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組合:五子良將、五虎上將、河北四庭柱、東吳四英傑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蹟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五子良將”在曹操陣營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

三國組合:五子良將、五虎上將、河北四庭柱、東吳四英傑

五虎上將,是指漢末三國時期,跟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五位將軍。分別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陳壽最早作《三國志》時,將五人並列合為一傳,但還並未提出五虎上將的概念,而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將。劉備建立蜀漢,五虎上將各自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三國組合:五子良將、五虎上將、河北四庭柱、東吳四英傑

孫氏五將,是指太史慈、甘寧、周泰、程普和黃蓋。

河北四庭柱,是張國良的評話三國中的概念。為東漢末年時期割據河北的大軍閥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四員大將,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將軍,分別為顏良,文丑,張郃,高覽。

三國組合:五子良將、五虎上將、河北四庭柱、東吳四英傑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四人並提的說法最早出自陸機的《辯亡論》。《容齋隨筆》中把他們概括為“東吳四英傑”。四人在內是君王的親信心腹,在外為身負國家的社稷重臣。

三國組合:五子良將、五虎上將、河北四庭柱、東吳四英傑

呂布八健將,是指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和侯成。八健將出自《三國演義》:呂布當先出馬,兩邊排開八員健將:第一個雁門馬邑人,姓張,名遼,字文遠;第二個泰山華陰人,姓臧,名霸,字宣高。兩將又各引三員健將: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

三國組合:五子良將、五虎上將、河北四庭柱、東吳四英傑

馬超八健將,是指梁興、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楊秋。

三國組合:五子良將、五虎上將、河北四庭柱、東吳四英傑

曹操八虎騎,是指三國時期曹操部下的八位宗親中的名將,因為在史書《三國志》中同屬一卷,又都是出類拔萃的英豪人物,深受現代的網友們喜愛,後者尊稱這八位為八虎騎。分別是:獨眼將軍夏侯惇、虎步關右夏侯淵、有天人之稱的曹仁、虎豹騎統領者 曹純、 精忠救主的曹洪 、千里駒曹休、入為腹心出當爪牙的夏侯尚、抗蜀名將曹真。這八位將領或是在曹操創業時立下汗馬功勞,或者在曹丕,曹睿時期鎮守一方,各憑智勇,獨當一面,為後人所崇敬。

三國組合:五子良將、五虎上將、河北四庭柱、東吳四英傑

三國還有那些有名的組合呢?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