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王玄策「一人滅一國」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又怎麼看待?

非常茴香豆


王玄策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關於他的出生年月、生平事蹟、逝世時間均不見史籍記載,我們唯一所能確定的是他曾任融州黃水縣令,後升任朝散大夫,其生活的年代大致是在唐朝貞觀年間到永徽年間。

在王玄策登上歷史舞臺之前大唐王朝經歷了一場玄武門之變——太宗李世民殺死兄長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讓位於自己。然而就在他即位剛十二天的時候東突厥十萬大軍由頡利可汗親率一直進擊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長安城下飲馬渭水。這時的李世民選擇了忍辱負重——拿出國庫所有積蓄賄賂頡利可汗,與此同時自己親赴突厥大營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時他也依然堅持絕不放棄長安城。儘管是前來求和,但當他單槍匹馬步入突厥營帳和頡利面對面談判時頡利被震懾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視為國恥牢牢銘記。

僅僅只過去了三年李唐王朝就聯合反對頡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發起全面的戰略報復:唐軍深入突厥腹地俘虜頡利可汗滅東突厥。自此大量突厥人開始自動內附,突厥血統從此逐漸融合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血脈之中。盛唐時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達一百多人,幾乎佔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東北和西域各部族紛紛要求內屬大唐王朝,各族首領齊聚長安,共同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也是在這一年孤懸海外的倭國向大唐帝國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十年後唐軍征服位於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國,這次唐朝沒有將高昌故地設為羈縻州府,而是完全效仿中原內地設為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郡縣。漢代開拓西域雖標誌著西域納入中華版圖,但是以西域都護府的名義,李世民完成了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設置郡縣的壯舉。至此大唐王朝已先後取得針對東突厥、吐蕃、吐谷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龜茲等國的軍事勝利。

大概相當於我國唐武德年間正當華夏大地從隋末戰亂中逐漸走出之時天竺國(今印度)發生內亂,國家分為中天竺、東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五部。後來戒日王屍邏逸多擊敗四天竺,四天竺都臣屬於中天竺。貞觀十年玄奘法師抵達中天竺。天竺僧侶嘲笑中國經律缺失,以致於不得不前來求取,進而更嘲笑中國無人。玄奘卻說:”佛法無邊,理當普照世間,何分疆界。況我聖天子混一海內,文韜武略,何謂無人?“天竺王屍邏逸多聽說玄奘這番言論後就將他召入宮內問道:”既然你說你的國家又聖人出,你為我說一下他的為人。”玄奘當即講述了李世民平定隋末禍亂,臣服周邊四夷之事。深感震撼的屍邏逸多派人護送玄奘歸國並藉機出訪大唐。李世民則派人帶璽書去天竺慰問以作為回應,此後大唐和天竺之間的交流逐漸密切起來。

貞觀十七年(643年)融州黃水縣令王玄策奉命作為副使,跟隨李義表出使天竺。當年12月唐朝使團到達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互申兩國之好。公元647年唐太宗命時任右率府長史的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率30餘人再次出使印度,同時拜會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看望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然而大唐王朝並不知道此時天竺國內剛發生了一場動亂:稱霸中印度的戒日王屍邏逸多已死,隨即那些原本被戒日王屍邏逸多征服的地方割據勢力在進行了新一輪的角逐,最終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爾邦北部蒂魯特)王阿羅那順篡位。阿羅那順不知是貪圖唐朝使團的財物,還是聽信讒言以為唐朝將對自己不利,總之他派兵劫殺唐使,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成為了天竺人的俘虜,而使團其他成員則直接被殺死。

按說王玄策和蔣師仁兩個人再怎麼著也拿身為一國之君的阿羅那順沒轍,現在連小命都捏在人家手裡還能翻得起什麼浪?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實在是充滿戲劇性:在戒日王的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二人成功脫身。如果此說屬實,那就證明儘管阿羅那順篡位成功,但戒日王的家族依然在天竺有相當的權勢,甚至不排除這種可能:戒日王家族打算藉助唐使的力量對付阿羅那順以便自己重新上位。遺憾的是印度古代對修史並不太重視,今天關於印度的很多歷史資料其實都是來自當時絲綢之路上西行求法的中國僧侶的記載,所以現在已很難說清阿羅那順篡位後和戒日王家族之間是怎樣一種關係。我們唯一能肯定的是王玄策和蔣師仁逃了出來是不爭的事實。

