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文官眼中的“五虎上將”,卻被努爾哈赤戲稱為“杜瘋子”

明朝自朱元璋開創以後,為了避免唐朝時期藩鎮割據的局面,在官員任免上也一直是重文輕武的,這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武官集團的軟弱,不僅對內被文官欺壓,對外也不能安邦定國。

他是明朝文官眼中的“五虎上將”,卻被努爾哈赤戲稱為“杜瘋子”

明朝的軍官任命一直採取的是一種“世蔭”的形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子承父業,但是兒子繼承過來的職位等級卻要比父親時期要低幾個等級,這無形中就削弱了武官的地位,同時,對於武官的升遷考核也一直把持在文官手中,而文官主持的考試,開始內容卻只是認認字,完全沒有涉及到任何的軍事科學,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高級將領,幾乎就只是認識幾個字,而運籌帷幄的謀略卻是壓根都不會有。

他是明朝文官眼中的“五虎上將”,卻被努爾哈赤戲稱為“杜瘋子”

這一極其扭曲的方法,雖然達到了文官集團打壓武官集團的目的,但是對於大明的國家力量卻是嚴重的削弱,明朝後期各種叛亂不斷,大明常備軍號稱兩百萬之巨,卻沒能消滅幾百上千人的叛亂,今天要說到的主角杜松,作為明後期為數不多的名將,官至總兵,長期鎮守在延綏、薊州、遼東、山海關等地,在當地也是威名遠播,還被塞外名族尊稱為“杜太師”,然後這樣一個人還是被努爾哈赤稱為“杜瘋子”。


這還是要說回到明朝對於將領的選拔上,在當時的當權者看來,一個真正的將領只需要勇敢,敢打敢衝就行,而頭腦清醒,能夠運籌帷幄之類的都不在考慮之列,再說回到杜松,杜松的為人那是完全符合當權者的期望的,在作戰時,杜松絕對是身先士卒的,非常的粗蠻魯莽,毫無高級將領應有的那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風度。

他是明朝文官眼中的“五虎上將”,卻被努爾哈赤戲稱為“杜瘋子”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杜松一旦作戰失敗,那脾氣就是相當的暴躁,不僅將自己的兵器甲冑統統毀了來發洩,還不斷的說要自殺或者削髮為僧,因為覺得自己對不起皇上的信任,活著已是非常的慚愧了。這種種行為在外人看來是那麼的不可理喻,這才有了努爾哈赤稱呼杜松為“杜瘋子”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