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29億元控股華晨寶馬 中國車市迎「颶風」

10月11日,寶馬集團官方發佈聲明:寶馬將以36億歐元代價收購華晨寶馬部分股權,持股比例提升至75%。

寶馬29億元控股華晨寶馬 中國車市迎“颶風”

隨後,華晨中國發布公告,旗下潘陽金盃汽車將向寶馬轉讓其華晨寶馬25%的股權,而寶馬則需向潘陽金盃汽車支付290億元人民幣。按照新的國家產業政策規定,寶馬控股華晨將在2022年後生效。此外,合資公司的合同期限也將從原來的2028年,延長至2040年。事已至此,寶馬收購華晨寶馬股權事宜已經落定。但是,作為股權改革限制解除後的第一大單,其影響是深遠的。

“一馬當先”,引領外資增持潮?

今年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自7月28日施行。根據這一措施,自管理措施施行之日起,汽車行業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自新政實施以來,許多車企都進行著各方面的探討和研究。直至如今的寶馬收購華晨寶馬,寶馬可謂是在中國第一家突破50%股比的企業,其意義可謂非常深遠。從商業的角度而言,寶馬增加華晨寶馬的控股,除了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和主動權之外,更是希望獲得更多的利益。

以2017年業績為例,華晨中國的淨利潤為43.76億元,同期華晨寶馬盈利104.8億元,按50%的股比分配利潤計算,華晨寶馬對華晨中國淨利潤貢獻為52.4億元。當股權增至75%後,寶馬獲得的利潤將大幅增加,以2017年為例,寶馬至少多分得20多億的利潤。

寶馬29億元控股華晨寶馬 中國車市迎“颶風”

寶馬此番增持股份,勢必會引發一系列外資企業的關注,更會激發部分企業的跟近。早在之前,就有許多車企表達了對如今股權的不滿。譬如:奔馳曾揚言不與北京汽車續約;大眾也多次表達希望增持一汽-大眾股份以及奧迪股份,但是最終都沒能成功。而現在,寶馬增持成功,他們勢必將增持重提。所以,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奧迪、戴姆勒、大眾、豐田、福特和捷豹路虎等跨國車企,都會參與進來,畢竟鉅額利潤是誘人的,況且都是商業行為,更是資本的競逐。

脫離合資庇護,自主車企何去何從?

多年來,中國汽車發展,都是希望通過合資,獲得跨國車企的先進技術和工藝,同時通過合作獲取更多產品積澱。而合資之處的50:50的股權分配,是對於跨國車企的限制,更是對於自主車企的保護。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看到了中國汽車產業如何從曾經的窘迫,發展至今成為世界汽車強國。但是日趨國際化的市場之中,原來的股權限制多少有些不合時宜,同時也滋生了一些過分依賴合資的自主品牌,並沒有達到原來的期望。

寶馬29億元控股華晨寶馬 中國車市迎“颶風”

同樣以2017年業績為例,華晨中國的淨利潤為43.76億元,華晨寶馬盈利104.8億元,按50%的股比分配利潤計算,華晨寶馬對華晨中國淨利潤貢獻為52.4億元。如果扣除寶馬中國的52.4億的利潤,華晨中國是虧損的,虧損額度達8.62億元。而在股比降低25%後,華晨中國從華晨寶馬獲取的利潤將大幅縮水,其虧損額也將進一步擴大。

寶馬29億元控股華晨寶馬 中國車市迎“颶風”

與華晨汽車有著同樣處境的則是北京汽車,北京汽車大部分利潤都要依賴與北京奔馳和北京現代。排除大盤股災因素,受此番寶馬收購華晨寶馬影響,北京汽車股價跌幅驚人,盤中跌幅一度逼近15%;截至收盤,北京汽車最終大幅下跌12.8%,報收5.11港元/股,而今年以來北京汽車的股價最高達12.3港元/股,至此其累計跌幅已經超過56%。

所以,股權限制的解除,將讓跨國車企的資本深入。屆時,自主車企在合資企業之中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將大幅降低,最為關鍵的利潤也將大幅降低。這對於那些多分依賴合資的自主車企打擊是巨大的,因為它們之中的大部分企業發展到如此地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主產品的失敗,在市場之中難以立足,更談不上利潤了。隨著股權改革的深入,想必部分車企將會被淘汰。

當然,對於自主車企股權限制的解除,並非意味著死路一條。在這其中就不發早已具備抗衡合資品牌的企業,譬如:長城汽車深耕SUV領域,多年霸佔SUV銷量磅單頭名;吉利汽車通過收購沃爾沃汽車,吸收新技術,發展新平臺,讓其脫胎換骨。另外,自主車企掌握著更多的銷售渠道、生產加工,以及深諳中國企業經營經,可以充分利用好這些進行博弈。另外,股權的開放將讓車市更加市場化,他們需要加速發展步伐,藉助剩下的時間,發展自身的技術和產品,以迎接到時的衝擊。

中國車市格局,將重塑?

新政策的實施,目的就是改變。自股權新政實施至今,短短几月就有了寶馬的增持。這不僅僅是車企需要的,更是中國車市需求的。此番股權改革,必定會引來一群跨國車企互相增持。那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車企會增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以及新車的推出頻次。就如同寶馬一般,未來三到五年內,華晨寶馬的年產能將逐漸增加到每年65萬輛,並將創造5000個新的工作機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寶馬旗下的純電動車BMW iX3也將於瀋陽投產,並投放到全球市場出售。這無形之中也增加了,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分量和地位。

寶馬29億元控股華晨寶馬 中國車市迎“颶風”

另外,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自主汽車需要發展,必須增加自主研發力度,提升自身競爭力。股權限制的開放,並不意味只有跨國車企的增持,也可以是自主企業的增持。就如同,吉利收購沃爾沃,購買寶騰,入股戴勒姆;長城企業探討收購菲亞特克萊斯勒,利用互聯網浪潮做的風生水起的上汽乘用車一般。他們則有著足夠的資本,對和合資公司股份進行增持,那個時候自主品牌的地位將是一個新的高度。

俗語曰“該來的總是要來的”,股權限制解除,中國車市將迎來鉅變。在這個過程之中,無論是跨國公司,有又或者是自主車企,都將面臨巨大挑戰。當然,這也是一個新的機遇,隨著市場化進入的加深,相信最終受益的都是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