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又怎么看待?

非常茴香豆


王玄策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神秘的人物——关于他的出生年月、生平事迹、逝世时间均不见史籍记载,我们唯一所能确定的是他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其生活的年代大致是在唐朝贞观年间到永徽年间。

在王玄策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大唐王朝经历了一场玄武门之变——太宗李世民杀死兄长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让位于自己。然而就在他即位刚十二天的时候东突厥十万大军由颉利可汗亲率一直进击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长安城下饮马渭水。这时的李世民选择了忍辱负重——拿出国库所有积蓄贿赂颉利可汗,与此同时自己亲赴突厥大营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时他也依然坚持绝不放弃长安城。尽管是前来求和,但当他单枪匹马步入突厥营帐和颉利面对面谈判时颉利被震慑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视为国耻牢牢铭记。

仅仅只过去了三年李唐王朝就联合反对颉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发起全面的战略报复:唐军深入突厥腹地俘虏颉利可汗灭东突厥。自此大量突厥人开始自动内附,突厥血统从此逐渐融合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之中。盛唐时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达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东北和西域各部族纷纷要求内属大唐王朝,各族首领齐聚长安,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也是在这一年孤悬海外的倭国向大唐帝国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十年后唐军征服位于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国,这次唐朝没有将高昌故地设为羁縻州府,而是完全效仿中原内地设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汉代开拓西域虽标志着西域纳入中华版图,但是以西域都护府的名义,李世民完成了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设置郡县的壮举。至此大唐王朝已先后取得针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龟兹等国的军事胜利。

大概相当于我国唐武德年间正当华夏大地从隋末战乱中逐渐走出之时天竺国(今印度)发生内乱,国家分为中天竺、东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五部。后来戒日王尸逻逸多击败四天竺,四天竺都臣属于中天竺。贞观十年玄奘法师抵达中天竺。天竺僧侣嘲笑中国经律缺失,以致于不得不前来求取,进而更嘲笑中国无人。玄奘却说:”佛法无边,理当普照世间,何分疆界。况我圣天子混一海内,文韬武略,何谓无人?“天竺王尸逻逸多听说玄奘这番言论后就将他召入宫内问道:”既然你说你的国家又圣人出,你为我说一下他的为人。”玄奘当即讲述了李世民平定隋末祸乱,臣服周边四夷之事。深感震撼的尸逻逸多派人护送玄奘归国并借机出访大唐。李世民则派人带玺书去天竺慰问以作为回应,此后大唐和天竺之间的交流逐渐密切起来。

贞观十七年(643年)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李义表出使天竺。当年12月唐朝使团到达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互申两国之好。公元647年唐太宗命时任右率府长史的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率30余人再次出使印度,同时拜会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看望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然而大唐王朝并不知道此时天竺国内刚发生了一场动乱:称霸中印度的戒日王尸逻逸多已死,随即那些原本被戒日王尸逻逸多征服的地方割据势力在进行了新一轮的角逐,最终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篡位。阿罗那顺不知是贪图唐朝使团的财物,还是听信谗言以为唐朝将对自己不利,总之他派兵劫杀唐使,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成为了天竺人的俘虏,而使团其他成员则直接被杀死。

按说王玄策和蒋师仁两个人再怎么着也拿身为一国之君的阿罗那顺没辙,现在连小命都捏在人家手里还能翻得起什么浪?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实在是充满戏剧性:在戒日王的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帮助下二人成功脱身。如果此说属实,那就证明尽管阿罗那顺篡位成功,但戒日王的家族依然在天竺有相当的权势,甚至不排除这种可能:戒日王家族打算借助唐使的力量对付阿罗那顺以便自己重新上位。遗憾的是印度古代对修史并不太重视,今天关于印度的很多历史资料其实都是来自当时丝绸之路上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侣的记载,所以现在已很难说清阿罗那顺篡位后和戒日王家族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我们唯一能肯定的是王玄策和蒋师仁逃了出来是不争的事实。

对大难不死的王玄策和蒋师仁而言摆在眼前的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其一是逃回大唐将自己的遭遇如实上奏,请朝廷定夺,然而他们却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而是选择了另一条看似走不通的道路——二人翻越喜马拉雅山来到吐蕃以大唐使节的名义求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事实上这本身也是他们一开始的出使任务之一:在他们的原计划中本来就包括在出使天竺的归途中顺道出使吐蕃并看望两年前和亲吐蕃的文成公主,不过现在除了看望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并转达唐朝方面睦邻友好之意外,王玄策正式以大唐使节的名义向松赞干布借兵。松赞干布借给了他千余人马,此时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泥婆罗国(今尼泊尔)正与吐蕃友善,于是也提供了7000人马。王玄策和蒋师仁再以大唐的名义传檄附近的大唐藩属国,最终得到万余人马。

