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临死前册封最爱的女人为皇后,但是大臣都不愿意承认

古往今来,皇帝集权利于一身,可以任意宠爱自己喜欢的女人,可以掌控生杀大权,可以拟定未来的储君继承人。但是,在明朝有一位皇帝他本可以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威望扭转大明王朝的局面,却偏偏因为一个女人,自甘堕落了三十年,此人就是让大明江山汲汲可危的朱翊钧-万历皇帝。

皇帝临死前册封最爱的女人为皇后,但是大臣都不愿意承认

要说,朱翊钧即位的前十年里,在辅政大臣张居正的辅佐下,和李太后的监督下,也算得上是励精图治的一位好皇帝。朱翊钧成年后,宠幸了一位宫女王氏,导致其怀孕,但是因为朱翊钧嫌弃王氏的出身,所以一直不愿意承认,在王氏拿出信物,再加上李太后的威逼下,不得已承认,并册封王氏为恭妃。朱翊钧第一个儿子朱常洛出生后,李太后开始放手让升级为父亲朱翊钧自己处理朝政。1582年,张居正去逝,一直被束缚的朱翊钧犹豫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无情的清算张居正的家人,就连张居正80岁高龄的老母亲也没有放过,幸好李太后暗中帮忙,张居正的母亲才不被饿死。

皇帝临死前册封最爱的女人为皇后,但是大臣都不愿意承认

正是这一年,朱翊钧册封一位选秀出身的秀女郑氏为淑嫔。在明朝,入选秀女的女子并不需要高贵的身份,只要年龄在13岁以上相貌端正,眉目清秀,耳鼻周正,牙齿整齐,鬓发明润,身无疤痕,性资纯美,言行有礼,即便是平民家的子女也是同样可以应选的。郑氏,得宠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貌美动人,更重要的是她聪明机智,她懂得呵护帝王另一面脆弱的心,她不同于其他嫔妃那样害怕君威,她更懂得挑逗,和替朱翊钧排忧解难,她和朱翊钧是夫妻,更像是红颜知己。朱翊钧对她常常有一种相见很晚的感觉,甚至一度让朱翊钧认为,她是他今生唯一的挚爱。

朱翊钧面对前朝纷争,力不从心,而后宫里有一朵解语花正是他想要的,于是一逃避,就是近三十年不上朝。他是大明王朝由胜转衰的关键人物,而这一切竟是因为一个女人。

皇帝临死前册封最爱的女人为皇后,但是大臣都不愿意承认

郑氏的册封速度,是整个封建王朝里及其罕见的,她只花了四年的时间就从淑嫔到皇贵妃。郑氏为朱翊钧生下了两子两女,而存活下来的只有皇三子朱常洵。因为郑氏深受宠爱,皇三子也特别受朱翊钧的喜爱,朱翊钧曾经对郑氏发誓,要册立朱常洵为皇子,二人还有密旨为证。而后在群臣和李太后的威逼下,不得已册封朱常洛为太子。郑贵妃为此大发脾气,还拿出密旨作为凭证,可此时密旨早就被虫蚁咬烂,郑氏想借助儿子成太子,自己做皇后的梦想泡灭。朱翊钧就算再荒唐,他也不敢拿国本开玩笑,更何况上有太后,下有群臣。

皇帝临死前册封最爱的女人为皇后,但是大臣都不愿意承认

郑氏凭借朱翊钧的宠爱,在后宫里多次掀起大风大浪,并且策划出“挺击案”来陷害朱常洛,但是朱翊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郑氏的名声也越来越不好,甚至到了群臣激愤的地步,但是皇帝的家务事,群臣还是管不了。直到朱翊钧临死前,为了安抚郑氏的心,同时也因为当初的一个承诺没有兑现而深感歉意,临死前,召见群臣并声明册封郑氏为皇后,但是大臣以皇帝病危为由,不予承认郑氏成为皇后的遗诏。

皇帝临死前册封最爱的女人为皇后,但是大臣都不愿意承认

朱翊钧去世后,郑氏又活了十年,还谋划了“红丸案”直接导致登基二十多天的明光宗朱常洛的惨死。朱常洛儿子登基时,又联合朱常洛的宠妃李康妃上演了“移宫案”。这个女人斗了一辈子,争了一辈子,到死儿子也没能做上太子,自己也没能当上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