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軍:破解千年古城轉型難題 開封將以「新」出彩

歷史上,開封有著“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如今開封通過鄭汴一體化、自貿區建設、“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三塊地”改革等深入推進,在以“古”聞名的基礎上正不斷煥發新的光彩。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古城開封以“新”出彩。

有多地執政履歷的高建軍,以嚴謹和務實聞名,面對媒體的採訪,各種政策熟稔於心,一幅開封市改革發展的藍圖在話語之間徐徐展開。

面對開封市這座歷史文化厚重、旅遊資源豐富的古城,他充滿了感情與信心。他說,放眼千年古城提質和農業大市轉型的綜合性難題,開封市決定從“三塊地”利用綜合改革入手,破解“地從哪裡來”“錢從哪裡出”“糧食怎麼保”以及城鄉如何融合發展的問題。

在此次全國兩會上,高建軍還提出抓住歷史機遇,申建自由貿易港等建議。

爭取更多先行先試機會,希望為全國的“三塊地”改革提供河南樣本

初到開封市上任市長,高建軍就馬不停蹄地考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三塊地”改革被高建軍作為突破點,主要基於他對開封市文化旅遊名城、農業大市急需通過提質振興發展的深刻認識,也源於其對開封及域內縣城深度轉型的深度思考。

高建軍告訴媒體,目前河南省正在開封市試點推進城鎮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農村耕地和鄉村集體建設用地等“三塊地”利用綜合改革,力求通過改革激活土地資源要素活力。“三塊地”利用綜合改革,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他建議,從國家層面給予河南省“三塊地”利用綜合改革的相關法規政策支持,鼓勵河南先行先試。

在他看來,“三塊地”利用綜合改革,對於既是歷史文化名城又是農業大市的開封而言,尤為重要。

河南省委省政府為落實“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於2016年12月22日正式印發《關於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意見》,開展百城提質工程。

開封市百城提質面臨的問題比較特殊,既要做好城市質量的提升和形象改善,又必須兼顧城市中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開封市的歷史文化遺存大都集中在長14.4公里城牆圍合的13平方公里多的古城區域內,這是國內很多城市都極少面臨的新課題。

而放眼開封市下屬的幾個縣,農業經濟又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要提升這些縣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質量,在當前的經濟基礎和產業基礎條件下,“三塊地”利用綜合改革成了無法繞過的重要一環。

精細統籌整理出來的富餘土地,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城市建設用地的供給,也將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落地和發展特色經濟提供空間,引導鄉村經濟轉型升級。

高建軍認為,“三塊地”利用綜合改革難題一旦妥善破解,不僅將對開封市新型城鎮化、百城提質和鄉村振興帶來福音,也將為國內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和農業大市提供現代化轉型模式和路徑方案。

他希望持續完善“三塊地”利用綜合改革思路及做法,為全國的“三塊地”改革提供一個河南的改革模式和樣本。

如何破解關鍵點?他提出這幾條措施

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與鄉村振興戰略共同的關鍵點,就是土地。把“三塊地”利用綜合改革做好,就可以破解土地瓶頸。

對於如何破解“關鍵點”難題,高建軍說:

首先,做好五個統一,即對城鎮規劃區內的建設用地,統一規劃,統一核算,統一收儲,統一開發,統一供應,保證城市規劃的高品位、高檔次,保證城市建設用地,同時也可以實現城市經營中土地和資金的平衡。

其次,破解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問題,通過空心村整頓、老宅基地復墾,整理出來更多集體建設用地,既可獲得佔補平衡指標,通過增減掛鉤和集體建設用地上市,彌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缺口資金,又可在鄉鎮進行統一規劃,圍繞鄉鎮產業發展進行安排,促進三產融合。

再次,就是深化農村耕地利用改革,通過土地信託、土地整治,推進農村耕地規模化流轉,把普通農田整理成高標準農田,吸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規模經營,加快促進種養業結構調整。河南是農業大省,農業結構的調整和供給側改革需要有“優質作物”和“農業現代化龍頭企業”的參與。

