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成功絕非偶然,其中一項要素更是創造了兩漢一朝的歷史記錄

對於劉邦的成功,很多一部分朋友都抱有鄙視的態度,覺得他就是一無賴,根本沒啥本事,只不過運氣好,有一幫厲害的手下在為他賣命,靠這些人才取得的天下。

其實這種說法是很片面的,你想啊,在秦末那個亂世當中能夠脫穎而出,笑到最後的人,怎可能會是等閒之輩?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劉邦成功的基本要素。

劉邦的成功絕非偶然,其中一項要素更是創造了兩漢一朝的歷史記錄

先來說其個人素質。雖說他是個無賴,文化程度不高,但也並非就是個大老粗。因為我們都知道他曾當過泗水亭的亭長(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所長),這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如果說劉邦真是個地痞流氓,目不識丁,即使有門路也不可能選到他。

再者說,劉邦當上皇帝后回老家沛縣,曾做過一首《大風歌》,慷慨激昂,文彩斐然,絕對不是大老粗能寫出來的。而且他在當了皇帝后一直為政勤勉,先後頒佈了多條律令,沒有點文化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說,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是其成功的先決條件。

第二、志向遠大。劉邦在當亭長之前或是之後,都是屬於混日子的那種,每天過得逍遙自在,根本就沒啥理想抱負。可是在一次出公差的途中偶然見到了秦始皇的車隊經過,那種浩浩蕩蕩、威風凜凜的場面讓他心生感慨,說“大丈夫當如此也。”

所以在那個時候,劉邦的心中便埋下了鴻鵠之志。

劉邦的成功絕非偶然,其中一項要素更是創造了兩漢一朝的歷史記錄

第三、結交廣泛。劉邦為人仗義,因此在草根時期就能結交到不少的好友,在起事後才能有第一批追隨者,其中不乏傑出的人才。

比如“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地位僅次於蕭何的名將曹參,以及周勃、樊噲、盧綰、夏侯嬰等等,這些人才都是劉邦的老鄉。他們平日裡就和劉邦關係不錯,劉邦起事後他們也能衷心追隨,成為其嫡系。

第四,廣納賢良。韓信、陳平當年都曾是項羽的部下,可是在他那裡卻懷才不遇,轉投劉邦後才受到重用,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在劉邦創建西漢帝國的過程中,居功至偉。

還有就是劉邦的主謀,“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和項家人的關係很好,後來保韓王復國。而劉邦起事之初就和張良有過交集,二人一見如故。後來韓王被項羽所殺,所以張良才輔佐劉邦,成為其左膀右臂。

劉邦的成功絕非偶然,其中一項要素更是創造了兩漢一朝的歷史記錄

第五,知人善任。劉邦能夠網羅到人才,也能夠合理地使用人才。

他在取得天下之後有一次問群臣,自己為何能成功,項羽為何會失敗?群臣的回答他都不滿意。他認為:“謀略方面自己不如張良;搞後勤、治理國家又不如蕭何;帶兵打仗、衝鋒陷陣又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人傑,自己能信任的用他們,這就是自己能取天下的原因。”

儘管他說的這些都是大實話,可作為一位九五之尊的帝王,敢於承認自己能力不如部下,也實屬不易。這說明了他是個很虛心的人。不過有時候他也會擺譜,比如韓信剛來投奔時,他有些敷衍,韓信見狀立馬扭頭就走,得虧蕭何及時追回來,他這才拜韓信為大將軍,統領三軍。

要知道韓信之前在項羽那裡不過是個小列兵,而到了劉邦這裡,一躍就成了三軍統帥,可見劉邦的魄力是很大的。一般人可不敢將自己的全部家當交給這麼一位初出茅廬之人。

劉邦的成功絕非偶然,其中一項要素更是創造了兩漢一朝的歷史記錄

第六,仁厚處事。論軍事才能,劉邦遠不如項羽,可最終卻能滅了對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比項羽要更有人情味。

項羽崇尚暴力,殺人如麻,可謂罪行累累,民心盡失。而劉邦在進入咸陽城之後不但秋毫無犯,而且還和城裡的百姓約法三章,受到了百姓的擁護。在取得天下之後又取消了秦朝的“嚴刑峻法”政策,提出“德主刑輔”的法制思想。又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田租徭役,讓百姓的負擔大大減輕。

可以說仁厚的劉邦打敗殘暴的項羽是必然的歷史規律。

第七、平衡能力。劉邦的手下成分複雜,既有從沛縣帶出來的嫡系,又有從別處投奔過來的張良、韓信、英布等人,還有就是各路諸侯,比如彭越、張耳、韓王信等等,這些人都不是善茬。可劉邦卻能夠平衡他們之間的關係。

西漢王朝建立之後,跟著劉邦打天下的人都成了開國元勳,互相之間自然免不了攀比爭功,可劉邦卻能賞罰分明,再一次平衡了各個山頭的利益。劉邦一朝,除幾位異姓王不太安分之外,政局整體還是比較穩定的。這也由此可見,劉邦的確是領袖之才,自始至終都能壓得住陣腳,讓大家都服氣。

劉邦的成功絕非偶然,其中一項要素更是創造了兩漢一朝的歷史記錄

第八,勵精圖治。劉邦在中年之前的日子異常清閒,東逛逛西遊遊,可在起事之後卻跟換了個人似的,異常勤奮,南征北戰,戎馬倥傯。在取得天下之後,劉邦依舊沒閒著,既要治國理政,又要平定外患。

在西漢開國的歷次戰爭中,劉邦幾乎每次都會御駕親征。不管是燕王藏荼、西楚降將利幾、韓王信、趙相陳豨、淮南王英布的反叛還是匈奴的犯邊,他都是親自出馬。而且除了對匈奴作戰失利被圍外,其餘都取得了勝利。在英布叛變後,已經61歲,重病纏身的劉邦強撐病體再次御駕親征,並取得勝利。

在中國的歷史上,像劉邦這樣如此頻繁親征的皇帝是極為少見的,在兩漢一朝更是絕無僅有。另外西漢除了劉邦和漢武帝劉徹外,東漢除了首任劉秀和末任劉協外,其餘皇帝都沒活過五十歲,可見劉邦在這件事情上簡直就是個傳奇。

劉邦的成功絕非偶然,其中一項要素更是創造了兩漢一朝的歷史記錄

由此可見,劉邦絕非等閒之輩,更不是什麼流氓無賴,他的確是具備做大事的素質。而後世很多人推崇殘暴的項羽,把劉邦當流氓,不知是出於什麼心理。大概是喜歡悲劇英雄吧。

當然了,劉邦的個性中也有厚黑的一面,對親情漠視,稱帝后又猜忌功臣等等,不過總體來說是要比項羽仁義得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