對大難不死的王玄策和蔣師仁而言擺在眼前的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其一是逃回大唐將自己的遭遇如實上奏,請朝廷定奪,然而他們卻並沒有選擇這條道路,而是選擇了另一條看似走不通的道路——二人翻越喜馬拉雅山來到吐蕃以大唐使節的名義求見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事實上這本身也是他們一開始的出使任務之一:在他們的原計劃中本來就包括在出使天竺的歸途中順道出使吐蕃並看望兩年前和親吐蕃的文成公主,不過現在除了看望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並轉達唐朝方面睦鄰友好之意外,王玄策正式以大唐使節的名義向松贊干布借兵。松贊干布借給了他千餘人馬,此時位於喜馬拉雅山麓的泥婆羅國(今尼泊爾)正與吐蕃友善,於是也提供了7000人馬。王玄策和蔣師仁再以大唐的名義傳檄附近的大唐藩屬國,最終得到萬餘人馬。

王玄策與蔣仁師合兵一處,遂自命為行軍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大張旗鼓地直撲天竺。在經過三天的戰鬥後茶鎛和羅城被攻破,天竺兵被斬首三千餘級,另有大約萬人落水溺斃,被俘者一萬一千。阿羅順那逃到東天竺,請求東天竺王尸鳩摩派兵增援。王玄策、蔣仁師絲毫不給他喘息之機——再次擊敗阿羅順那殘部。阿羅順那逃至恆河邊,蔣師仁率軍追到並擒獲阿羅那順,俘斬敵人數以千計。隨後阿羅那順餘部跟隨阿羅那順的妻子在乾陀衛江抵抗,蔣師仁擊敗他們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天竺至此滅亡。由於東天竺曾援助阿羅順那,王玄策準備順勢再滅東天竺。東天竺王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王玄策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迦沒路國也獻異物並送上地圖,請求得到老子像。就這樣王玄策這個原本一個區區七品縣令、文官出身之人成功實現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上演了一出大唐版的《戰狼》。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傳奇經歷成為了一個民族“雖遠必誅”的鐵血尚武精神的寫照,同時在這一事件以及之前的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等一系列事件的共同作用下還催生了一條從中原經西藏直達印度、緬甸的國際通道的誕生——這條通道的名字叫做茶馬古道。唐代以前中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是西北陸上絲綢之路,其次是從蜀地通往緬甸、印度的南方絲綢之路,法顯、玄奘等西行求法的高僧無一不是沿著西北陸上絲綢之路從今天的新疆地區翻越帕米爾高原,再由中亞進入印度。誰也沒設想經由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翻越喜馬拉雅山前往印度,直到玄奘法師西行後才在他的《大唐西域記》中第一次提出通過穿越青藏高原前往印度的構想,然而此時也僅僅只是停留在構想層面而已。文成公主入藏後才開闢了從長安到拉薩的路線。松贊干布在迎娶文成公主的同時還迎娶了吐蕃南部的泥婆羅(今尼泊爾)的尺尊公主,由此開闢了從拉薩到尼泊爾的道路。王玄策向吐蕃和泥婆羅借兵復仇強化了三方的友誼,此後從拉薩到尼泊爾的道路進一步延伸到印度境內。

後來這條道路成為中原王朝同西南少數民族乃至緬甸、印度等地進行茶馬貿易的重要通道,因此被冠以茶馬古道的名稱。嚴格意義上這只是茶馬古道中的陝康藏茶馬古道,除此之外還存在著陝甘茶馬古道、滇藏茶馬古道和川藏茶馬古道。陝甘茶馬古道其實是西北陸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是中國內地茶葉西行並換回馬匹的主道。滇藏茶馬古道大約形成於公元六世紀後期,它南起雲南茶葉主產區西雙版納易武、普洱市,中間經過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麗江市、香格里拉進入西藏,直達拉薩。有的還從西藏轉口印度、尼泊爾,是古代中國與南亞地區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川藏茶馬古道是陝康藏茶馬古道的支線:東起雅州邊茶產地雅安,經打箭爐(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薩,最後通到不丹、尼泊爾和印度,全長近四千餘公里,是古代西藏和內地聯繫必不可少的橋樑和紐帶。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講述的唐朝貞觀年間,王玄策出使天竺,恰好遇到天竺內亂,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稱王,於是王玄策借兵吐蕃、尼泊爾平定中天竺內亂的故事。王玄策的這一經歷如今被網友們津津樂道,甚至煞有介事的認為其憑一個人的力量就滅亡了古印度。