通過土地整治,可利用耕地面積增加了,同時農田水利設施配置齊全了,耕地的檔次和級別上升了,更有利於促進和實現農業產業化三產融合與深度發展。

高建軍更喜歡用數字的方式來進行進一步解釋,如原本100畝細碎零散、條塊分割的土地,整理成大塊農田可能整合出105畝或者更多,多出來的土地可以放到土地交易平臺,交易的所得可用來彌補土地整理的成本。

高建軍說,“三塊地”改革是國土資源部門積極適應發展需要,轉變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方式的戰略抉擇。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國土資源廳的精心指導下,統籌謀劃,積極探索,全力做出成效。

抓住歷史機遇,建議申建自由貿易港

除了“三塊地”利用綜合改革,今年兩會,高建軍還圍繞申建自由貿易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鄭汴一體化建設、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方面進行建議,其中,既有宏觀政策的觀察,亦有對歷史文化保護的思考。

尤其是申建自由貿易港的建議,備受關注。

高建軍認為,當前開封市發展面臨著國家“三區一群”、鄭州大都市區、鄭汴一體化深度融合、省“十三五”規劃的“三帶”建設等諸多機遇,更多的目光應關注這些紅利在開封市落地生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全面複製推廣自貿區經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其中,自由貿易港區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對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意義重大。

高建軍告訴記者,對於河南來說,借力“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對外開放進入了歷史最好時期,對外“朋友圈”不斷擴大,特別是自2017年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以來,各項改革舉措走在全國前列,載體平臺不斷完善,正由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支撐自由貿易港的服務體系已初步建立,申報建設自由貿易港條件已成熟。

下為猛獁新聞採訪實錄:

“三塊地”改革為開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來重大利好

媒體: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發言中提到,“三塊地”改革為開封土地改革帶來機遇與發展。那麼這項改革能為開封的鄉村振興、經濟發展帶來哪些變化呢?

高建軍:開封作為古城,在城鄉建設上相對落後。一方面是因為古城開發難度較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建設資金相對短缺。“三塊地”改革將有效破解城鄉建設資金難題,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通過城鎮建設用地綜合利用改革,將規劃區內的土地管理、使用權掌控在政府手裡,由政府統一收儲、統一佈局、統一出讓、統一開發、統一供應、統一分配收益,分期分批提升土地價值,提高土地收益,聚集政府財力。

通過農村耕地綜合利用改革,加快土地有序流轉,推進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土地規模化,解決“麵條田”及“佔補平衡、佔優補優和保紅線”問題。我們初步估算,到2020年,以土地信託形式累計整治流轉土地達到67萬畝,新增耕地達到1.4萬畝。既可增加耕地面積,又可組織農民發展規模經營,改進種養結構,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通過村鎮集體建設用地綜合利用改革,集中整治“空心村”、農村閒置地和低效用地,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入市後的土地收益,大部分為村民分紅,提高農民收入;剩餘部分留在村集體,壯大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振興。

六方面安排看開封2018年經濟、民生、農村全面發展

媒體:今年1月的開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您提到開封今年的重點經濟工作:“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三大攻堅戰”。圍繞這些重點,開封2018年將有哪些工作部署?

高建軍:做好今年經濟、民生、農村等各方面工作,我們有六個方面具體安排:一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開封是農業大市,一產比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6個百分點。糧食連年豐收,但農民並不豐產,農業大而不優。下一步,我們將在“優”字上做文章,調整種養業結構,通過建一批田園綜合體項目,推進農業向二、三產延伸,增加農民收入。另外,提升旅遊服務業層次水平,再豐富旅遊產品供給,讓優勢更優。

二是發展實體經濟。今年春節上班後第二天,我們就召開了全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大會,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辦法措施,目的就是為企業發展營造清親的外部環境,讓實體經濟放心、舒心發展。另外,今年9月底前要完成70家“殭屍企業”處置工作,盤活做優國有企業,使國有企業再次煥發生機。

