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學會製造難得享受的機會並沉浸其中

2018年9月1日,週六,正式上課。我的課表基本不耽誤賴床又能從容回家午餐,好到沒朋友,很感謝多年“老”主任阿福的照顧。

搬了新的辦公室,幾個老教師同聚一室,幾人都是那種“啥事都看開了,咱不計較”的人,相互關照,對脾氣。

教室正對門就是我上課的兩個班。面對新環境新老師,學生大多還較拘謹,但畢竟是來自初中各校的尖子,素質還是蠻高,在提問“家庭是否有藏書愛好”“家庭是否有旅遊愛好”“在家庭是否有與父母針對各種時事話題討論習慣”等問題時,舉手者雖不過半,但數量足以令人欣慰,這意味著未來的師生溝通可以較為正常。

兒子嘴角長著一個痦子,見者總說,這孩子有口福。恭維、沒話找話說成分居多。當下時興起了紋身,不知在右下巴紋一個痦子能否跟在嘴唇上紋個痦子一樣流行起來。9月1日,崑山市公安局通報,紋身男“崑山龍哥”被捅死案件,行兇者屬正當防衛,無罪撤案。一直很喜歡貝克漢姆、梅西腳上功夫,但很反感他們花裡胡哨的紋身,沒有紋身的本澤馬、C羅像一股清流讓球迷各種仰視。有我這種心理的人不在少數,紋身須謹慎。

的確常帶兒子吃大餐。在他小時候,基本上莊子裡每新開一家較高檔的飯店、酒樓,我們便聞香前往,點其精品特色。常常吃,就失去了對所謂大餐的仰慕之情,只覺得沒什麼了不起。反而會更挑剔,“這家的蒸菜麵糊太多真難吃”“那家的鱒魚不新鮮”,出門連面巾都懶得帶回家,擦地的東西實在夠多。

那一年,兒子上高一了,趁著開學前帶他周遊列國,那時還沒有流行網絡購票,趕往北京的高鐵在窗口竟然買不到票,為避免耽誤飛機,我們果斷選擇購買高價商務車廂票。

那叫一個豪兒,一個車廂,僅有五個座位,我們娘倆兒吃著各種小吃喝了好幾種飲料,換了幾種姿勢坐臥,一部電影沒看完,沒多久竟然就到站了!享受豪華特權,享受微笑服務,“女士您慢走”,“先生再見”,我們欣然接受著,回以微笑“再見”,難忘!

到意大利,必須享受素有“西餐之母”美稱的意大利大餐啊。

意大利的菜餚源自古羅馬帝國宮廷,有著濃郁的文藝復興時代佛羅倫薩的膳食情韻,多以海鮮作主料,輔以牛、羊、豬、魚、雞、鴨、番茄、黃瓜、蘿蔔、青椒、大頭菜、香蔥烹成。煎、炒、炸、煮、紅燴或紅燜,重視牙齒的感受,以“Q彈”為美,有醇濃、香鮮、斷生、原汁、微辣、硬韌的12字特色。

名品有佛羅倫薩牛排、羅馬魔鬼雞、那不勒斯烤龍蝦、巴里甲魚、奧斯勃克牛肘肉、扎馬格龍沙拉、米列斯特通心粉、雞蛋肉末沙司、板肉白豆沙拉子、青椒燜雞、燴大蝦、烤魚、冷雞、白豆湯、意大利粉、意大利薄餅“pizza”、意大利米飯“利梭多”、意大利肉腸“薩拉美”、意大利香檳“維諾”……

一餐飯,從開胃頭盤、湯開始,到Expresso加杏仁曲奇結束,吃了足足兩個小時,五臟廟裡面開了二十幾屆二十幾中全會,那叫一享受。最後還跟意大利帥哥廚師合影,完美!

第一次吃自助餐,有的人就會大盤子摞小盤子吃到扶著牆走,吃一頓省三頓,現在莊子裡除了大飯店為住店客人準備的自助餐外,其他敢於開自助的已經不多了。不只是男孩子,女孩子也很猛,不管什麼吃相。年齡大了,吃不多了,對自助餐沒了急吼吼,偶爾看如餓虎撲食般年青人吃下成山的食物,見怪不怪,隨意挑揀幾樣中意的小菜,“小啄”幾口便“停箸不食”了,不熟悉的朋友會問“減肥呢,腫麼不吃了?”還好而已,缺乏特色。

不必說老饕蔡瀾、陸文夫、許石林,單單是年輕點的莊祖宜,身兼作家與廚師二職,炒而優則寫,《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火遍港臺和北美。究其因,享受美食。

旅途中那麼粗糙的阿拉木圖一碗蘭,兒子和大侄子都說“挺好吃的啊”,莫斯科大飯店晚餐竟然被大家一致公認“真好吃”,不過是幾樣中國家常菜蔬,離家久了,嚐到熟悉的味道,很享受。

美好的感覺會傳染,當你早已習以為常,他人的各種第一次,玩的樂趣、吃的味道,會提醒你那些忽略的、忘記了的美好,重新回味忽略的滋味,讓快樂迴歸單純的感覺,沉浸其間,享受當下。

開學第一課——學會製造難得享受的機會並沉浸其中

開學第一課——學會製造難得享受的機會並沉浸其中

開學第一課——學會製造難得享受的機會並沉浸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