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車間「出生」記

武鄉縣豐州鎮南亭村位於豐州鎮南部9公里處,下轄4個自然村,共有202戶、612人,其中貧困戶49戶、191人,村域面積9700畝,耕地面積2400畝,地上無廠礦,地下無資源,村民靠種植玉米和外出務工為生,人均年收入4500元,貧困人口占到全村三分之一,是典型的貧困村。

扶貧車間“出生”記

南亭之困

2018年5月,區委辦駐村工作隊正式入駐武鄉縣豐州鎮南亭村。駐村伊始,工作隊努力克服交通不暢、通信不便等困難,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一線,抓緊學習掌握扶貧相關政策規定,第一時間深入到田間地頭、貧困戶家中熟悉村情民情,收集整理完善扶貧資料,嚴格對照“六大行動”總要求,精心完成各項扶貧基礎工作,在最短時間內融入到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當中。期間,工作隊先後協調組織開展長治市建東小學與東方希望小學“紅領巾手拉手·微心願”聯誼活動,武鄉縣人民醫院和長治天象大藥房“捐醫送藥”活動,區婦聯、區女企業家協會慰問活動,社會愛心人士捐贈“愛心電飯鍋”活動等多項立足精準扶貧、惠及全村百姓的公益活動,得到廣大村民和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認可,但這些工作僅僅是在“輸血”,如何實現“造血”是擺在工作隊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扶貧車間“出生”記


南亭村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民風淳樸、村容整潔、村情穩定、管理民主,中央、省市領導多次到該村調研並給予高度評價,村黨支部書記和村集體先後榮獲省市縣鄉各類榮譽30多項,但在與支村“兩委”幹部、廣大村民座談交流的過程中,聽到最多的就是我們村現在什麼都好,就是沒有集體收入。可以說,南亭村現在最迫切的願望是做成一項可持續發展的村集體產業。

扶貧車間“出生”記


貧困戶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需要以穩定的收入為基礎,需要以穩定的就業作保證。中央、省市明確規定,駐村工作隊擔負著推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重要使命。南亭村民大多不願嘗試種植收入更高的經濟作物,也沒有發展其他產業的專業技能,村裡的資源和區位特點也極大地限制了經濟發展。上任十年的“老”支書,各方面工作遙遙領先,卻始終在發展村集體產業方面沒能找到突破口,工作隊更是摸不著頭緒,選什麼產業,資金、技術、人員問題如何解決,經營模式如何選擇,建成投產能否快速盈利見效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無論哪一個都需要慎重抉擇,容不得一絲大意。因為對南亭村來說,發展集體產業是一場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戰鬥。

工作隊在駐村的頭三個月,多次到外地學習、考察、洽談,先後嘗試了發展鄉村旅遊、開辦酒廠等項目,但均因條件不成熟或不適合實際不得不放棄。

“如何在南亭搞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民心產業”成為縈繞在工作隊心頭久久不能釋懷的一塊“心病”。

破局之策

扶貧車間“出生”記


市委、市政府下達的《關於加強脫貧攻堅工作的六條措施》,重點強調要促進就近轉移就業,加大對扶貧車間建設的獎補力度。2018年7月10日,市委常委、區委書記胡勇來到南亭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時提出,扶貧工作要充分學習借鑑外地經驗,發展“扶貧車間”模式要積極引進社會力量進行合作……,“扶貧車間”模式一下子點醒了眾人,使支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在困頓之中瞬時“柳暗花明”。

扶貧車間“出生”記


堅決摒棄等、靠、要思想,說幹就幹!經過“四議兩公開”程序後,“扶貧車間”這一構想正式開始實施。一是明確方向。在區中小企業局、招商中心、經信局等經濟部門的幫助指導下,工作隊開始在城區範圍內積極找尋有合作意向的企業,並多次深入各類企業進行實地調研、與企業負責人座談,最終選擇了山西懿教服飾有限公司作為首選合作對象,決定發展服裝加工業。二是新建車間。經過召開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大會,車間用地選在村委大院南側空地,並迅速召集施工隊,動員本村村民積極參加。會議結束的第三天車間正式破土動工,歷時一個多月,修建廠房、內部裝修、修繕大門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全部完工。三是採購設備。按照預期目標,車間需要投入20餘萬元新購置一批生產設備,採購設備的經費問題再次擺在大家面前,村裡無法承擔這項開支。豐州鎮黨委、政府得知情況後,進村入企進行多方考察瞭解,決定整合扶貧資金重點扶持南亭村扶貧車間項目,及時幫助村委和工作隊解決了燃眉之急。四是招聘工人。村委首先將招聘通知在村公示欄進行公示,利用“大喇叭”在全村廣播,通過“和諧南亭”“南亭黨員”“半邊天廣場舞”等微信群廣泛傳播扶貧車間的建設詳情、規劃願景和招工信息,短短兩天時間報名人數達到80餘人,解決了“招工難”的問題。五是開展培訓。項目、場地、設備、人員等問題解決以後,懿教服飾抽調兩名業務骨幹開展長期駐村培訓指導,武鄉縣人社局同步到村開展為期10天的業務技能培訓,這也標誌著南亭村扶貧車間正式投入運營。

