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视察清华大学

未来网高校频道10月14日讯(记者 胡晓萌 通讯员 吕婷 曲田 赵姝婧) 10月1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到清华大学视察指导工作,并主持召开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党委书记陈旭陪同视察并出席座谈会。

下午14点35分,孙春兰一行首先来到校史馆参观。在一层展馆,孙春兰一边观看展览,一边听取陈旭关于校史陈列的介绍,并不时提问交谈。展览从清华学堂始建初创、聘任国学院四大导师、成立大学部,南迁长沙、昆明共同组建西南联大,到战后复原国立清华大学和清华园;从建国初期的清华大学、多科性工业大学探索中前进,到改革开放后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状况,以及荟萃两院院士和人文社科领域杰出学者的“名家长廊”,展示了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多年来立德树人、创新学术、贡献社会,涌现出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以及取得的大量基础研究和服务于国计民生的优秀科研成果。孙春兰看得认真仔细,并不断询问细节,对清华大学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姜胜耀等陪同参观校史馆。

随后,孙春兰一行前往李兆基科技大楼参观现代机构学与机器人化装备实验室。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实验室负责人刘辛军汇报了高速并联机器人和加工制造机器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刘辛军介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高速智能作业并联机器人、移动式智能加工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经过多年努力,目前,高速智能作业并联机器人已经实现产业化,应用于7个行业43家企业的高速分拣作业;移动式智能加工机器人已经与航天企业达成意向,拟共同研制用于大型舱体类结构件的加工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方面,已经研制出模块化小型关节,正在进行7自由度协作机械臂和双臂协作机器人的研制。孙春兰仔细听取汇报,现场观看了机器人的模拟作业,并与正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同学们亲切交谈。孙春兰还饶有兴趣地询问机器人化装备在医疗、食品、轻工行业等领域的技术特点与应用,肯定了智能机器人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攻关方向。

孙春兰一行还来到主楼三层宽带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听取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关于多维多尺度计算摄像仪器的相关汇报,并就脑科学、脑疾病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实验细节进行了询问。孙春兰对实验室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这一成果将是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希望未来不断努力,取得更多进展。孙春兰一行还走进实验室,详细了解智能成像和智能视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戴上3D眼镜体验了智能医疗显微镜和人工智能2D转3D平台,认真观看空中机器人和裸眼立体显示等相关研究的成果展示。副校长尤政等陪同参观实验室。

随后,孙春兰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主持召开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有关部委、北京市负责人和在京部分高校负责人围绕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展开深入探讨。

陈宝生介绍了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以及围绕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开展的主要工作。陈宝生表示,按照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要求,结合推进“双一流”建设,教育部对“十三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已经作出全面部署,针对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制定了“五五计划”方案。近期将重点围绕方案的落实,积极组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深入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进一步强化高水平基础研究,加强紧缺急需的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实施开放创新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邱勇在发言中表示,一所大学要想在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要有卓越的创新能力,更要有执着的服务精神。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清华大学始终从服务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认识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促进跨学科交叉,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一是深度融合,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持续攻关,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三是主动请缨,努力占据国际先进技术的制高点。邱勇表示,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往往源于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希望国家为大学的基础研究创造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清华大学有信心在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通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迫需求凸显一流大学的中国特色,在服务国家的历程中成就一流大学的高度。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谢辉、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就高校体制机制改革、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升军民融合能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主题发表了意见建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北京市副市长王宁先后就高校提出的问题作了回应。他们纷纷表示,高校是科技创新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发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意义重大、潜力巨大。未来要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增进协同配合,统筹优化资源,深化高校体制机制改革,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予以大力支持,不断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听取大家发言后,孙春兰指出,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各类高校要站位全局,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关键领域,始终秉持科学精神,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孙春兰强调,要完善高校科技创新的项目布局,支持高校加强与地方、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强对高校基础研究稳定支持,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努力取得引领性原创成果。要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减少对高校微观科技创新活动的干预,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要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针对高校不同科研类型制定不同的评价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切实为科研人员潜心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高校科技创新关键在于高水平的人才。要着眼创新人才培养,坚持科教融合,优化学科设置,优先布局国家发展急需、影响未来发展的学科专业,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机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研究室、北京市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在京部分高校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姜胜耀,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党办校办、科研院、政研室等清华大学相关部处负责人列席了座谈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