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说近代中国要看天津?

匠心星推荐官方


现在的天津虽然还是一线城市,但是和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已经非常没落了,甚至和一些非一线城市相比,距离也在被拉近。不过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天津却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曾经一度可以比肩上海,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因而现在有这样一句话来评价清末民国时期的天津,即近代中国看天津。

那么,近代的天津到底有多厉害呢?

天津建城的时间实际上并不长,一直到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才建了天津卫,当时之所以会取名天津,就是取“天子渡口”之意。不过在明代的时候,天津只是一个卫,级别还比较低,到了清代,天津被升为直隶州,后来又被升为府,地位在不断提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天津开埠后,近代化进程开始。清政府为办理北方的中外交涉,仿照广州的五口通商大臣在天津设立了三口通商大臣,从1870年开始,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成为惯例,一年之中,李鸿章只有很短的时间会去保定办公,绝大多数时间里面,李鸿章都在天津,天津也因而成为洋务运动在北方的中心。

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都设在天津,此后,中国最早的电报和电话通讯都出现在天津,天津一度成为中国最为现代化的城市。因为天津毗邻北京,天津也因而成为政治上的一个副中心,许多北京政要都会在天津置产。

一部天津近代史实际上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也是近代中国挑战-回应模式的一个缩影。所以,近代中国看天津的说法是合理的。


青年史学家


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座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现在流传这样一句话,叫做“五千年中国看西安,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一百年中国看天津”。这句话反映出天津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是不容低估的。 与历史悠久的中国古都型城市相比较,天津历史并不算太长,去年,也就是2004年,是天津设卫建城600周年。传统天津的城市地位也不是特别高,在明代天津是座卫城,卫一级的城市在当时有三四百个。到了清代,天津由州很快升格为直隶州,不久又开府置县。府一级的城市在清代有二百多个,县一级的城市达一千多个。但因天津依河j近海,地处水陆通津,距首都北京又很近,因此地位十分重要。 比如在明代,天津为“外卫”,但指挥权不在地方,而是直属中央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管辖;清代的天津府是“冲(地处要冲)、繁(事务繁杂)、疲(民力疲惫)、难(难于治理)”的四字“请旨缺”,也就是说,天津知府的人选,要由皇帝亲自圈定。17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把侵略的矛头伸向中国,可是他们不满意清王朝把对外贸易限于广州一口的政策,遇到问题总希望能和清王朝直接交涉:从海路上走,到天津最为方便,最能接近清王朝,所以自马戛尔尼访华开始,就把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当成既定方针。 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有九个国家在这里设立了租界,这在世界各国的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同时叉是一段文化史。它说明这一时期的天津因为有着中国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特殊地位,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天津开埠后的新局面,清王朝仿照鸦片战争后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的先例,最初在天津设立了三口通商大臣。可是三口通商大臣仅仅是总理衙门派驻天津的外交代表,没有权力统辖地方文武,不能适应开埠后华洋共处的纷杂局面。所以从1870年起,便以治理“畿辅”的直隶总督兼领北洋通商大臣,一年之中,除海河封冻季节仍回省城保定处理公务外,其余时间分驻天津。北洋大臣在名义上是比照两江总督兼领南洋大臣而设的,但北洋大臣加授钦差大臣关防,不但有权代表朝廷接见各国使节,签订各种条约,而且负责筹建近代国防工业和统帅庞大的新式海陆军,一时间使得天津成为清王朝对外交涉的中心和推行各种“洋务”举措的北方中心。  当初,清王朝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借助近代文明来拯救已经陈旧的传统文明,但由于天津是中国北方最早和距首都最近的开放城市,是中国汲取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也是近代文明进入中国最便捷的跳板,所以很快便造就了天津引领中国近代文明的特殊地位,促使天津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出现了一大批“中国之最”。  比如,中国的近代工业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而洋务运动中的许多著名企业就出现在天津,天津机器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药厂。能以最先进的设备生产最新式的火药;开平矿务局是当时办得最成功的洋务企业,股票迅速升值,所生产的煤炭足以把洋煤赶出天津市场。此外,中国最早的电报和电话通讯,中国最早的邮政和邮票,中国最早的运营铁路,中国最早的股份制机械化农场,中国最早的军事学院,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无不出现在天津。在思想文化方面,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也在天津活跃一时,他在天津水师学堂任职期间,竭力宣扬维新思想,使天津成为维新运动的北方舆论中心,特别是他翻译的《天演论》竞导致了“中国民气为之一变”。  进入20世纪初,清王朝干脆把直隶省会迁到了天津,这时的天津在推行“新政”方面一马当先,中国最早的警察制度,中国最早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国最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训练与建制(据不完全统计,类似的“中国之最”超过百个)……也纷纷出现在天津,以天津为中心的“北洋新政”和“北洋实业”能够叫响全国。  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天津的作用同样非常突出。天津水师学堂的西乐队是中国最早的一支铜管乐队,由中国乐手组成的租界公共乐队能够演奏威尔第的名曲,不少近代体育项目像足球、篮球等等是由天津走向全国的,国外一名奥运冠军宁愿放弃本国的优厚待遇而来到天津从事教育工作……总之,那时的天津几乎占尽了流行于中国的新风新尚,构成了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历史时代。  天津能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千古变局中走在全国前列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由海河、海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天津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具有开放、包容、多元的显著特征。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风骨。当前,全市人民正在致力于“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发展现代都市文化、充分展示近代历史文化、努力活跃特色群众文化”,了解天津特别是近代天津的文化与文明,-有助于我们对这座城市深层面的了解与认识。《引领近代文明 百年中国看天津》的出版,必将带给读者对天津的热爱,以及对天津腾飞的信心,这也正是本书问世的意义所在。


