心風險數據共享後喪失了對數據的價值控制權等。傳統集中共享模式信息時效較差,難以應對犯罪分子流竄作案等。

對此,銀聯和京東金融聯合研發基於區塊鏈的風險信息共享機制。機構共享數據更新時效也很快。“目前正在推動商業銀行、非銀金融機構、互聯網大數據企業技術接入。預計在2018年內可以接入3-5家機構,初具共享規模,實現在金融支付行業內風險信息的高效共享。”

商業銀行也早已關注並投入到區塊鏈研究中。農行軟件研發中心總經理蔡釗介紹,農行在2015年9月開始技術預研,已制定了農行企業級區塊鏈技術相關的標準規範,並落地了數字積分項目和養老金項目。以養老金項目為例,交易可信度提升,處理時間也從12天縮短為3天。農行還研究了包括票據在內的結算、供應鏈金融、交黨費等場景應用。

盈利模式缺失

狄剛指出,金融行業對區塊鏈發展存在四大挑戰。一是性能本身。如雙十一支付能力要達到25.6萬筆/秒,而比特幣每秒才7筆交易。二是隱私保護和安全治理。公有鏈在隱私保護方面就比較差,比如地址、交易是公開的,而聯盟鏈中對交易對手身份的保護要求也很突出。三是互聯互通。各個區塊鏈項目都是獨立封閉體系,通用性大打折扣,現在缺乏公認的技術標準與跨鏈的解決方案。四是業務連續性管理。

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指出,全球近40億互聯網用戶,但當前區塊鏈的公有鏈參與方還不到2000萬,應用非常單一,服務範圍侷限。此外,區塊鏈應用於“數字社會”,2017年全球數據總量約230億TB,騰訊處理的業務約480萬TB,而目前市場上應用最豐富的公有鏈以太坊,處理的數據還不到1TB。對此,微眾銀行提出公眾聯盟鏈概念,由多個聯盟鏈條組成,有相互的通信,並且要處理海量的交易規模。

螞蟻金服創新科技事業部商務總監鄒濤介紹,技術層面之外,從商業角度來說,主要問題在於產業模式不清晰、盈利模式缺失。企業都願意使用區塊鏈,但大多不願意為此付費,其可持續發展存在問題。

鄒濤表示,區塊鏈生態必須具備解決實體痛點、創造增量價值、可持續發展三項要求。而一些項目應用區塊鏈後,在預算、計算、存儲以及人員運維過程中,反而增加了成本,因此創造增量價值是區塊鏈場景驅動的重要環節。此外,當前區塊鏈沒有走到大眾化用戶群體,圍繞小眾用戶價值很快就會到天花板,不可持續。

“區塊鏈技術實際上剛剛是一個開始,是一個長期演進的過程。”狄剛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