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稱堅守智能主業,但事實卻並不是這麼回兒事!


科大訊飛稱堅守智能主業,但事實卻並不是這麼回兒事!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AI同傳造假”事件的餘溫還未散去,科大訊飛(002230-SZ)又出事了!

10月12日,據央視《東方時空》欄目報道,安徽省宣城市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存在被違規侵佔現象,科大訊飛的觀塘培訓基地正位於該自然保護區內。

據悉,科大訊飛的觀塘培訓基地名為培訓基地,實為對外經營產業。在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之後,該基地仍在繼續建設別墅及樓堂館所,酒店房間更是火爆到一票難求。

科大訊飛方面回應稱,該基地確為訊飛子公司設立的IT產業研發中心,但並非地產項目。得知該中心位於揚子鱷國家級保護區後,科大訊飛立刻停止該中心運營,配合整改工作。

股價靠AI技術,盈利依賴政府補貼

先不說科大訊飛的回應聲明有多蒼白無力,僅從此前股價和財務表現看,科大訊飛就逃不脫一個“借AI招牌牟利”的罵名。

2008年,科大訊飛上市,但股價卻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3年底、2014年初,百度先後成立百度深度研究學院、推出少帥計劃,科大訊飛的股價才開始逐步上行。等到“AI元年”即2017年時,科大訊飛的股價已經衝高至49.77元,為歷史最高價。

科大訊飛稱堅守智能主業,但事實卻並不是這麼回兒事!

科大訊飛月K線 圖源:同花順財經

不能說科大訊飛就是靠炒AI概念抬高了自家股價,畢竟科大訊飛在語音智能識別方面的成就市場有目共睹,但至少可以說科大訊飛股價隨著市場對AI技術的看重而水漲船高了。但科大訊飛的AI業務真的撐得起這麼高的股價嗎?

上個月“AI同傳造假”的傳聞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科大訊飛真實盈利能力的疲軟其實早已經寫在了財報中。最新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科大訊飛實現歸屬上市股東淨利潤約1.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僅為2019.87萬元。而總計約合1.1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中,有超8800萬元是政府補助。毫不誇張的說,科大訊飛正是靠著政府每年鉅額的補助,才維持了其光鮮亮麗的財務形象。

企業炒房是常態,卻損國損民

不得不承認,科大訊飛真的很善於最大化自身優勢。憑藉著自身高科技產業的屬性,科大訊飛在同地方政府的談判合作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這種優勢若被用於AI技術研發、商業化還好,若是被用於企業謀取私利卻很是不妙,比如此次央視爆出的拿地開發房地產行為。

科大訊飛稱堅守智能主業,但事實卻並不是這麼回兒事!

科大訊飛想要提升自我造血能力的心情可以理解,畢竟明眼人都知道靠吃政府補助難以長久。在時不時上演千股跌停、百債爆雷的市場中,投資房地產似乎是僅存的、能快速穩健實現資本增值的渠道。事實上,根據wind提供數據,截至2018年6月26日,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有1656家上市公司都持有投資性房地產,佔比46.23%,價值超過9900億元!

於公司個體來說,投資房地產是一筆穩賺不虧的好買賣。對於社會整體來說,公司炒房的行為卻會導致社會帕累託效率的下滑。簡單來說,這是一種損人利己的不道德行為。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從國家層面看,目前的政策導向是倡導脫虛入實。儘管建房屬於實體經濟,但企業投資房地產的行為卻是不創造價值的炒房行為。通過哄抬房價,實現公司個體的獲利。如果國內各大企業都投入到“建房、炒房大業”中,少數人確實是賺錢了,但中國的實體經濟也就完蛋了,遭殃的還是廣大基層人民。

近一點看,強資金實力的企業參與市場購房,無疑是對個人購房者的致命打擊。一家企業一口氣能買一棟樓,個人一次只能買一套還只能勉強出個首付,放著哪家房地產開放商肯定都是先緊著企業買房。但一方面商品房供給有限,另一方面企業買的房最終也還是要轉手給個人購房者,無端增加了社會居民的購房成本,並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分化問題。

從科大訊飛近期股價走勢可以看出,自10月12日央視爆出“科大訊飛借高科技招牌拿地”一事以來,其股價一路下跌。這固然是市場投資迴歸理性的一種表現,但更多的應該是社會對科大訊飛瘦天下而肥己一身的不滿和抗議!

科大訊飛在對此事的回應中強調,科大訊飛沒有利用土地進行資產運作的考慮,已有拿地都是為滿足公司在當地的研發需求。科大訊飛和央視各執一詞,孰真孰假暫難分辨。財華社只希望真相能儘快水落石出,若央視報道為真,科大訊飛應給市場一個滿意的說法;若科大訊飛自證所言不虛,也能及時還己清白。

科大訊飛稱堅守智能主業,但事實卻並不是這麼回兒事!

截至10月16日收盤,科大訊飛近5日股價走勢 圖源:同花順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