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星系吞噬「鄰居」讓自己變大:迄今最小「食人族」星系現形

吞噬"鄰居"讓自己變大:迄今最小“食人族”星系現形


神秘星系吞噬“鄰居”讓自己變大:迄今最小“食人族”星系現形


當兩個星系發生碰撞時,如蟹狀星雲中的兩個星系,具有完全不同成分和速度的恆星會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宇宙天體。

據美國太空網日前報道,宇宙間充滿了“食人族”星系。天文學家一直懷疑,像銀河系這樣的大質量星系之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如此之大,是因為吞噬了周圍更小星系的恆星。但新研究表明,小星系也有“大胃口”。西班牙科學家報告稱,他們或許探測到了迄今最小的“食人族”星系——“六分儀座”(Sextans)矮星系,這是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系。

神秘星系吞噬“鄰居”讓自己變大:迄今最小“食人族”星系現形

來自加那利群島研究所和拉古納大學的天文學家,在近日出版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新論文稱,這個矮星系已有大約120億年曆史,而且很小,質量僅為銀河系的十萬分之一——還是在吞吃了一個更小的鄰居之後。

新研究分析了前幾次的調查數據,對六分儀座矮星系內恆星的顏色、亮度和軌道速度進行了比較,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模式。

首先,六分儀座矮星系的恆星似乎分為藍色、貧金屬的恆星和紅色、富含金屬的恆星兩類,而這兩類恆星的“行為舉止”並不相同:雖然藍色恆星組成一個秩序井然的圓形星團;但紅色恆星分散在更不規則的橢圓軌道。主要研究作者路易斯·西庫恩德茲說:“這種現象最合理的解釋是,兩個星系合併,並擁有了不同的金屬性。”

此外,速度數據揭示,低金屬恆星填滿該六分儀座星系的肚子,形成所謂的“環狀子結構”。而且,形成這個環的所有恆星的金屬性似乎都明顯低於其鄰近恆星和繞軌速度更快恆星的金屬性。

研究人員解釋說,或許在數十億年前,六分儀座星系吞噬了另一個金屬性更弱的鄰居,從而形成了這個低金屬恆星環。這些恆星是那個古老而不幸的星系的殘餘物,還是在兩個星系的合併過程中形成?仍需要進一步研究。無論如何,六分儀座星系吞噬其他星系,是迄今最小的星系同類相食的案例。

神秘星系吞噬“鄰居”讓自己變大:迄今最小“食人族”星系現形

太空並非一片死寂,從天文研究所發現的冰山一角來看,它處處充滿生機。天體竟然和人一樣也有出生、衰老和死亡;有的小天體會在行星之間沿著“星際高速公路”漫遊;兩個相互繞轉的黑洞最終可能撞出引力波;星系之間也會“弱肉強食”,一個吞噬另一個。當未知世界的面紗被科學發現一點點掀開,事實常常與我們的預想和假設迥異。所以在認識和了解之前,不如多一點敬畏,少一點妄下結論。正如蘇格拉底所言:除了自己的無知,我一無所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