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真的是穿越者嘛?

近幾年“穿越”曾一度成為熱詞,穿越題材的電視劇、小說井噴式的爆發,無數男女主角紛紛進行穿越,利用超越當時時空的知識和技術走上人生巔峰。

當大家沉浸在“穿越”設定中的時候,難免會思考世界上是否真有穿越回過去的人呢?回顧歷史。你會發現還真有幾個人像穿越者,其中代表就是新朝的“王莽”。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 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太祖,也稱建興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王莽真的是穿越者嘛?

王莽出生於西漢末年,此時距離西漢的開國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年。自從漢高祖斬白蛇而賦大風以來,先有文景之治,國庫中的糧食和銅錢堆積如山;後有武帝的赫赫武功,衛青霍去病等人生生把匈奴打殘,一半匈奴往西方遷徙,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波及到半個歐洲;武帝雖然消耗光了西漢的積蓄,後續的昭帝、宣帝依然英明神武,陳湯更是斬殺北匈奴單于,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一振聾發聵的口號。看起來,帝國彷彿可以千秋萬載,永世不朽。

但帝國崩潰的主因早已經種下。外戚專權,王子王孫,達官貴人們如飢似渴地兼併土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繁花似錦的盛世背後,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佃農、流民和奴隸。宣帝的太子(元帝)憂心於逐漸沸騰的民意,於是放棄了“漢家自有法度,霸王道雜之”的祖訓,轉向純以懷仁的儒教治國,以經取士。雖然這一轉變有效地緩解了社會矛盾,使西漢得以延續,但“自是以後,漢無剛正之士,遂舉社稷以奉人”從此,漢朝的官吏再也不是剛直不阿,文武雙全的真君子,而是一大群皓首窮經的公務員了。歷史除了必然性,還有如同開玩笑般的偶然。也許是天意希望西漢早點崩潰,所以命運女神不惜提起裙子,在西漢的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腳。

王氏家族進入歷史的方式,可以說頗為傳奇。

王莽真的是穿越者嘛?

王莽篡漢(網絡圖)

公元前54年,元帝(這時候還是太子)的愛妃去世。哀痛之餘,太子把自己的其他姬妾全都趕走,從此累覺不愛。宣帝和皇后當然對此憂心忡忡,為了讓兒子振作起來,皇后從自己宮裡挑選了5位出身和地位都低下的宮女給太子,讓太子選一個來聊以排解寂寞。太子當時正在心煩,看都沒看就隨便選了一個。沒想到,一夜風流之後,這個名叫王政君的宮女居然就懷了孕,次年就為帝國生下了嫡皇孫!漢宣帝老來得孫,喜出望外,對孫子千嬌百寵。宣帝去世後,元帝即位,王氏一門雞犬升天,一躍而成為西漢末年最強大的外戚家族。5年之後,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個小男孩,起名叫做王莽。王莽出生之時,王氏已經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們輪流當大司馬(全國軍隊總司令),族裡最差的也是將軍或者侯爺。王莽的父親和兄長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們都對他非常照顧。

但真正爭氣的還是王莽自己。那時候的貴族子弟一個個都是縱情聲色,驕奢淫逸,無惡不作。但王莽卻潛心讀書,生活簡樸。父兄去世後,他一個人贍養母親和寡居的大嫂,撫養兄長的遺孤,對內照顧族內的長輩和叔伯,對外結交名人賢士,堪稱道德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的年輕人很快就被整個社會所矚目,聲名遠揚。在名聲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歲時就被推舉入朝為官。為官以後他並沒有因此驕縱,反而是越發的謙恭簡樸,常常將自己的俸祿和財產拿出來,分給窮人,贈給賢者。官職越做越高,名聲越來越大,朝野上下,無一不知王莽才是當世的楷模,輿論和民意,都堅定地站在他的一側。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為安漢公,從此大權獨攬。他封賞貴族百官,贍養鰥寡孤獨,施恩於百姓士人。他帶頭過簡樸的生活,貢獻出百萬錢、三十傾地來救濟群眾,朝中百官無不效仿。第二年全國大旱,王莽帶領二百多名官員獻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給災民,同時大建免費房,令他們得以安居。做到這個份上,天下都稱王莽為當世的聖人。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王莽順利地接受了孺子嬰的禪讓,稱帝,改國號為新,朝野對此歡呼雀躍,幾乎無人反對。禪讓臺上,初始新皇帝按劍四顧,心潮澎湃。五十年的辛勞,終於走上了權利的巔峰,終於可以實現自己夢中的理想國了!

