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扶志扶智让群众尽享诗和远方——岷县创新模式开展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系列活动侧记

岷县:扶志扶智让群众尽享诗和远方 ——岷县创新模式开展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系列活动侧记

后斌杰 马明义 甘肃经济网

“脱贫攻坚讲习所,连接干群你和我,就像当年红军来,田间地头讲政策,你传技术我学习,多种药材促致富,扶志扶智拔穷根,日子红火像红绸”,日前,一声声悠扬的花儿歌声从岷县秦许乡文化广场上传来。

连日来,岷县创新模式,把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与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结合起来,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在文化广场举办,伴随着义诊义写活动,一堂堂实用的课程在田间地头讲解。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正如春雨般滋润着全县贫困群众,让群众在学习致富技术的同时尽享文化大餐,真正拥有了诗和远方。

部门联动,组成政策宣讲的大讲堂

近日,记者走进岷县十里镇大沟寨村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看到一大帮群众真围着来自县委党校的郭绪怀老师聚精会神的听讲。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郭老师好,我想了解一下土地承包的,土地可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由于儿子出门务工,70岁的是十里镇大沟寨村陈留生老大爷来也来听课,当听到郭老师细心的讲完土地承包的政策后,陈大爷开心的露出放心的笑容。

据了解,岷县以县委党校为依托,创建县级讲习所,并抽调县委党校教师4名,扶贫办、农牧局、人社局、司法局、文广局等单位专业人员50多人组成专职讲习团。根据乡镇、村实际,突出“七有”创建标准,搭建“县、乡、村”三级讲习网络,对2018年预脱贫的43个深度贫困村实现讲习所全覆盖。

通过讲成就鼓干劲。着重讲习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再鼓干劲,再立新功。讲政策明方向。着重讲习中央和省、市、县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政策、新部署、新要求,使党的各项政策惠及贫困群众,为群众指明发展方向讲技能促增收。着眼脱贫攻坚“一号工程”,着重讲习市场经济、农村实用技术和实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贫困群众从事生产经营的能力,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能力。讲法制明规矩。加强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让群众做到在法制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让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提高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能力。讲文明新风尚。针对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文明新风尚讲习活动。

岷县中寨镇马崖村村民米红霞听完讲座后高兴地说:“在脱贫的道路上,我们要鼓劲加油,听党的话,跟党走,到2020年全面脱贫奔小康。”

同时岷县积极探索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新途径,借鉴革命战争年代发动群众、培训农民的方式,让广大干部从县城、从机关走出去,到基层一线去,到田间地头去,到最贫困的地方去,形成了干部直接与农民面对面,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的良好氛围。

尽心设计,烹就移风易俗的营养大餐

扶志扶智,决胜小康。连日来,岷县2018年文化助推精神扶贫文艺演出在各乡镇先后展开。

“安全出行不违规、节俭用餐不浪费、言谈举止不粗俗、垃圾污水不乱倒、红白喜事不奢办、旅游观光不任性、文明上网不低俗、经济生活不失信、孝老爱亲不失德、读书明礼不失范”,梅川乡店子村文化广场上,伴随着舞台上节目的表演,不时传来一阵阵喝彩声。

据了解,此次文化助推精神扶贫文艺演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小品、花儿、情景剧等表演形式。尤其是新编的《懒汉脱贫》《我不要彩礼》等节目,用本地方言把扶贫精神融入到节目中寓教于乐,令观众捧腹大笑,真正把“精准扶贫”等政策知识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一朵朵鲜艳夺目的文明之花竞相绽放,释放出无穷活力。同时还把节目拍成微电影,在活动场地制作微信二维码,供群众扫描,群众随时随地可观看微电影,形成了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掌上移动”讲习所。

为了把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的讲习活动办的有声有色,岷县文化、科协、卫生、司法等部门精心准备,印制宣传资料,组织单位业务骨干深入基层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各部门共计出动人员600多人次、免费送书15000多册、宣传单8万多张、张挂横幅10余条、制作展板20余块。县科协编印的《科学养生100问》《岷县农业实用技术》《畜牧养殖及饲草加工与调制技术》等宣传资料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展板,解决了农民群众养殖技术上的难题和群众面对自然灾害时的防护办法;卫生部门选派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医疗小分队,现场为群众开展义诊活动,发放《公民健康知识系列读本》《婴幼儿腐蚀营养包使用手册》《妇幼保健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增强了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司法局开展法律咨询、农民工维权、妇女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制宣传,印发《法律八进》知识读本,向群众免费发放,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维权意识;县文广局、县文联组织书画志愿者,为群众义写书画300多幅,为脱贫攻坚增添了文化氛围。

活动开展以来,岷县在城区重点路段、十字路口、公路隔离带、建筑工地围挡,利用灯箱、LED显示屏、公交车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文明岷县建设“十不”行为规范,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辟专栏,制作了文明岷县建设“十不”行为规范宣传小视频,使“做文明公民活动”深入人心。

绣花功夫,打造脱贫致富的加速利器

“县上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的老师们来了,我对我们村今年的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我们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划都有了方向”,日前,在茶埠镇耳阳村村址内,看着县上讲习所派来的各位专家团队,茶埠镇耳阳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赵峻岭高兴的说。

通过了解,原来耳阳村今年规划组建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三变”改革要求带动贫困户发展,年内计划对家庭主要劳动力进行中药材加工等的劳务技能培训,实现中药材合作社劳动力就地用人,减少合作社资金外流,实现年底分红,增加收入。同时,计划组建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前期通过申请,岷县畜牧局同意为合作社提供200箱中蜂项目帮扶。正在愁农业种植培训和养蜂技术的事,看到讲习所带来的农业技术专家和养蜂专家,一颗悬着的心一下放下了。

据了解,岷县在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开展中坚持“课堂讲习大集中”与“互动讲习小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基层导向,防止僵硬固化。开展集中讲习,把讲习活动与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定主题、定地点、定人员的形式集中开展讲习。开展分散讲习,坚持送教到村、到田间地头、确保不同群众都能听到政策、学会技能。开展网络讲习,把各级讲习所开展的示范讲习、经典讲习编辑成图片、视频、文字,群众突破时空随时观看。开展巡回讲习,组织县级讲习员队伍,集中优势讲习力量,根据群众需求和实用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点对点“菜单式”讲习。开展互动讲习,以专题学习讨论会、报告交流会等形式互动交流探讨讲习,通过谈体会、讲认识、说感想,不断深化讲习效果。开展掌上讲习活动,打造掌上学习模式,各乡镇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平台,及时上传、交流、更新讲习内容,拓宽了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使讲习活动 “讲得实”、“听得懂”、“记得住”、“入得脑”、“用得上”,使讲习所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了解,活动开展以来全县18个乡镇组建讲习各级各类队伍达到1970人。开展集中、分散讲习2680场次,受训贫困群众3万多人次。

https://mp.weixin.qq.com/s/vrkQKrMZul4qKjrtAw3XC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