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鐵腕廉吏的頭號粉絲竟然是……包青天!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包青天的事蹟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是包大人的偶像楷模,竟然是一位來自廣西瑤鄉的清官,你知道嗎?

包大人的偶像,就是廣西恭城的大宋御史周渭。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自古以來便以油茶而聞名於世。公元922年,周渭就出生在恭城平安鄉爐口村。時值五代十國的亂世,軍閥割據、天災人禍、亂兵橫行,周渭出生後不久,父母就相繼過世,他靠著族裡長輩的接濟才得以長大成人。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南漢割據政權統治下的恭城,官吏腐敗、民不聊生,乾和二年(公元944年),周渭和族人決定遷居湖南,然而剛出發不久,他們就遇到了山賊。家園被毀、家人失散,周渭只能孤身北上。

一 不畏強權 智鬥魏王

一路向北,這段路途足足花了周渭近二十年,期間經歷的艱辛不為人知。直到北宋建隆初年,周渭才抵達大宋帝國的京師——東京(今河南開封)。當時北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宋太祖趙匡胤廣納天下賢才,周渭表現出色,獲賜同進士出身。

建隆三年(962年)朝廷派周渭出任白馬縣(今河南滑縣)主簿。縣衙裡有吏犯法,周渭發現後當即斬之。他的鐵腕手段令宋太祖驚訝,將周渭提拔為右贊善大夫,任命為永濟縣知縣。大名府永濟縣位於魏博軍鎮的核心地區,自唐末以來一百餘年間,這裡軍閥割據,不僅不服朝廷管制,就連中央派來的官員,動不動就會被驕兵悍將擊殺,十任魏博節度使中竟有四人死於亂兵刀下,其餘屬官的死傷更是不計其數。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時任魏博節度使的魏王符彥卿擁兵十餘萬,歷經五朝(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而威權不減,他在大名府專橫恣肆,部下官兵視律法如無物。周渭明知自己新官上任,也就面臨生命危險,他仍然毫不推辭,坦然前往永濟。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周渭抵達永濟縣郊外時,符彥卿親自相迎,但萬萬想不到,周渭卻讓符彥卿碰了個軟釘子。面對魏王的權勢,周渭不卑不亢,只是作揖為禮,並未曲意逢迎。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 彭匈)

在永濟縣當縣令的時候,他就把這些魚肉百姓的、大家很痛恨的人、罪大惡極的人把他名單搞清楚以後,全部捉起來,然後當地官員就給他友情提醒,你要殺這些人、處理這些人,你得先報告大名府啊!當時周渭就想了,大名府的魏王就是這些貪官汙吏的保護傘,你報上去以後,那麼這幫人就處理不了了。

周渭把貪贓枉法者依法緝捕、處斬,並沒有交到符彥卿府上。由於他清廉公正、秉公辦事,很快就將永濟縣的秩序安定下來,驕兵悍將都不敢違法亂紀。符彥卿雖然大怒,但是由於周渭深得民心,因此也無可奈何。

二 大宋御史 桑梓情深

周渭並不是只會鐵腕治理地方,他在發展經濟方面也有著很強的能力。開寶元年(968年),在鳳州(今陝西鳳縣),由於貪官汙吏橫行,稅賦虧空,宋太祖派周渭去治理,僅過了一年,鳳州百業興盛、吏治清明,所收稅賦就漲了好幾倍。太平興國二年(976年),周渭擔任廣南諸州轉運副使,回到家鄉廣西任職。

恭城傳說 “改茶為恭去重稅”

原本恭城叫做茶城,朝廷的茶稅非常重,民不聊生,於是周渭就想了一個辦法,因為古代的文書都是用行書寫的,他在茶字的中間加了一橫,在木字那裡做點手腳 ,把所有的茶字改成了恭字,恭城既然不是茶城, 那減掉的茶葉稅就永遠減掉了。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歷史上,茶城改名為恭城確有其事,不過是發生在唐代,並不是周渭所為,但恭城百姓以這樣的傳說套在周渭身上,對周渭的懷念之情可見一斑。

