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条“母亲河”养活了数十代人,再过20年后可能将不复存在

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黄河长江一直是华夏子民的母亲河,孕育了华夏灿烂的文化,但是在中国的地下,其实还有一条“母亲河”,它长度和黄河相当,也是当地文化的根基。

中国这条“母亲河”养活了数十代人,再过20年后可能将不复存在


黄河

这条河素有“地下万里长城”之称,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等地区,是新疆最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一,这项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地下水利工程被称作是当地民众的生命之源。这个工程功在千秋万代,2000多年了仍在使用。这条河就是坎儿井。

中国这条“母亲河”养活了数十代人,再过20年后可能将不复存在


坎儿井

坎儿,其实就是井穴的意思,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中国这条“母亲河”养活了数十代人,再过20年后可能将不复存在


坎儿井

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中国这条“母亲河”养活了数十代人,再过20年后可能将不复存在


坎儿井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 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

中国这条“母亲河”养活了数十代人,再过20年后可能将不复存在


坎儿井

坎儿大部分流淌于地下,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正是因为有了这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才灌溉了盆地几十万亩良田,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使沙漠变成了绿洲。

中国这条“母亲河”养活了数十代人,再过20年后可能将不复存在


坎儿井

但是现在,世代养育当地人民的坎儿井正在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吐鲁番地区绿洲外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导致荒漠化不断扩大,加上机井、水库的修建,以及油田、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自60年代以来,新疆坎儿井呈现急剧衰减的态势,平均每年减少二十多条。文献记载,50年前,新疆坎儿井数量达1780多条,年出水量近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36万亩。在已干涸的1000多条坎儿井中,仅有200多条可以经过人工恢复。

对于这一情况,专家认为,从纯经济角度看,坎儿井已无生存必要,但也有人认为,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人文遗产,应该加以保护!尤其是作为国家旅游产业来搞重点发展。但我个人认为,保护归保护吧,发展成旅游业之后会变得过于商业化,反而对保护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还是坚持保持原状就好了,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