破竹之勢

扶貧車間“出生”記


這是南亭村扶貧車間建設時間表——

7月10日,市委常委、城區區委書記胡勇到南亭村調研,提出建設扶貧車間的構想;

7月23日,南亭村支村兩委、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召開會議研究決定建設扶貧車間;

7月25日,扶貧車間正式破土施工;

7月28日,山西懿教服飾負責人到村考察;

8月7日,南亭村到懿教服飾進行對接、洽談;

8月25日,車間廠房建設完工;

8月27日,南亭村再次到懿教服飾深入洽談合作事宜;

9月2日,車間開始進行內部裝修;

9月5日,通過公開招標採購車間設備,工人開始報名;

9月13日,內部裝修完工,並安裝調試設備;

9月20日,懿教服飾派專人到南亭村開展技能培訓;

9月26日,“第一單”原料到貨;

9月27日,正式投入生產。

扶貧車間“出生”記


兩個月的時間,南亭村扶貧車間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結束了南亭村沒有可持續發展的集體產業歷史,圓了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的夢想。這就是“南亭速度”,這就是“眾人划槳開大船”取得的成果,這就是解放思想、不等不靠、敢為人先的具體實踐。這一創舉,得益於南亭村支村“兩委”強大的凝聚力、號召力,得益於豐州鎮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得益於區駐村工作隊多次與懿教服飾溝通、洽談,以堅定的決心和最大的誠意打動了懿教服飾,終於讓其卸下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助力武鄉脫貧攻堅大潮當中,與南亭村扶貧車間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並正式授權南亭村扶貧車間為“山西懿教服飾武鄉豐州南亭分廠”。


振興之舉

扶貧車間“出生”記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就業增收是解決農民問題的根本。南亭村扶貧車間將民營企業的扶貧力量引進,優化資源配置、擴大有效供給、促進南亭村新興產業培育以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發展農村產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踐。

建成後的南亭村扶貧車間佔地面積1000㎡,廠房面積330㎡,累計投資60餘萬元,配備電腦平縫機、五線鎖邊機、平頭釦眼機等各類專業設備100餘臺,現有工人70餘人,其中貧困戶32人,滿負荷運轉可解決近100人的就業問題。車間現階段採用“總廠接單——分廠加工——完成訂單——成品返廠——收益分配”的運營模式,工人每月預計增收800元~1500元,帶動貧困戶30餘戶。待技術成熟後,即可接收附加值、工藝要求更高的訂單,工人預計月增收1500~3000元,村集體年增收5萬元~10萬元。運行1~2年後,扶貧車間即可向企業化進行轉型,進行獨立經營,實現利潤最大化。

南亭村扶貧車間的順利落成,取得了“多贏”的效果。首先是廣大留守婦女、貧困人口、閒置勞動力學習了一門專業技能,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其次,懿教服飾把南亭村扶貧車間授權為分廠,進一步擴大了企業規模,緩解了總廠勞動力不足、訂單無法按期完成的現狀,降低了生產成本。第三,南亭村終於有了拿得出手、叫得響亮、讓村民受益的村集體產業,填補了可持續發展的集體產業空白,村集體收入實現穩步增收,同時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進一步得到增強,從中汲取了增收致富的經驗做法。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區委辦駐南亭村工作隊作為扶貧車間的見證者、親歷者、參與者,倍感自豪也深感責任重大,兩年的駐村幫扶時間僅僅過去四分之一,留給我們的時間不算短,但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我們將用一顆紅心助力南亭振興,用不懈奮鬥成就扶貧歷程,堅持扶智扶志的理念,堅守自立自強的精神,從輸血到造血,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我們不等不靠,擼袖加油,一定能在貧瘠的土地上培育出致富的果實,一定能在封閉的鄉村鑿出發展的康莊大道。

扶貧車間“出生”記

第一批成品“新鮮出爐”

(城區駐武鄉縣扶貧工作隊 張彥偉 郭小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