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包青天”與“狸貓換太子”

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白麵”包公為什麼臉會黑的文章,因為臉黑在民間傳頌中代表了公正無私,為官清廉的形象。既然為官公正無私,那麼自然對刑案是斷案如神了,今天我們來說說傳頌比較廣的一個包公案--狸貓換太子。

狸貓換太子發在北宋時期,主人公是皇帝趙禎,史稱宋仁宗。對與宋仁宗的功績,咱不是史學家,咱不作評價,只說人們津津樂道的他的身世之迷,也就是“狸貓換太子”。

包公“包青天”與“狸貓換太子”

首先,傳頌與影視上

我們以影視為基礎,在影視劇中,包拯奉旨在陳州放糧時,在民間遇見一位氣度不凡的瞎眼老婦人,核查身份得知其是早已應該被賜死的先皇之妃--李妃。本應該死之人還活著,那就仔細問問吧。這一問,問出個驚天大案來,那就是狸貓換太子了。

我們不畏強權,斷案如神的包公沒有退縮,一路查下去為我們揭開了宋仁宗的身世之迷。

包公“包青天”與“狸貓換太子”

原來北宋真宗時期,宮中劉妃和李妃同時懷孕,真宗許諾兩人無論誰先生下皇子,就母憑子貴,封誰為後,並立為太子。劉妃善妒,唯恐李妃先生下皇子,就與心腹太監郭槐用卑劣手段,買通接生婆,乘李妃分娩時,用一剝皮的狸貓換走了剛出世的太子。換走的太子是炸彈啊,不能留啊。於是又讓宮女寇珠將太子殺害,寇珠不忍,暗中將皇子交給了太監總管陳琳。陳琳是宮中老人了,遂想辦法把孩子送至了八賢王處撫養。而宋真宗興沖沖趕來看太子,卻看到了一個血淋淋的狸貓 ,本已氣憤難當,又聽得劉妃讒言,遂將李妃賜死。李妃因平日待人寬厚,因此在陳琳等人的幫助下,逃出宮去,至此流落民間乞討為生,直至遇到包拯。

而經此一事,皇宮中也是發生鉅變,劉妃被封為劉皇后,其子被封為太子。不過僅過了六年,劉妃的兒子就夭折了。真宗再無其他兒子,與是被狸貓換走的太子,也就是八賢王養育的李妃所生的孩子,又被真宗收為義子,並立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宋仁宗。

包拯幾經查證,最終讓真相大白與天下,讓劉妃與郭槐得到懲罰,李妃被宋仁宗接回宮中,這就是影視中的“狸貓換太子”。那麼歷史真相又如何呢?真的有“狸貓換太子”嗎?

包公“包青天”與“狸貓換太子”

歷史真相,故事純屬虛構

據史料記載,宋仁宗並不是妃子所生,而是侍奉真宗的宮女李氏所生。李氏是劉後做妃子時的侍女,被真宗看中,又因其莊重賢淑,被封為後宮嬪妃之一。真宗與後宮嬪妃曾經有過五個皇子,但不幸都先後夭折了,真宗為此憂心如焚。後來李氏懷孕並生下一個皇子,真宗自然喜出望外。

然而悲哀的是,宋仁宗趙禎剛生下就被當時的劉妃抱走據為己有了。說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也不難理解。真宗喜歡劉妃,想立劉妃為後,可劉後不是出身名門,又沒有生下皇子,不能母憑子貴,於是這一切就這樣在真宗的默許(或授意)下發生了。果然,後來該皇子被立為太子,劉妃也成了劉皇后。

包公“包青天”與“狸貓換太子”

所以傳說中的“狸貓換太子”根本就是謠言,人家不是暗中偷換,而是在皇權授意下的明搶。之所以在傳頌中有包公不畏強權,勇斷“狸貓換太子”案,還是民間對不畏皇權,敢於鬥爭的一種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