京津冀交通圈儿那些事


“近代中国看天津”,是天津一句很有名的城市宣传语,充分表明了天津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之所以这么说,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几点,不一定全面,欢迎补充讨论。

一是天津近代的经济很发达,尤其是工业。天津开埠通商较早,工商业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创造了不少业内第一,比如制碱等。

二是天津近代作为租界,是东西方人文交融之地。很多名人选择在天津定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故事,也促进了这座城市各方面的繁荣兴盛。

三是天津近代在很多领域都非常有代表性,比如建筑,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比如教育,有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等一批名校和名人;比如文化,不仅诞生了《大公报》等知名媒体,在文艺、戏曲等领域也多有亮点。

总之,近代的天津是一座领先、时尚、重要且独具魅力的城市。



多彩天津卫


为什么说近代中国看天津?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啊,非常有深度,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准备了不少材料,买了好几本书,努力学习了好几天,终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想起来,很是激动啊!

  一、先说建筑,在近代,天津是最早与西方文明接触的中国城市之一。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各国列强争先恐后地抢占地盘,强划租界。这样一来,天津建造并保留了各种风格的洋楼,可以说这些建筑,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变迁,所以近代中国必须要看天津。

  二、看发明创造。要知道,天津是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和近代工业发源地,历史上,为近代中国贡献100个第一,最关键的是,天津地理位置好啊,你看,天津是首都门户,濒临渤海,这些因素加起来,都让天津成为中国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教育、军事、司法行政制度、市政建设、金融、邮电通讯、铁路运输、海洋化工、工业、科学技术、医学、对外贸易、商业·娱乐业、港口·农场、宗教、社会团体、思想·文化、新闻媒体、音乐·美术·电影·戏剧、体育等,可以说天津在各种地方,都有全国第一,从这一点来说,近代中国必须看天津,不看不行。可以说,这些发明创造,珍藏了历史上珍贵的文物、史料,从各个角度都浓缩了近代中国发展的精华,不服不行。



卑鄙的兔子


为什么说近代中国看天津?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啊,非常有深度,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准备了不少材料,买了好几本书,努力学习了好几天,终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想起来,很是激动啊!

