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柔寡斷的人,就應該好好看看曾國藩的這4句話!

優柔寡斷的人,就應該好好看看曾國藩的這4句話!

曾國藩是晚清重臣,名臣,也是被後人頗為尊崇的古代聖賢之一,後人評說中國古代的“兩個半完人”,一個是孔子,那是聖賢之人;還有一個是王陽明,開創了一個學派,還有半個就是曾國藩。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話了,我們不做評論。

曾國藩一直要求男兒要陽剛,不可懦弱,這是守其祖父的影響,

01

曾國藩的祖父明教曾玉屏,中年改名曾星岡,曾星岡家庭環境不錯,家裡是地主,據說水田就有100多畝,曾星岡在年輕的時候是個“二流子”,就是整天不務正業的那種,家裡有錢,作為“富二代”的曾星岡,時常在外面花天酒地什麼的,這也很正常。

優柔寡斷的人,就應該好好看看曾國藩的這4句話!

但是突然有一天,曾星岡幡然醒悟,覺得以前自己的種種行為太不合適了,決心要改過自新,以前曾星岡認為讀書不重要,但從那時候開始,曾星岡一改對讀書的態度,發奮讀書。也開始時不時的搞搞鄰里關係,開始教育家族子弟。

在曾星岡的身體力行的影響下,增加的後輩門也更加刻苦的讀書。

曾國藩說他治家的那一套 完 全來源於祖 父 ,並 常常 自愧不 如其祖父 。他常 常 以星 岡公 的話 為 準則 、綱領 ,“一切 以星 岡公 為 法”,告誡後輩“吾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訓 ,惟星岡公 之教尤應謹守 牢記。”在 曾國藩 看來 ,星 岡公所說 的話具有絕對權威 ,不可動搖 ,

由此可見曾星岡對曾國藩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可以說曾國藩有後來的成就,歸功於其祖父的教誨。

《曾國藩文集·處世金針·修身之要》:“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於見客也;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於讀書也。一有著,則私也。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這是曾國藩談修身的,大致的意思就是:你想讀書的時候就讀書,不要想著還要會見客人;你想會見客人的時候就去會見客人,就不要想著讀書了。如果有了雜念,心裡就有了私心。事情已經發生了就面對它,也不用想以後會怎麼樣,過好現在的每一天就行了,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不要還戀戀不忘。

其實,短短几句話,就能看出曾國藩對自己的要求是何等之高。

放到現在,很多人都無法做到這幾點:1、順其自然;2、不瞻前顧後;3、活在當下;4、忘記過去。

02

一個小和尚問得道的師傅:“您得道前後有沒有什麼變化?”老和尚說:“變化很大。”那到底有什麼變化呢,老和尚告訴小和尚:“在得道之前,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飯。得道之後,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飯。”小和尚不理解:“師傅,這不是一樣嗎?”老和尚說:“不一樣,在得道之前,我每天砍柴的時候想著挑水,挑水的時候想著做飯,做飯的時候又想著砍柴。得道之後,我每天砍柴的時候只想著砍柴,挑水的時候只想著挑水,做飯的時候只想著做飯。”

這個故事正好解釋了曾國藩的第一句話,心無旁騖的做事和心有雜念的做事,效果是迥然不同的。

有句話說“有難度的事情儘量做,沒難度的事情完美做”。如果不能做到心無旁騖,恐怕最後的記過都要大打折扣了。

03

要理解曾國藩的處世哲學,就不應該把曾國藩的文章分開來看,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哲學背後的含義。

所以“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其實是連著前面的認真做好手上的事情來說的。

有的人,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猶豫不決,患得患失。想要升職,卻又害怕自己壓力太大,無法勝任。想要辭職,卻又擔心下一份工作不好找。每天都在後悔自己之前的決定,早知道就怎麼這麼樣。

筆者之前有個同事就是如此,他營銷能力非常出眾,在原來的區域做的很好,公司調他去外地開拓新業務,但是外地的市場一直沒有什麼大的起色,公司領導也頗為失望,他每次都跟領導說之前做的如何好之類的。強調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市場環境太差。

這樣的人就叫活在過去。過去的成就是過去的,不能代表現在和將來。

04

海底撈上市的新聞現在可謂是滿天飛,其中有一個股東據說是從服務員做起,現在所持有的股票超過30個億。

我相信這樣的好事不會平白無故的掉到她的頭上,海底撈通過讓員工持股的方式激發每位員工的激情和主觀能動性,這種做法是很多企業都想學習的。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服務員來說,可能根本無法想象自己今後能夠坐擁30億。她也是一步一步做起來的。

雷軍說:海底撈的服務可能無法和五星級酒店的服務相比,但是海底撈員工的微笑絕對比五星級酒店服務員的微笑要真誠的多。

有些人活在當下,有些人確實活在幻想之中。

活在當下的人專注的是此刻,是現在;活在幻想之中的人,專注的是未來。

優柔寡斷的人,就應該好好看看曾國藩的這4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