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操麾下大將,戰功赫赫,晚年卻被曹丕刺死!

本文關鍵詞:三國,曹操,于禁,曹丕

他是曹操麾下大將,戰功赫赫,晚年卻被曹丕刺死!

縱觀歷史風雲,淺析三國故事。有道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歷史上能夠善始善終的人太少,三國也不例外。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如此,其名為于禁,于禁為五子良將之一,並且以治軍嚴整而出眾,以法御下,十分嚴格。在《三國志,魏志》中這樣說:“是時,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太祖每征伐,鹹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而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因為曹操知道于禁他嚴於律己,並且對屬下也十分嚴格。部下根本沒有油水可撈,因而曹操特別照顧他,可謂是曹操麾下的得意大將了。但他的人生卻留下了一個汙點,這個汙點也使他一落千丈,最終被曹丕羞辱致死。

他是曹操麾下大將,戰功赫赫,晚年卻被曹丕刺死!

于禁在後世的評價非常之低,因為投降已經是“實錘”了,無論怎麼洗都沒辦法洗白,也有很多人“質問”,當時于禁為何沒有像龐德一樣,有點骨氣,寧死不屈為國捐軀。在於禁投降之後,不僅僅是後世感到震驚,《三國志》這樣說,曹操聞之,哀嘆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曹操悲痛之餘也十分驚訝,于禁跟了我三十年,為何此時卻不如龐德。無論是從前面的戰役分析,還是從於禁的人格切入,于禁都不是貪生怕死之輩。那為什麼會出現“禁遂降”呢?

他是曹操麾下大將,戰功赫赫,晚年卻被曹丕刺死!

其實很多人對於于禁的投降都有誤解,當時他的對手是關羽,如果對手換一個,則于禁絕不會投降。首先,關羽曾降過曹操,他們曾一起共事,關羽不會殺了自己。並且當時極有可能于禁投降是為了保全部下。而且關羽本就自恃高傲,投降的話極大可能滿足其想法,而且在三國時期,因為戰敗而投降的人很多,如果算起來其實也沒什麼,姜維作為降將,從魏國“跳槽”蜀國,反而還領了蜀國的兵權,一舉成為大將軍。那麼為什麼對於于禁的投降,大家都持無法原諒的態度呢?

他是曹操麾下大將,戰功赫赫,晚年卻被曹丕刺死!

影視形象

其實關羽把于禁關押起來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希望他回到魏國之後,能夠洗白自己的汙點。但是偏偏他的運氣不太好,于禁有一個特別“剛烈”的隊友,和他的隊友比較起來,于禁的做法簡直就是懦夫。《三國志》:“惟龐德不屈節而死”,在中國曆代風評中,都是依照“死者為大”的定論來評,因此于禁在龐德的襯托之下,就顯得特別懦弱。

他是曹操麾下大將,戰功赫赫,晚年卻被曹丕刺死!

並且還有一個推波助瀾的人就是曹丕,如果曹丕真心對待于禁的話,也不至於如此。于禁在東吳受盡了委屈。和孫權一起騎馬,虞翻大聲呵斥說“你這個降虜也敢與主公並馬?”,于禁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當時于禁年事已高,頭髮花白,曹丕不但沒有心疼反而變本加厲,成為了壓死於禁的最後一根稻草。曹丕假意說:“樊城戰敗並不是因為將軍的過錯”,雖然恢復了于禁的官職,還拜了“安遠將軍”,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赤裸裸的嘲諷。在拜謁太祖廟之後,曹丕讓人作畫,畫的正是龐德威武不屈,于禁卑膝投降,不久後於禁便羞愧又憤怒而死。

他是曹操麾下大將,戰功赫赫,晚年卻被曹丕刺死!

對於投降這件事來說,放到整個三國故事裡面。就是一件普通不能到不能再普通的事了,降將不止他一個,但是“降將的鍋”全讓他背了,這是非常不公平的,借用最近很火的一句話做個結尾:“末將於禁,願為曹家世代赴湯蹈火”,也請諸位客觀看待。于禁是好是壞,都付笑談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