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人生中發生了什麼事,迫使他裝瘋賣傻?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人生中發生了什麼事,迫使他裝瘋賣傻?


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人印象中,唐伯虎就是風流才子的代名詞,不然那有哪麼多花前月下韻事流傳後世呢?哈!實話實說,我們都受了“登徒子好色”式的誤導啦。

(1)他是一個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博學多才的人

唐寅(1470-1524年),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唐伯虎自幼機敏活潑,勤奮好學,不僅熟讀四書五經,而且掌握了作詩屬(zhǔ)對的技巧,年少時,有次一個早已聽說過他大名的客人來訪,剛入座就出聯試他是否確有其才。來客從五言、七言、九言、十一言一聯一聯的出,唐伯虎毫不遲疑地一聯一聯地對答如流。半晌過去了,客人把能夠想到的對聯全部出盡了,卻始終沒有難住這娃娃,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窘色。父親立即解圍道:伯虎啊,叔叔大老遠的走來,需要休息一會,吃塊甜瓜潤潤嗓子!來客接過唐伯虎遞上的甜瓜,雙目凝視了一下,然後笑著說:甜瓜切破,分成兩片玉玻璃。唐伯虎眼睛一瞅,看見了桌上招待客人的炒豆,高興地對道:炒豆捻開,拋下一雙金龜甲。客人聽罷拍案叫絕。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人生中發生了什麼事,迫使他裝瘋賣傻?


父親為了進一步提高唐伯虎的繪畫水平,讓他拜師大畫家沈周。有了名師的指導,唐伯虎如魚得水,更加刻苦勤奮。他在沈周門下學習兩年,繪畫技藝突飛猛進,據說水平已接近老師。一次有位當地名士找沈周求畫,沈周因有事,就讓唐伯虎代師完成。唐伯虎用一天時間畫出一幅山水圖交給沈周過目。沈周倍加稱讚。唐伯虎這次受到稱讚後,漸漸產生了驕傲自滿情緒,對上課和練習不再有那麼大的興趣了,老師有事外出時,就用很少的時間胡亂畫一幅,應付老師回來後的檢查,其餘時間就去找鄰居的一幫孩子玩。

沈周發現了唐伯虎的變化,思索了幾天,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天,沈周特邀唐伯虎和他一起在自家書房吃飯,天氣很熱,沈周叫唐伯虎把窗戶打開。唐伯虎走到對面的牆邊去開窗戶,手觸到的卻是光滑的牆面。唐伯虎仔細一看,發現牆上的窗戶竟是老師的一幅畫!唐伯虎沒想到老師的畫功竟然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慚愧地對老師說:我錯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唐伯虎能認識自己的不足及時加以改進,這也是他的一個過人之處。經過不懈的努力,他成年後的詩畫水平日趨臻於化境。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人生中發生了什麼事,迫使他裝瘋賣傻?


(2)唐伯虎的人生處處充滿著變故和挫折

唐伯虎24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庭失去了支柱。屋漏偏逢連夜雨,厄運接二連三的到來,父親去世不到兩年,他的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去世。他遭受著人世間最大的痛苦,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唐伯虎畢竟只是個讀書人,不善於打理家庭事務,在其父母妹妻兒相繼去世之後,唐家也漸漸的衰落了下去,唐伯虎的生活越來越困難。他一度對人生也失去了希望,終日愁悶悲傷,甚至打算放棄學業,不參加科考。他的好友祝允明耐心地規勸他,終於使他重拾生活的信心,又開始潛心讀書。

就水平而言,唐伯虎參加任何級別的考試都能勝出。但命運總是捉弄人。

唐伯虎二十七歲那年參加錄科考試,一件意外事差點使他名落孫山。他在考試期間曾與好友張靈一起到妓院喝酒留宿。這在當時本來是一個極為平常的行為,可唐伯虎偏偏遇到了一個極其厭惡這種行為的考官方誌。方誌知道這事後非常不滿,就不錄取唐伯虎。他無奈之際遇到蘇州知府曹鳳。曹鳳非常愛惜唐伯虎的才華,親自向方誌求情。方誌買了曹鳳的帳,但只將唐伯虎以最後一名成績錄取。唐伯虎這才好事多磨一番,取得了參加以後考試的資格。次年,唐伯虎參加應天府的鄉試,以其出色的才華最終獲得了第一名的成績,是為解元。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人生中發生了什麼事,迫使他裝瘋賣傻?


唐伯虎中解元之後,次年便去京城參加會試。在途中,他結識了江陰鉅富徐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徐霞客的曾祖父。徐經暗中賄賂了主考官的家童,事先得到了試題。而當時的主考官程敏政試題出得非常冷僻,很多人都考得差勁,唯有唐伯虎和徐經兩份卷子答得好。

程敏政早就知道唐伯虎的才華,便高興的對人說:這一定是唐伯虎的卷子。結果這句話被人抓住了把柄,向皇上報告說這次的考試有假,唐伯虎和徐經事先賄賂考官得到了考題。皇帝震怒,將唐伯虎、徐經和程敏政押入大牢。在嚴刑拷打之下,徐經承認了自己賄賂程敏政家童得到考題的事情。

於是皇帝把程敏政罷官,徐經和唐伯虎取消名次,但鑑於唐伯虎不知情,就將他貶到浙江當一個小吏。清高孤傲的唐伯虎非常憤懣,拒絕了任用,回到家中,發誓此生再不應考出仕,靠賣詩字畫為生。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會試洩題案”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人生中發生了什麼事,迫使他裝瘋賣傻?


(3)他深諳時政,裝瘋賣傻避開了殺身之禍

正德年間,唐伯虎迫於生計,接受寧王朱宸濠的聘請,到寧王府任職。不久唐伯虎發現了寧王的種種謀反行為,作為一個名人,他深感在其府中難逃殺身之禍。為脫離險境他打出了這樣的主意,常常披頭散髮,花著一張臉,穿著破爛的衣服,溜到大街上去東蹦西跳高唱低吟,惹得不少人跟隨圍觀。由於太掃寧王府的面子,迫使寧王把他放還。

後來寧王起兵叛亂,被王陽明擊敗活捉問斬,府裡的人,被殺的不少,其他的或重或輕都受到了懲罰。唐伯虎多虧當時的機智,才不至於受到牽連。回家後的唐伯虎十分困頓,只好重操舊業,四處給人家寫詩、寫文章、寫墓誌銘以及賣字賣畫為生。

寧王之亂後,唐伯虎思想漸趨消沉,難覓當年的狂放磊落,轉而追求內心的安定,於是自號六如居士,並在日後寫了一首《百忍歌》:

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將奈何?

我今與汝歌百忍,汝當拍手笑呵呵!

朝也忍,暮也忍;恥也忍,辱也忍;

苦也忍,痛也忍;飢也忍,寒也忍;

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

方寸之間當自省......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人生中發生了什麼事,迫使他裝瘋賣傻?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