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關節不適增多!不舒服換關節?六院專家讓你愛護「原配」

關節痛?關節酸?

申城進入秋天,醫院裡因關節不適前去就診的病人開始增多!

問題來了,膝關節不舒服換關節就能完全搞定?

這週末,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承辦的第一屆上海六院骨科國際論壇,專家就此澄清誤區。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骨科張長青教授指出,目前運動損傷與關節病日益增多。

能走能跑不太疼,儘量用“原配”

事實上,膝關節最佳狀態是青少年期,那時關節內軟骨有彈性,保護關節的肌肉強大,運動完可以立刻恢復。

隨著年齡增長,軟骨自然磨損,開始退變,漸漸失去彈性,運動後容易出現膝蓋酸脹,有時候還會腫脹進一步導致滑膜炎,這都是軟骨退變引起的。

市民對關節病似乎有一個誤區,認為關節病都逃不掉“換關節”這一步。

對於關節,尤其是大關節,比如髖關節、膝關節,大部分人都是終身可用的。即便有一點小毛病,長了骨刺等,也不至於發展到疼痛不能控制,甚至行走不便的地步。

能走能跑不太疼的情況下,關節就還能用,不需要置換。

感到不適,也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治療。

入秋,关节不适增多!不舒服换关节?六院专家让你爱护“原配”

“骨關節病,大部分病人可以通過保守治療控制病情。比如,藥物、康復、理療、中藥。”張長青教授說,一些先進的治療模式出現後,反而讓大家忽視了保守治療的作用。需強調的是,換關節是最後一步,保關節才是重點。實際上,臨床上大部分還是以保守治療為主。再好的人工關節,總還是沒有“原配”來的適用。

六院骨科提出保守治療為主,建立關節病立體化管理體系,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以及疾病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用多種方法綜合治療,給予關節全方位的保護,儘量延長“原配”關節的壽命,維護“原配”關節的功能。

專家們提出這些保護膝蓋的方法,你get了嗎?

1、由於關節軟骨的不可再生性,膝蓋需要省著點用。強行運動並不能健身,反而會損害身體。

2、保護膝蓋最好的方法就是鍛鍊腿部肌肉,讓肌肉分擔掉原本加在關節上的力。

3、運動後通常都會出汗。這時,不能貪涼衝入空調房,也不要吹冷風。一冷一熱,會導致肌肉和血管迅速收縮,刺激到關節,導致疼痛。

4、女性45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不推薦爬山。”楊星光強調,爬山時除了姿勢要正確,還要帶上必要的登山工具,尤其是登山杖。

斷肢再植修復將更精緻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是我國斷肢再植的搖籃、“中國手”的誕生地,陳中偉院士、於仲嘉教授等老一輩醫學科學家所創建的輝煌成為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這裡已建設成為上海市創傷骨科臨床醫學中心、教育部國家級重點學科和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素有中國骨科“金字招牌”之稱。

就斷肢再植這一傳統優勢技術,張長青特別談到,經六院骨科團隊四五代人共同努力,該技術在六院不斷髮揚,在傳統“再植”的基礎上,往修復更精緻、功能損傷更小的方向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