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物体的色彩可分成三大类:固有色非固有色消失色

凡是能代表物体本质属性的色彩,称为固有色。如人的肤色,不同种族的肤色不同,黄色皮肤是黄种人的特征,白色是白种人的特征,黑色则是黑种人的特征。

未成熟的苹果是青色的,成熟的苹果则是红色。夏天的树叶是绿色的,秋天的树叶是红、是黄,而枯黄的叶子则是冬天的树叶。

蓝色的天空是晴天的特征,灰色天空则是阴天或受污染的天空特征。

自然界的固有色是天然生成的社会中的固有色,有些是人们赋予的,如国旗。

固有色不能轻易改变。固有色的改变意味着物体性质发生改变。

的再现

固有色

在造型表现艺术中,对固有色始终存在着两种观念。早期的彩色电影与古典绘画一样,认为固有色是不可改变的。他们在创作中追求色彩的正确再现,以此作为技术和艺术的标准。

在彩色片中强调“色彩正确还原”,而在黑白片时代,则认为人脸密度不可改变,不论白天或夜晚,它都要保持“同一”密度,否则就是摄影曝光技术出现了问题。

印象主义画家提出固有色并非绝对不变的理论,否定了古典主义绘画的不变的观念。印象派大师莫奈做了许多有趣的色彩试验。

他创作了50多幅同一角度、构图相似的《卢昂大教堂》,表现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光线条件下,教堂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在晨曦里是青与柠檬黄的组合;在日出时刻是黄、粉红与浅青的组合;在阳光下是淡黄与淡绿的组合;在黄昏时刻则是深绿、褐和灰黄的组合……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卢昂大教堂》

莫奈在《干草堆》、《睡莲》等组画中,同样证明了固有色与光源色温的相对性,证明了光的色温对固有色微妙的影响

印象派光色理论认为,不变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固有色总是受光线和空气介质的影响,这种认识在艺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干草堆》

印象派的光色理论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绘画有极大影响,对今天的彩色电影和电视的光色理论也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的舞女画,展现了不同环境、不同光源条件下人物肤色的变化。

如油画《歌剧院的舞蹈休息室》(1872):黄色的墙壁、暗淡的光线,使舞女的肤色偏黄。但《化妆间的舞女》(1879):人物的肤色、白色的舞衣都表现出蓝青色调,再现出化妆室里日光灯管发出的冷色光源的特征。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歌剧院的舞蹈休息室》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化妆间的舞女》

德加的舞女画再现了不同光源色温对画面色调和固有色的影响。有时在同一幅画中,不同色温的光源对物体色彩的影响也不相同。

如《持花束的舞女》(1878~1880):舞台上的人物受顶光照明的部分,色彩暗淡而偏暖;受脚光照明部分,亮而偏寒,具有蓝紫味的色调。同是肤色,但寒暖不同,体现了光源性质的不同。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持花束的舞女》

同一色彩在不同色温的光源下,色的表象不同,这是印象派重要的光色理论。现代的电影也体现出这种观念。

意大利著名摄影师维多里奥·斯托拉罗在影片《旧爱新欢》(1982)里有意将人脸肤色拍成各种不同色彩:在红光下是红色,在蓝光下则是蓝色,探讨色光与固有色的关系,打破了传统电影对人脸肤色固定不变的色彩观念。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旧爱新欢》

可见,固有色可变的观念比正确还原的观念具有更大的真实性。电影摄影与电视摄像要求色温平衡,对此应有正确的理解。

在任何光线条件下都要求色温平衡,那么早晨、中午、傍晚的卢昂教堂只能得到同一灰色,再现不了各种光源的特性,也不会得到莫奈那些色彩丰富多变的《卢昂大教堂》组画的效果。

是有色的

阴影

阴影是有色的”是印象派光色理论的另一贡献。他们认为,“阴影决不意味着缺少光线,它不过是不同性质的光线。”因此,像以往那样,把阴影画成黑色和沥青色是不对的。

阴影中的色彩受环境光的影响。所谓环境光,即环境反射光,反射光的色彩是由环境中的反射体色彩决定的。阳光照射在有色物体表面上,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空间,照亮了周围物体的背光面,影响背光面的色彩表现。

所以阴影里绝不是无光的黑色,而是有光照、有色彩,并且色调丰富多变。

透过有色介质的光线也具有色彩特征。比如打着太阳伞的人,阳光透过红伞照在人脸上,使人脸产生红色调;站在绿树下,阳光透过绿色树冠会使树阴影具有绿色特征。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洛丽塔》

莫奈的《花园中的女郎》就是很好的例证:树阴里的红花、红伞已经不那么红艳了,而是具有赭石色调(红加绿的色调),白衣呈现浅绿色,人脸也是绿味的皮肤色,特别是树阴下的少女,脸的下半部。

画家把白种人特有的艳丽的肤色画成了青绿的色彩,这是绿草地的反射光在白色皮肤上的真实反映色彩。莫奈在这幅画里有力地展现了环境光对阴影色彩的影响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花园中的女郎》

本文摘编自后浪电影学院

《影视光线创作》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影视光线创作》是大师半个世纪教学和创作经验的结晶,作者刘永泗是北京电影学院知名教授,门下有张艺谋、顾长卫等弟子。

《影视光线创作》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影视照明教材,也是一本可供随时查阅的片场指南 。从基础知识、艺术内涵到外景、棚景、实景的具体操作,书中都有清晰有效的论述。对各种环境、场景、人物、类型的布光方法,也都事无巨细地进行指导。作者亲自绘制千幅灯位图,甚至可以直接根据灯位图来摆灯。

《影视光线创作》紧跟数字时代前沿,力图展现21世纪电影摄影照明的新观念、新方法。所引用的片例,多为近几年的优秀电影作品,如《盗梦空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雨果》《艺术家》《国王的演讲》等。作者还特别关注最新日韩电视剧的制作情况,研究了如《平清盛》《医龙》《厕所女神》《成均馆绯闻》等剧,阐述了数字时代低成本照明的艺术追求和富有成效的方法。

关于本书 拓展阅读

学习更多影视光线创作思维

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教你如何在影像中重塑光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