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天津妇联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金秋之时,又临国庆佳节,一样的国庆节,不一样的时代记忆,打开我们的记忆,回望那些激动人心的日子。

每年“十一”,最被国人瞩目的地方当属北京天安门广场,最振奋人心的又当属国庆大阅兵。

中国:聚焦天安门广场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近30万人参加开国盛典。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随后,陆、海、空三军共1.64万余人接受检阅,此时战士们携带的武器全部是战场上缴获的敌军装备。

从那年起至1959年,每年 “十一”的天安门广场上都有阅兵式。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国庆节的阅兵式扬国威、振民心。到了1960年,国家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改成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式。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58年的10月1日,“首都民兵师”中首次有女民兵方队出现在受阅队伍中,这是新中国阅兵史上的创举。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84年10月1日,停止了25年的阅兵式再次举行。

那一年,中国第一支国庆阅兵女兵方队组成,受阅女兵来自著名的“白求恩卫生学校”(今北京军区军医学校)。参训人数400,350人上场,50人备选。因为只从军校选拔女兵,选择面窄,所以她们中间最高的1米72,最矮的1米6,不像后来的阅兵式,受阅女兵的身高都是1米7以上。

北京沙河机场,一年的训练,每天6点起床,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接着训,晚上也有训练。受当时物质条件所限,女兵们住在军用帐篷里,蚊虫咬,还有蛇出没。夏日高温,女兵们照训不误,一些女兵在站军姿时晕厥,直挺挺地倒下去,女兵管这个叫“摔冰棍儿”。

天津解放军254医院医生白俊平那年20岁,她是这支女兵方队两名领队之一。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0月1日凌晨3点,白俊平她们起床,到指定地点集结。

天安门东西华表距离96米,阅兵时正步通过,规定通过时间为3分22秒75,女兵方队实际走出3分22秒整,仅误差0.75秒,创下了徒步方队的记录。受阅后,女兵方队受到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嘉奖,被誉为“阳光女兵”。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如今,白俊平在怀念那段青春岁月的同时,不忘时常教育年轻医生,军医要用最严格的职业标准要求自己,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2009年国庆阅兵式上,女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那些年,每次阅兵式后都要举行盛大的群众游行,人数多时40多万,少时也有20多万。如何确保游行队伍有次序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并畅通无阻,一直是国庆游行组织工作的重点。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84年,庆祝活动举行前的实地演习中工作人员发现问题: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超过规定时间2分多钟。这样一来,游行活动就将超出中央规定的两个小时。既不能让阅兵部队减少时间,也不能让群众游行队伍减少人数,关键时刻,工作人员把行进乐曲的节奏加快半拍,每分钟行进116步提快120步,终于使游行队伍按预定时间一分不差地通过了天安门广场。

就在那天,北大学生自发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这个在彩排时从未出现、此时突然冒出的横幅,成了当天全球最抢眼的新闻热点。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84年国庆前夕,一封署名“华兴”的信,放在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桌上。信中写道:我每次仰望天安门城楼,总梦想有一天能登上这“祖国心脏的心脏”。我向同志们说出我的愿望,有人说这是“白日做梦”。但我深信,总有一天梦想会成为现实。

这封信受到胡耀邦和中央多位领导人的重视,1986年5月1日天安门城楼开始有组织地接待参观者。图为1987年10月1日,一些普通百姓有组织的登上天安门,站在毛主席挥手时站过的地方挥手。1988年1月1日,天安门城楼正式售票开放。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上,天津国庆彩车“滨海新貌”驶过天安门时,天津人自豪无比。彩车上展示了16件精美模型:大火箭、卫星、直升机、曙光计算机、环渤海地图、响螺湾中心商务区、津湾广场、津沽桥、解放桥、和谐号列车、天津港港口龙门吊车模型、大乙烯、生态树、DNA生物链、风力发电、汽车等。

“滨海新貌”重达46吨,车上又安装了众多“大部件”,但通过先进的技术处理,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个细节都十分精巧、安全,最高时速达到60公里。

天津:聚焦海河中心广场

1949年10月1日,30万天津群众聚集在河东区海河岸边的人民广场,欢庆第一个国庆节。下午6点30分,全市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声鼎沸。第一任市长黄敬讲话。

晚8点以后, 30万群众组成6个梯队,举行盛大的提灯游行。海河两岸和今天的解放桥,被电业工人用电灯装点起来,海河中有三只插满彩旗装着彩灯的小火轮往来行驶,不时鸣笛,以示庆贺,游行持续到10月2日凌晨4时。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从1949年到1958年,每年的劳动节和国庆节将临之际,天津市就会搭建一座临时检阅台,用于庆祝活动。1959年劳动节前夕,检阅台迁移到新建的海河中心广场上,从此以后,这里成为天津市的国庆以及各种集会的庆祝广场。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60年5月1日,毛泽东同志来到天津,在检阅台上和天津人民一起度过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一个劳动节。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由于每搭一次临时检阅台花费十万元左右,用后拆除,浪费很大。1964年,天津市政府决定在海河中心广场上建立一座永久性大型检阅台,检阅台1966年建成,和对岸的百货大楼遥相呼应,是天津市当时地标建筑。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94年,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检阅台被拆除,它成为了天津人民心中永久的记忆。

国庆节: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

69个国庆节就像69个时间坐标,记录了每个人生活方式的变迁,也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日益昌盛的见证。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59年9月,天津国棉四厂的俱乐部里,细纱乙班文娱小组正为迎接国庆十周年排练文娱节目,这个小组当年自编自演了100多个节目。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71年10月2日,天津第二毛纺厂老工人李长茂和粗纱车间的工人,国庆节期间坚守在生产岗位上。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上世纪70年代,“游园活动”成为国庆节的主题。

天津孩子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水上公园和北宁公园,因为它们是天津最大的两个公园,可以玩上一整天。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北宁公园

人山人海的

水上公园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每到国庆节,公园里花团锦簇,焕然一新。最吸引人的是能够看到各种演出,演的全是样板戏。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改革开放初期,老电影复映,尤其到了国庆节的夜晚,露天电影成为公园、广场的必备节目。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85年,天津乐园建成,它又叫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峡谷漂流、激流勇进、过山车……让无数孩子大开眼界,这里成了国庆节游玩的新去处。

2009年9月1日,天津乐园送走了最后一名游客,它也成为了我们永久的记忆。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1999年开始,国庆节的活动内容出现转折性的变化,因为“十一黄金周”出世了。由此,国庆节成了人们数日子盼求的一个悠长假期,出游成为最热门的选项,还有,高速公路上痛并快乐着。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岁月流逝的是旧痕,脑海铭记的是永恒。从盛况空前的国庆游行,到璀璨夺目的烟花盛典,不管时光如何变幻,那些关于国庆节的记忆都如珍藏的相册,留存在我们生命中。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200号|国庆节的记忆相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