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人與人的差異,往往在這三件事中!

雖然只出來社會一年多,但是時不時會收到職場中或者是身邊的朋友離開目前的公司去選擇下一家企業。有的是因為工資問題,有的是因為自己的職業規劃原因,有的是辭去目前舒適的工作環境,相反的,有的是羞於所在的工作環境,覺得自己太“高”了。這些都是個人對自己人生道路的一些選擇。一個人能走多遠,想走多遠,其實都刻在性格里。很多年輕人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太急於求成,只關注當前的利益和感受,而不願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

找工作只考慮工資高不高、說出去體不體面,而忽略了對自己的提升有沒有幫助、未來有沒有發展前景;

生活中圖一時之快揮霍自己的身體,三餐不規律、暴飲暴食,等到病痛來臨時,則要花費更多的金錢和心力去彌補;

總認為讀書、健身很痛苦,難以堅持,但從沒想過哪怕只要堅持幾個月,那時無論是內在思想,還是外在氣質,都會比之前提升好幾個檔次。

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了他的高度。把目光放長遠一些,才不會被眼前的舒適區迷惑。

拉開人和人差距的第一點,就是看他著眼於哪裡。

拉開人與人的差異,往往在這三件事中!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你會發現,大多數都是瑣事。

對於家庭主婦來說,可能是買菜、做飯、帶娃,做不完的家務,還有各種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的事情……

對於職場人來說,可能是回覆各種各樣的郵件、微信消息;上司交代的任務,自己部門所要管理的事……

總有那些繁雜瑣碎,但又無法逃避的事情在沒完沒了地騷擾你,讓你陷入無盡的忙碌中,到頭來卻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些什麼。

有個很著名的時間四象限法則,把我們每天要做的事情分為四種:

緊急且重要的;

緊急但不重要的;

重要但不緊急的;

不重要也不緊急的。

人的身上有一種惰性,會讓你下意識地抗拒困難,而偏向於先解決簡單的事,比如整理資料、通知、收發文件等等。

因為這樣更容易帶來即時的滿足感,也能短暫逃避困難事情帶來的壓力。

而這些不那麼重要的小事,如果佔據了太多時間,則會讓我們陷入庸碌之中。

所以說,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很忙,到頭來卻沒什麼成就?

區別就在於,他到底是真的忙碌還是對於事情和時間的管理不到位?

這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第二點。

拉開人與人的差異,往往在這三件事中!

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型思維。用積極角度和未雨綢繆或者如何在不能改變的客觀因素上改變其他方法來思考問題的人,是成長型思維的人,他們傾向於尋找問題的根源,並且會積極去改變現狀。

相反的,固定性思維的人遇到人生荊棘或者出現問題是往往會向消極性方向想,比如,遇到陰雨天氣時怪自己沒帶傘,當工作不如意時想著乾脆辭掉工作等這些都是固定性思維,不會想著既然出現這樣的問題要怎樣去改善和避免。

一個人的思維模式,不但決定了他未來的發展軌跡,也決定著他一生的幸福程度。

這兩種思維模式的差別,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第三點。

拉開人與人的差異,往往在這三件事中!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不在於金錢和資源,而在於思維和格局上。

在做選擇時學會放寬眼界,目光長遠;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學會高效做事,避免庸碌;在面對問題時學會用成長心態代替固化思維。

做到這幾點,並保持開放心態,不斷學習,相信你一定能走得比同齡人更高更遠。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