三是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力爭在“證照分離”等改革創新上取得新突破,真正讓開封以“新”出彩。

四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以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抓手,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五是辦好民生實事。今年我們研究出臺了15件民生實事,每一條都是實在的惠民舉措,著力辦好群眾就業難、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辦事難、監管難、住房難、清掃難等操心事、煩心事。

六是推進社會治理創新。主要是抓好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網絡信息安全、社區治理等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用好先行先試權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媒體:開封過去以“古”聞名,今天通過自貿區以“新”出彩。今年我們如何進一步利用好國家賦予自貿區的先行先試權,讓古城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高建軍: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以“改革再出發”的信心和決心,利用好先行先試權。

以中部營商環境國際化引領區為統領,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和最高標準,系統集成各項制度創新,將開封片區建設成為營商環境國際化樣板工程。

以企業和市場的真需求、真難題為導向,對照營商環境指標,推進政府效能、政務服務、企業減負、要素支撐、法治建設、對外開放、產業配套等各領域改革創新工作,不斷推出更多在全省乃至全國可複製、可推廣、可操作的經驗成果。

我們將對標國際標準,梳理國際經驗,不斷加強營商環境的軟硬件建設,補齊營商環境建設短板。按照中部營商環境國際化引領區的要求,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解決政府在配置資源中越位、缺位、不到位等問題。

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不沿邊、不靠海,開封如何進一步擴大自己對外開放優勢,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地,促進經濟再提升?

高建軍:2017年,開封實際利用外資首次突破6億美元大關,進出口總值累計完成31.4億元,取得這樣的成績著實不易。

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我們主要從五個方面努力:一是加快自貿區開放平臺建設。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結合開封實際,提升裝備製造和農副產品加工國際合作及貿易能力,形成開放型經濟發展高地。

二是完善平臺載體功能。加快申報海關、檢驗檢疫、保稅物流中心等開放功能平臺,建設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以及文化藝術品、涉農產品、平行進口車等保稅倉,構建“大平臺、大通關、大開放”格局。

三是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構建“一帶一路”文化貿易和人文旅遊合作平臺,推進服務外包、醫療旅遊、文化藝術、研發設計、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服務業擴大開放,提高經濟外向度。

四是加快出口基地建設和出口加工區申建步伐。引進出口型項目,提升高端加工貿易比重,加快建設完善出口基地,推進加工貿易集聚發展。對有出口業績的外經貿小微企業進行扶持。

五是加快跨境電商基地建設。落實《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開封拓展區建設實施方案》,大力支持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示範園區、示範縣等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明確定位彰顯特色形成城市發展新格局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鄭汴一體化已提出多年,兩城各方面“融合”有目共睹。未來如何以鄭汴一體化為先導推進開封的新型城鎮化和融入中原城市群建設?

高建軍:目前,兩市之間實現了“五同城一共享”,鄭汴新區已經成為全省人口聚集程度最高、輻射帶動能力最強的都市區域。特別是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作為鄭汴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已集聚40萬人口,成為拉動開封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引擎”。

作為中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城市,下一步開封會落實好鄭汴深度融合發展“533”工程,推進“五條通道、三大產業、三大區域”建設。

交通方面,加快開港大道、東京大道西延工程、沿黃大道(S312)、鄭開城際鐵路延長線等道路建設,融入省“米字型”高鐵網絡和鄭州市交通樞紐中心建設,構建由“航空、高鐵、高速、快速通道”等構成的輻射豫東地區的立體交通網。

產業方面,繼續把培育產業和引進重大項目作為支撐鄭汴一體化融合發展的關鍵,與鄭州市在產業上錯位發展、互補發展、協同發展。

進一步明確開封的發展定位,彰顯開封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個性。結合實際,提前佈局和謀劃與許昌、新鄉等鄭州大都市區功能城市進行交通對接、產業協同、要素整合,形成協調推進、互動發展的城市發展新格局。(綜合於大河網、猛獁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