周渭在廣西擔任轉運副使期間,無論是治軍還是理政,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同時大力提倡教育,興辦學校。所謂公生明、廉生威,周渭恩威並施,令遠近土司都服從於他。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宋軍在平定交趾叛亂時一敗塗地,恐慌瀰漫了整個邕州(今廣西南寧市)。此時,周渭挺身而出,他一面整頓秩序、鞏固城防,一面給交趾王寫了一封信。令人震驚的是,交趾王收到信之後,懾服於周渭的赫赫威名,竟然退兵而去,不久後遣使朝貢,叛亂得以平息。智退交趾叛軍之後,周渭被任命為監察御史,他執法如山而百官敬畏,在《宋史》中與“包青天”齊名。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彭匈研究後發現,包公曾把周渭看作是自己的楷模,周渭對他以後的從政、成為一個歷史上的廉吏,影響很大。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三 文武雙全 清廉一生

周渭除了從政以外,在文學上也有一定的造詣,他曾經寫過幾首詩,抒發登山的壯志豪情,同時也表述了一種官場的險惡,後來這些詩都收到《全宋詩》裡面。

《遊兼山》(節選)

泉飛石澗遊魂冷,風捲松濤匹馬嘶。

踏破層崖心未折,鳳凰山後鷓鴣啼。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周渭用這樣的詩句,表達百折不撓的攀登精神與人生抱負。

周渭儘管身居高位,卻從不為家人謀私利,他和夫人莫荃的故事,也是一段傳奇。早年間,周渭遭遇山賊而孤身北上,兩人來不及訣別便已失散。亂世之中,周渭一去多年,音訊全無,莫荃的父母再三勸她改嫁,莫荃哭著說:“周渭不是無能之輩,現在不過因路途遙遠,不能回來而已,日後必有出頭之日,不會拋棄家人。”由於莫荃態度堅決,父母只好聽而任之。莫荃含辛茹苦,獨自撫養一對子女,直到他們長大成人。

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宋軍攻下昭州(今桂林市平樂縣),周渭懇求宋太祖下詔尋訪莫荃,夫妻倆這才得以團圓,這時距離他們分散,已經過去了26年。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為了紀念此事,宋人朱昂還特意寫了一篇《莫節婦傳》。周渭的種種事蹟被父老鄉親銘記於心,人們把它們編成了戲劇,流傳千年。

2017年5月18日,由廣西戲劇院京劇團創編的《油茶御史》在第八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亮相。這部改編自民間戲劇的新京劇,以周渭不畏權勢、無私無畏、為民作主的故事為主線,穿插了他和莫荃堅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但是,北宋的政治鬥爭波瀾詭譎,周渭晚年時,因受侄兒犯法的牽連,被降職為彰德軍節度副使,鹹平二年(公元999年),新登基的宋真宗下詔起復,詔書未到,77歲的周渭就已溘然長逝。周渭一生清廉,家中清貧如洗,死後竟無錢辦理喪事,宋真宗聽說以後,賜十萬錢以安葬,並追封為“忠祜惠烈王”。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恭城人民對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大宋清官周渭念念不忘,並以他而自豪。恭城瑤族自治縣東部的這座祠堂,人稱“周王廟”,如今,周渭祠已經成為廣西廉政教育基地。在恭城,紀念週渭的“周王廟”在恭城不只一處,明清時期,幾乎每個鄉都有,留存至今的還有六座,此外,還有紀念週渭夫人莫荃的“白馬伕人廟”。在古代,每年的六月十五(傳說中周渭的誕辰),這一天恭城各地周王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

大宋铁腕廉吏的头号粉丝竟然是……包青天!

百姓心中有桿秤,那些心懷家國、公正廉明的清官廉吏,無論滄海桑田、世事變幻,依然銘記於百姓心中。千百年來百姓們所期待的,是風清氣正的朗朗乾坤之下,一個同心築夢的中華家園。

更多內容,就在本週六(10月13日)晚21:20,廣西衛視首播的

《廣西故事——大宋御史 廉明周渭》,敬請關注。

廣西衛視 每週六21:20播出

綜藝頻道 每週日22:15播出

新聞頻道 每週五14:30播出

國際頻道 每週日21:00播出

廣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同步播出並點播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