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华夏民族的神仙信仰由来已久,在人们的心目中,天地间的万物皆有神灵,山里有山神,河里有龙王,就连一座城市也有神灵护佑,它就是城隍。

早在周代就有水庸神的记载,水庸神就是今天的城隍。城隍神保佑着一城百姓的平安,“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他是正义的化身。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西安都城隍庙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中段,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东城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于今址,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明代朱元璋敕诏其统辖西北各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与南京都城隍庙、北京都城隍庙并称为天下三大都城隍庙。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1661年)曾对城隍庙屡加修葺。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一场火灾烧毁了都城隍庙大部分建筑,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将军下令拆除了明秦王府,用秦王府的砖瓦木料重修了都城隍庙大殿、文昌阁、仪门、戏楼、东西道院的二十四宫和三座牌坊。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竣工后的城隍庙“规模宏大,殿宇辉煌,碧瓦丹檀,雕刻精美,地基之广,甲于关中。”周边百姓,过境必经,四周商户云集,家家生意兴隆。民谚云:“城隍庙,九里三,样样买卖在里边。上至绫罗和绸缎,下至牛笼和马鞭。”乾隆、嘉庆、道光、光绪时期的清政府都曾对西安都城隍庙屡加修葺。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民国十二年(1923年)庙街商铺失火,殃及两侧厢房,陕西督军陈树蕃曾拨款维修。1942年,城隍庙部分建筑惨遭日寇炸毁。二殿、寝殿、藏经楼不同程度被炸毁。许多珍贵文物字画、《道藏》、经典、鼓乐古谱毁于一旦。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西安都城隍庙尤以鼓乐著称于世。时任城隍庙住持的安来绪道长,以擅长鼓乐而闻名四海,并于1961年率团赴北京演出,受到周总理的亲自接见,一时名动京城。安来绪道长与阿炳一起被载入《世界音乐大辞典》。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1949后,城隍庙的道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之中。依托良好的群众基础,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城隍庙小百货市场,有力地促进了整个西安经济的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宗教信仰政策逐步得以贯彻落实。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2001年,城隍庙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经市宗教局同意,城隍庙正式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2006年,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巨资修复了西大街牌坊及两庑商铺,城隍庙广大道众,齐心协力,省吃俭用,历经十年时间,多方化缘,自筹资金三千多万元,修复了文昌阁、仪门、配房、东西配殿、乐舞楼、大殿等建筑。2013年10月,城隍庙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修复后的城隍庙成为古城西安的一颗璀璨明珠。


西安都城隍庙——统管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