王玄策与蒋仁师合兵一处,遂自命为行军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大张旗鼓地直扑天竺。在经过三天的战斗后茶镈和罗城被攻破,天竺兵被斩首三千余级,另有大约万人落水溺毙,被俘者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到东天竺,请求东天竺王尸鸠摩派兵增援。王玄策、蒋仁师丝毫不给他喘息之机——再次击败阿罗顺那残部。阿罗顺那逃至恒河边,蒋师仁率军追到并擒获阿罗那顺,俘斩敌人数以千计。随后阿罗那顺余部跟随阿罗那顺的妻子在乾陀卫江抵抗,蒋师仁击败他们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至此灭亡。由于东天竺曾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灭东天竺。东天竺王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王玄策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迦没路国也献异物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就这样王玄策这个原本一个区区七品县令、文官出身之人成功实现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上演了一出大唐版的《战狼》。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传奇经历成为了一个民族“虽远必诛”的铁血尚武精神的写照,同时在这一事件以及之前的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等一系列事件的共同作用下还催生了一条从中原经西藏直达印度、缅甸的国际通道的诞生——这条通道的名字叫做茶马古道。唐代以前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是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其次是从蜀地通往缅甸、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法显、玄奘等西行求法的高僧无一不是沿着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从今天的新疆地区翻越帕米尔高原,再由中亚进入印度。谁也没设想经由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翻越喜马拉雅山前往印度,直到玄奘法师西行后才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第一次提出通过穿越青藏高原前往印度的构想,然而此时也仅仅只是停留在构想层面而已。文成公主入藏后才开辟了从长安到拉萨的路线。松赞干布在迎娶文成公主的同时还迎娶了吐蕃南部的泥婆罗(今尼泊尔)的尺尊公主,由此开辟了从拉萨到尼泊尔的道路。王玄策向吐蕃和泥婆罗借兵复仇强化了三方的友谊,此后从拉萨到尼泊尔的道路进一步延伸到印度境内。

后来这条道路成为中原王朝同西南少数民族乃至缅甸、印度等地进行茶马贸易的重要通道,因此被冠以茶马古道的名称。严格意义上这只是茶马古道中的陕康藏茶马古道,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陕甘茶马古道、滇藏茶马古道和川藏茶马古道。陕甘茶马古道其实是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易武、普洱市,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川藏茶马古道是陕康藏茶马古道的支线: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近四千余公里,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讲述的唐朝贞观年间,王玄策出使天竺,恰好遇到天竺内乱,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称王,于是王玄策借兵吐蕃、尼泊尔平定中天竺内乱的故事。王玄策的这一经历如今被网友们津津乐道,甚至煞有介事的认为其凭一个人的力量就灭亡了古印度。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恐怕真相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首先,王玄策灭亡的并不是整个古印度,他所打下的只不过是北印度古国中天竺(众多王国中的一个,而中天竺国王戎日王算是这些国王的共主),戎日王在世时,所属的30多个藩国依然有各自的军事实力,只不过碍于戎日王的强盛,所以拥其为盟主。但戎日王一死,这些藩国基本都脱离了联盟状态,各自为政。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所夺得的只不过是一座城池的控制权罢了,称呼他为“城主”似乎更恰当些。

所以,这个所谓的中天竺国,说白了不过是个松散的城邦联盟,完全不同于唐朝时中国那种大一统形态。王玄策统率的联军,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就直接打到了新国王所在的茶镈和罗城,三天后,城破。

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带着一帮俘虏来到了长安献俘,唐太宗对他的封赏是朝散大夫,这个是中下级官职,终其一生,王玄策的官阶都始终停留在从五品,就连史书都懒得给王玄策单独立传。而唐太宗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也仅仅是出于他完成了出使任务的奖赏,对灭国行为并不感冒。

因为当时的茶镈和罗城远离中原,唐朝根本无力统治,并不会给唐朝带来任何实际上的好处。唐太宗当时也仅仅是淡淡的说了句“婆罗门不劫吾使者,宁至俘虏邪?”所以,这次事件过后,就没人再提了,因为不值一提。

但是,王玄策“灭国”行为带来的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

第一,导致了唐太宗的死亡。唐太宗晚年迷恋长生药,经常试吃各类丹药。王玄策当然也知道皇帝的喜好,所以在灭国行动后,还特意带回来一名自称活了200岁的名叫那罗迩娑婆的天竺和尚。这和尚一到长安就给唐太宗练出了一枚丹药,据《旧唐书》记载,唐太宗在服下这颗丹药后不久,即“暴疾不救”(可见毒性有多猛烈)。

第二,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隐患。唐朝当时的宿敌其实并不是天竺,而是近邻吐蕃。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的故事,成为后世佳话,但这却是战争换来的结果,因为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国力强盛,一度与唐朝争雄,短暂冲突后,双方最终以和亲的方式罢兵言和。

但和亲的背后,却依然是唐吐间的暗中较劲。当时吐蕃身后还有个中天竺国从旁牵制,而王玄策的灭国行动,却间接扫平了吐蕃的后顾之忧。灭国的最大受益者并不是唐朝,而是与中天竺比邻的吐蕃。

此后的数百年间,吐蕃与唐朝不断在西域和青海一带爆发战争,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趁火打劫,一度攻入了长安。可以说,吐蕃与唐朝的百年战争,直接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秦皇汉武


