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華夏民族的神仙信仰由來已久,在人們的心目中,天地間的萬物皆有神靈,山裡有山神,河裡有龍王,就連一座城市也有神靈護佑,它就是城隍。

早在周代就有水庸神的記載,水庸神就是今天的城隍。城隍神保佑著一城百姓的平安,“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他是正義的化身。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位於西安市西大街中段,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東城門內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於今址,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歷史。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明代朱元璋敕詔其統轄西北各省城隍,故稱“都城隍廟”,與南京都城隍廟、北京都城隍廟並稱為天下三大都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清代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1661年)曾對城隍廟屢加修葺。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一場火災燒燬了都城隍廟大部分建築,時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將軍下令拆除了明秦王府,用秦王府的磚瓦木料重修了都城隍廟大殿、文昌閣、儀門、戲樓、東西道院的二十四宮和三座牌坊。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竣工後的城隍廟“規模宏大,殿宇輝煌,碧瓦丹檀,雕刻精美,地基之廣,甲於關中。”周邊百姓,過境必經,四周商戶雲集,家家生意興隆。民諺雲:“城隍廟,九里三,樣樣買賣在裡邊。上至綾羅和綢緞,下至牛籠和馬鞭。”乾隆、嘉慶、道光、光緒時期的清政府都曾對西安都城隍廟屢加修葺。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民國十二年(1923年)廟街商鋪失火,殃及兩側廂房,陝西督軍陳樹蕃曾撥款維修。1942年,城隍廟部分建築慘遭日寇炸燬。二殿、寢殿、藏經樓不同程度被炸燬。許多珍貴文物字畫、《道藏》、經典、鼓樂古譜毀於一旦。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尤以鼓樂著稱於世。時任城隍廟住持的安來緒道長,以擅長鼓樂而聞名四海,並於1961年率團赴北京演出,受到周總理的親自接見,一時名動京城。安來緒道長與阿炳一起被載入《世界音樂大辭典》。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1949後,城隍廟的道眾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之中。依託良好的群眾基礎,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城隍廟小百貨市場,有力地促進了整個西安經濟的繁榮發展。改革開放以後,宗教信仰政策逐步得以貫徹落實。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2001年,城隍廟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經市宗教局同意,城隍廟正式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2006年,市區兩級政府投入巨資修復了西大街牌坊及兩廡商鋪,城隍廟廣大道眾,齊心協力,省吃儉用,歷經十年時間,多方化緣,自籌資金三千多萬元,修復了文昌閣、儀門、配房、東西配殿、樂舞樓、大殿等建築。2013年10月,城隍廟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儀式,修復後的城隍廟成為古城西安的一顆璀璨明珠。


西安都城隍廟——統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