公元8年12月,王莽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通過禪讓即位的皇帝。在王莽掌握西漢重權和稱帝的幾十年裡,做了多項重大改革,他建新代漢,推行改制,然而他的改革卻跟當時的時代發展嚴重不符。不過,也正是他的這些奇怪的改革政策,才引起了今人的興趣,結合他的改革,很多人紛紛猜測王莽是一個穿越者。

首先成為王莽是穿越者是最主要證據,就是他發明的卡尺,幾乎和現代的遊標卡尺一模一樣。而除此之外,大家分析他的推行的新政,發現很多政策都有今日政策的影子。

王莽真的是穿越者嘛?

王莽發明的卡尺(網絡圖)

比如說基本的土地政策,王莽推行土地國有制,將土地收歸國有,私人不得買賣。此後將土地平均分配給百姓,富戶貧戶多退少補。《漢書》中說的已經很清楚了,採用均田制是參照古制,並不是王莽的創舉。

經濟政策,鹽、鐵、酒、貨幣等重要領域的經營權由國家掌控。私人開採礦石,需得獲得國家批准,得到開採權。再來國家統一發行貨幣,以前貴族可以私自鑄幣,此後廢除這項特權。

推行計劃經濟,國家調控市場物價,防止商人操縱市場的情況出現,而使得百姓受到困擾。

主張廢除奴隸制度,雖然當時無法一下子廢除,但推行凍結奴隸。即不可再買賣奴隸,長此以往奴隸自然會越來越少,最終奴隸制度消除。王莽似乎還挺重視人權的。

就單看以上幾個政策,似乎的確與現代政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難怪王莽的新朝被稱為中國歷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驗,王莽被大家認為是穿越者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王莽剛剛上位的時候,可謂是萬民擁戴,因為他的許多政策都是從百姓出發的。比如說分配土地,管控市場,凍結奴隸制等等,意在減少貧富差距,達到政通人和的地步。

既然有了人和,為何又走向滅亡了呢?這是因為實際上王莽推行的這些新政,不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首先貿然的得罪貴族地主階層,使得新政的推行受到強大的阻礙。而在這些阻礙下,政策也無法得到徹底的實施。

土地分配,許多貴族地主官僚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隱瞞了自己的許多土地。這使得用來分配的土地嚴重不足,得到土地的人還好說,沒得到土地的人漸漸對王莽的新政失去信心。

王莽禁止貨幣私鑄,國家統一發行貨幣。而新貨幣卻是以小易大,以輕換重,所鑄大泉,重不過12銖,只相當於五銖錢的2.4倍,卻要當五銖錢50枚用,所鑄重一銖的小泉,卻要與五銖錢1枚相等。

王莽真的是穿越者嘛?

王莽推行的貨幣(網絡圖)

這會發生什麼情況呢?過輕的貨幣,降低了假幣鑄造的要求。雖然他以嚴酷的政策禁止,比如“以私鑄錢死”、“一家鑄錢,五家坐之,沒入為奴婢”。但是總有人冒險,這也就使得市面上假幣眾多。

頻繁的改換貨幣,又使得貨幣混亂,物價不穩定,實際上剝削了百姓的利益。如此一來,又有誰還記得王莽的好?

諸如此類多不勝數,王莽的新政不僅沒有達到最初的目的,反而讓百姓受害,所以最後才會被推翻。

而王莽也不是大家想的穿越者,他只是一個儒家思想信奉者。他認為要改變漢末土地兼併,社會混亂,百姓流離失所,生活艱難的情況,就需恢復到孔子所說“禮崩樂壞”之前的禮治時代。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開始效仿復古西周時代的周禮制度推行新政,這才有了“王莽改制”。

所以王莽的新政不是進步,而是倒退,還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倒退,他自然也就不是穿越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