王玄策是个小人物,关于他的世纪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一人灭一国”虽然传奇,但是对于鼎盛时期的大唐来说并不算什么,也没有大肆宣传。

先简述一下“一人灭一国”的传奇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带领使团出使天竺,正巧赶上天竺朝政混乱,戒日王病逝,大臣阿罗那顺篡位。

不知天高地厚的那伏帝阿罗那竟派人伏击王玄策的使团,王玄策一行数十人悉数被俘,投入大牢,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

的暗中帮助下,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成功越狱出逃至吐蕃。

在吐蕃王玄策借兵近万人,讨伐天竺“吐蕃遣精锐千二百人、泥婆国遣七千馀骑赴之。”经过激战王玄策率军大破敌军并擒获了阿罗那顺和其妃子、儿子。降城邑五百八十所。

以上就是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吐蕃的强悍。

吐蕃几乎是和唐朝同时诞生的政权,和唐朝的战争几乎贯穿了吐蕃整个时期,始终是唐朝边疆的强敌,在其最为强盛的时期大唐也要避其锋芒。

在反观当时的印度,长期陷入分裂局面,虽然在戒日王朝时期有过短暂的统一,但是随着戒日王病逝,又再度陷入混乱,在综合国力以及军事实力上和吐蕃都不是一个档次,所以被击败是很正常的。


一点点历史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以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当时天竺最强大的国家是中天竺王戒日王创立的戒日王朝,基本上统一了北印度。经过唐玄奘的沟通,戒日王与唐太宗之间保持了友好往来。但此次王玄策一行来到戒日王的领地,却和以往情况不同。戒日王因病去世,而他的弟弟那伏帝阿罗那顺夺权上台,却对唐朝使者非常不友好。居然还发兵阻止王玄策与天竺其他国王交往。王玄策见势不妙,于是乘夜逃亡吐蕃,当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已经娶了文成公主,王玄策便找他借了精锐一千二百人,又向赞普的另一个亲家泥婆罗国(现在的尼泊尔)借了七千骑兵,然后率军直奔中天竺国都城,仅仅三天就大败那伏帝阿罗那顺的军队,并且俘虏那伏帝阿罗那顺本人,带着他回到长安城献俘。唐太宗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王玄策在完全客场的情况下带着非本国军队击溃敌军,体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不过也可能是存在客观因素,因此他的这种胜利属于奇迹,也很难复制。


大意觉迷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指的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戒日王朝时灭篡位者阿罗那顺的故事。

王玄策出使时,戒日王已经去世,戒日王的臣下阿罗那顺篡位,派兵袭击王玄策,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逃离后,来到吐蕃,发檄文征召吐蕃1200士兵,尼泊尔7000名起兵进攻到中天竺的茶镈和罗城。

三天之后攻破茶镈和罗城,斩首三千余级,敌人被溺死的约1万人。阿罗那顺逃走,收拢散兵再次交战,蒋师仁擒获阿罗那顺,俘斩敌人数以千计。

阿罗那顺妻子率众继续抵抗,又被蒋师仁击败,俘获其妃、王子,又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浩浩荡荡的回到长安。

由于当时的印度区域并不是大唐的利益关注点,所以这件事就在新旧唐书中并没有着重描述,只是孤立的记载。而且王玄策也只是一个低级官员,与同期的重臣来说,王玄策没有可值得夸耀的地方,后来经过田中芳树的小说,王玄策的事迹广为人知。

如何看到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这种事对于当时的大唐与印度的实力对比来说,很正常。

在王玄策灭国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其来到吐蕃后发檄文征召吐蕃与尼泊尔士兵。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当时大唐对于自己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之强。

当时的吐蕃可不是什么弱鸡,松赞干布平定内乱统一,把吐蕃王国治理的那是高原上的明珠,正是鼎盛时期。求亲唐朝不成便灭吐谷浑,占领白兰羌、党项,入侵西域,挑衅唐王朝,结果侯君集的主力还没到,松赞干布的吐蕃大军就被牛进达部打败斩获一千多,松赞干布大惧,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遣使谢罪,并且派出宰相再次上表求亲才娶到了文成公主。

哪些黑大唐说嫁文成公主是求和的应该去看看历史书。

如此鼎盛的吐蕃,王玄策一个使者,一纸檄文就借的吐蕃1200士兵尼泊尔7000骑兵,完全是背后大唐的面子。

不过当时的节日王朝并不是现在的印度(印度以前是一个地理概念),所以王玄策虽然是只身灭国,但是并不是攻下整个印度,而且即便是戒日王朝实际上也是靠封建纽带联系起来的许多封建小国的结合体。

王玄策主要是攻下了阿罗那顺的统治,甚至说不上灭整个戒日王朝,不过即便如此,王玄策的这个功绩也可以说是赫赫武功。

而且这充分反映了那个时候的大唐无论是从国家到官员不仅是自信满满,更是毫不畏惧,虽然没有说什么“明犯强汉虽远必诛”的话,但是做起事来,比大汉丝毫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