一、先说建筑,在近代,天津是最早与西方文明接触的中国城市之一。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各国列强争先恐后地抢占地盘,强划租界。这样一来,天津建造并保留了各种风格的洋楼,可以说这些建筑,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变迁,所以近代中国必须要看天津。

二、看发明创造。要知道,天津是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和近代工业发源地,历史上,为近代中国贡献100个第一,最关键的是,天津地理位置好啊,你看,天津是首都门户,濒临渤海,这些因素加起来,都让天津成为中国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教育、军事、司法行政制度、市政建设、金融、邮电通讯、铁路运输、海洋化工、工业、科学技术、医学、对外贸易、商业·娱乐业、港口·农场、宗教、社会团体、思想·文化、新闻媒体、音乐·美术·电影·戏剧、体育等,可以说天津在各种地方,都有全国第一,从这一点来说,近代中国必须看天津,不看不行。可以说,这些发明创造,珍藏了历史上珍贵的文物、史料,从各个角度都浓缩了近代中国发展的精华,不服不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每日新报


“近代中国要看天津”表面意思是看天津的洋楼、铁桥和西餐,深层意思是近代中国的发展在天津都留下了深重的痕迹。

天津1604年建城,因运河漕运和海运而发展,但真正摆脱“天津卫”束缚,而成为天津城,是在1860年被迫对外开埠以后。

从1840年到1949年,是传统意义上中国近代史的分界,在这109年中,天津始终出现在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军事等等领域,中国近代史的叙述是离不开天津的。

首先,清朝最后的挣扎离不开天津,教案、洋务、租界这些关键词伴随城市的发展。
1860年,虽然这一年英国占了九龙,俄国强迫喀什通商,但是天津被迫辟为通商口岸,成为清帝国首都北京“卧榻之侧”的“心腹之患”,这对清朝廷更为重视。

清廷咸丰10年在天津始设“三口通商衙门”,与“南洋通商衙门”同属于总理外国事务衙门的下属机构,后来改为“北洋通商衙门”。
随后清廷在天津的官员级别逐渐升高,最终曾国藩、李鸿章等“总理级”的汉臣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官。

尤其是1870年(同治9年)天津教案时,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后,大力推行新政。洋务运动的重心北移,天津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大本营。当时政商各界最流行的口号就是“要发财,到北洋”。李鸿章募集了大量资金,广揽洋务人才,在天津兴办军工、交通和电讯事业。欧美各国金融和商业巨头也纷纷加大在津投资力度。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和交通状况的逐步改善,天津的对外贸易获得空前地发展。

而在这三四十年间,天津由一个毗邻京城的府县和漕运中转码头,迅速成长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和金融中心,城市人口也由20余万人,增长至上百万人。

电报总局

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政策主导下,天津成为中国近代军用工业的基地。于是,一系列的洋务事业在天津河东地区竟相兴办,其中包括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天津机器局、我国第一所培养电报人才的基地——电报水雷学堂、我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和专为北洋海军培养人才的海军军官学校——北洋水师学堂。其间,水师学堂还孕育了编译出《天演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一时间西方先进技术与先进文化在此荟萃一堂,创造出诸多的全国第一,引领当时风气之先。

而天津当时沿海河分布英法(美)租界,也得到充分发展,海大道(大沽北路)形成了东方华尔街的雏形。

不过清政府的这些“垂死挣扎”都随着1895年的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庚子事变化为泡影。

这个时代的天津记录着中国悲壮的苦难和挣扎。

天津从此进入城市发展的“快车道”时代。

说快,是因为1900年后,天津被迫成为9国租借地,同时袁世凯登上了帝国政治的最高舞台,而天津就是他的“后花园”。

在“外资”和“内资”两方面充足的情况下,天津相对于中国其他城市,的确是在快速的发展,如今肉眼可见的天津洋楼、古建筑、大型道路、城市轮廓,都是在1900年到1937年间奠定了基础。

而这近40年,也以1911年民国成立为分界线。

1911年前,袁世凯接手了北洋精锐,并依靠清帝国最精华的武装力量篡取了最高权力,他的部下们也成了中国在20世纪前30年的顶尖“男团”之一——从天津西青区的小站,走出了一位皇帝,5位大总统,9位总理,30位上将军。