然而事實究竟如何呢?恐怕真相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首先,王玄策滅亡的並不是整個古印度,他所打下的只不過是北印度古國中天竺(眾多王國中的一個,而中天竺國王戎日王算是這些國王的共主),戎日王在世時,所屬的30多個藩國依然有各自的軍事實力,只不過礙於戎日王的強盛,所以擁其為盟主。但戎日王一死,這些藩國基本都脫離了聯盟狀態,各自為政。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所奪得的只不過是一座城池的控制權罷了,稱呼他為“城主”似乎更恰當些。

所以,這個所謂的中天竺國,說白了不過是個鬆散的城邦聯盟,完全不同於唐朝時中國那種大一統形態。王玄策統率的聯軍,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直接打到了新國王所在的茶鎛和羅城,三天後,城破。

貞觀二十二年,王玄策帶著一幫俘虜來到了長安獻俘,唐太宗對他的封賞是朝散大夫,這個是中下級官職,終其一生,王玄策的官階都始終停留在從五品,就連史書都懶得給王玄策單獨立傳。而唐太宗封王玄策為朝散大夫,也僅僅是出於他完成了出使任務的獎賞,對滅國行為並不感冒。

因為當時的茶鎛和羅城遠離中原,唐朝根本無力統治,並不會給唐朝帶來任何實際上的好處。唐太宗當時也僅僅是淡淡的說了句“婆羅門不劫吾使者,寧至俘虜邪?”所以,這次事件過後,就沒人再提了,因為不值一提。

但是,王玄策“滅國”行為帶來的後果卻是非常嚴重的。

第一,導致了唐太宗的死亡。唐太宗晚年迷戀長生藥,經常試吃各類丹藥。王玄策當然也知道皇帝的喜好,所以在滅國行動後,還特意帶回來一名自稱活了200歲的名叫那羅邇娑婆的天竺和尚。這和尚一到長安就給唐太宗練出了一枚丹藥,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在服下這顆丹藥後不久,即“暴疾不救”(可見毒性有多猛烈)。

第二,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隱患。唐朝當時的宿敵其實並不是天竺,而是近鄰吐蕃。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的故事,成為後世佳話,但這卻是戰爭換來的結果,因為松贊干布時期,吐蕃國力強盛,一度與唐朝爭雄,短暫衝突後,雙方最終以和親的方式罷兵言和。

但和親的背後,卻依然是唐吐間的暗中較勁。當時吐蕃身後還有個中天竺國從旁牽制,而王玄策的滅國行動,卻間接掃平了吐蕃的後顧之憂。滅國的最大受益者並不是唐朝,而是與中天竺比鄰的吐蕃。

此後的數百年間,吐蕃與唐朝不斷在西域和青海一帶爆發戰爭,安史之亂爆發後,吐蕃趁火打劫,一度攻入了長安。可以說,吐蕃與唐朝的百年戰爭,直接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秦皇漢武


王玄策是個小人物,關於他的世紀在歷史上的記載並不多,“一人滅一國”雖然傳奇,但是對於鼎盛時期的大唐來說並不算什麼,也沒有大肆宣傳。

先簡述一下“一人滅一國”的傳奇

貞觀二十一年,王玄策帶領使團出使天竺,正巧趕上天竺朝政混亂,戒日王病逝,大臣阿羅那順篡位。

不知天高地厚的那伏帝阿羅那竟派人伏擊王玄策的使團,王玄策一行數十人悉數被俘,投入大牢,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

的暗中幫助下,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成功越獄出逃至吐蕃。

在吐蕃王玄策借兵近萬人,討伐天竺“吐蕃遣精銳千二百人、泥婆國遣七千餘騎赴之。”經過激戰王玄策率軍大破敵軍並擒獲了阿羅那順和其妃子、兒子。降城邑五百八十所。

以上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吐蕃的強悍。

吐蕃幾乎是和唐朝同時誕生的政權,和唐朝的戰爭幾乎貫穿了吐蕃整個時期,始終是唐朝邊疆的強敵,在其最為強盛的時期大唐也要避其鋒芒。

在反觀當時的印度,長期陷入分裂局面,雖然在戒日王朝時期有過短暫的統一,但是隨著戒日王病逝,又再度陷入混亂,在綜合國力以及軍事實力上和吐蕃都不是一個檔次,所以被擊敗是很正常的。


一點點歷史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朝以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當時天竺最強大的國家是中天竺王戒日王創立的戒日王朝,基本上統一了北印度。經過唐玄奘的溝通,戒日王與唐太宗之間保持了友好往來。但此次王玄策一行來到戒日王的領地,卻和以往情況不同。戒日王因病去世,而他的弟弟那伏帝阿羅那順奪權上臺,卻對唐朝使者非常不友好。居然還發兵阻止王玄策與天竺其他國王交往。王玄策見勢不妙,於是乘夜逃亡吐蕃,當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已經娶了文成公主,王玄策便找他借了精銳一千二百人,又向贊普的另一個親家泥婆羅國(現在的尼泊爾)借了七千騎兵,然後率軍直奔中天竺國都城,僅僅三天就大敗那伏帝阿羅那順的軍隊,並且俘虜那伏帝阿羅那順本人,帶著他回到長安城獻俘。唐太宗封王玄策為朝散大夫。王玄策在完全客場的情況下帶著非本國軍隊擊潰敵軍,體現了卓越的指揮才能,不過也可能是存在客觀因素,因此他的這種勝利屬於奇蹟,也很難複製。


大意覺迷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指的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戒日王朝時滅篡位者阿羅那順的故事。

王玄策出使時,戒日王已經去世,戒日王的臣下阿羅那順篡位,派兵襲擊王玄策,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逃離後,來到吐蕃,發檄文徵召吐蕃1200士兵,尼泊爾7000名起兵進攻到中天竺的茶鎛和羅城。

三天之後攻破茶鎛和羅城,斬首三千餘級,敵人被溺死的約1萬人。阿羅那順逃走,收攏散兵再次交戰,蔣師仁擒獲阿羅那順,俘斬敵人數以千計。

阿羅那順妻子率眾繼續抵抗,又被蔣師仁擊敗,俘獲其妃、王子,又俘虜男女一萬兩千人,各種牲畜三萬浩浩蕩蕩的回到長安。

由於當時的印度區域並不是大唐的利益關注點,所以這件事就在新舊唐書中並沒有著重描述,只是孤立的記載。而且王玄策也只是一個低級官員,與同期的重臣來說,王玄策沒有可值得誇耀的地方,後來經過田中芳樹的小說,王玄策的事蹟廣為人知。

如何看到王玄策一人滅一國?

這種事對於當時的大唐與印度的實力對比來說,很正常。

在王玄策滅國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其來到吐蕃後發檄文徵召吐蕃與尼泊爾士兵。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當時大唐對於自己周邊國家的影響力之強。

當時的吐蕃可不是什麼弱雞,松贊干布平定內亂統一,把吐蕃王國治理的那是高原上的明珠,正是鼎盛時期。求親唐朝不成便滅吐谷渾,佔領白蘭羌、党項,入侵西域,挑釁唐王朝,結果侯君集的主力還沒到,松贊干布的吐蕃大軍就被牛進達部打敗斬獲一千多,松贊干布大懼,率部退出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等地,遣使謝罪,並且派出宰相再次上表求親才娶到了文成公主。

哪些黑大唐說嫁文成公主是求和的應該去看看歷史書。

如此鼎盛的吐蕃,王玄策一個使者,一紙檄文就借的吐蕃1200士兵尼泊爾7000騎兵,完全是背後大唐的面子。

不過當時的節日王朝並不是現在的印度(印度以前是一個地理概念),所以王玄策雖然是隻身滅國,但是並不是攻下整個印度,而且即便是戒日王朝實際上也是靠封建紐帶聯繫起來的許多封建小國的結合體。

王玄策主要是攻下了阿羅那順的統治,甚至說不上滅整個戒日王朝,不過即便如此,王玄策的這個功績也可以說是赫赫武功。

而且這充分反映了那個時候的大唐無論是從國家到官員不僅是自信滿滿,更是毫不畏懼,雖然沒有說什麼“明犯強漢雖遠必誅”的話,但是做起事來,比大漢絲毫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