加上晚清的遗老遗少、寓公名人,天津的“河北新区”堪称能与租界比拼繁华的所在。

这种奢华虽然在1928年后渐渐转往上海滩,但在1930年代,以劝业场(1928年建成)为中心的和平路滨江道成为商圈,标志着天津经济的顶峰。

那时的天津人打的电话是爱立信的,坐的电梯是奥的斯的,用的香皂是联合利华的,吃的西餐是起士林的,坐的电车是奔驰的。据说,从紫禁城搬到了天津的溥仪轻易不敢带着妻妾出门,她们比着买北京没有的贵重东西,让溥仪先生肝疼得要命。

这个时代的天津,记录着晚清、北洋、民国的畸形繁荣。

1937年到1949年,天津沦陷后一蹶不振,即使抗日战争胜利后也恢复不了往日的人气。

不过凭借近百年的积累,天津在解放初期依旧是北方的经济、工业、文化重镇,为新中国贡献了“一百个第一”这样的家底。

这个时代,天津记录着中国同时代的苦难和忍耐。

“近代中国看天津”本身是一句文旅口号,类似西安唐城、开封宋城、明清北京一样,它代表天津有着万国博览会一样的洋楼、美食,欢迎全国、全世界的旅行者来天津玩。

“近代中国看天津”更是一个厚重的历史课题,它意味着天津是中国近代百年发展的缩影,清廷衰落、洋务运动、推翻封建、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在天津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无论在经济、军事还是教育文化领域,天津都会给有心的寻访者们展示自己的记录。


津沽一页书


近代中国呢,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是一个中国几千年历史所没有的历史,是全世界围攻中国,中国面临生死存亡,时刻亡国灭种,文明毁灭的时代。

应该说,是几大古文明唯一留存的中华文明生死攸关的时代。

而其他几大文明,都没有经受过全球围攻的考验,即分崩离析。应该说近代,是对人类文明强度的最高层次的考验期。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救亡措施,采取了各种救亡手段,合纵连横,自立奋进,韬光养晦,直到最近的586,才真正度过了中华文明的危险期,前后长达170余年。

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明动用了自己几千年从不动用,严格守护的最后底牌,参与其中,最终获得了惊天动地,震惊寰宇的战略效果,彻底扭转了中华文明的极度危亡的局面。

而这其中的主角,就是天津。

天津是一个悠久的直辖市,始终被中央政府特别直辖,特别管制。中国近代第一次取消天津直辖,彻底释放天津能力,产生了改天灭地,摧枯拉朽的力量,迅速扭转了中国灭亡的危险状态。

这170年间,中国中央政府前后3.5次动用天津,每次都扭转中国极端不利的状态。

最近0.5次利用天津终结,就是现在,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改变,而天津,又被送入特级直辖状态,该我们天津人吃喝玩乐了。下次事不可解的时候,我们天津再出手,现在,大厦框架搭好,关键敌人消灭了,该摘果子了,这种轻松的小事,自然没天津什么事情了。

我喊预备,大家拼命发展抢果子呀,个个都敢跟天津比比胳膊根粗细了。

反正天津人也不在乎你们这群关键时候掉链子的,关键时候来了,到时候还是我们天津人上。你们慢慢抢吧,我们踢足球,踢亚冠,玩去


枫林沙洲


在中国近代史上,天津和上海可以说能够平起平坐。但是,后来的天津发展停滞不前了,没落了。


中华儿女之哏都青年


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尤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居于重要地位。作为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和近代工业发源地为近代中国贡献100个第一,加上地处首都门户和濒临渤海的优越位置,天津成为中国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天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几乎是全方位地在中国近代化旅程上引领风气之先,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天津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先说建筑,在近代,天津是最早与西方文明接触的中国城市之一。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各国列强争先恐后地抢占地盘,强划租界。这样一来,天津建造并保留了各种风格的洋楼,可以说这些建筑,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变迁,所以近代中国必须要看天津。

二、看发明创造。要知道,天津是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和近代工业发源地,历史上,为近代中国贡献100个第一,最关键的是,天津地理位置好啊,你看,天津是首都门户,濒临渤海,这些因素加起来,都让天津成为中国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可以说,这些发明创造,珍藏了历史上珍贵的文物、史料,从各个角度都浓缩了近代中国发展的精华,不服不行。


雨鲸人


因为天津的发展速度在近十年可见,中国的发展同样近十年可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