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台北市竟然是一个微缩版的中国,背后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出人意料,台北市竟然是一个微缩版的中国,背后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台北城市风光

台北市能看到很多以大陆城市命名的街道,比如南京路、上海路、成都路、济南路、青岛路……这些道路的位置与大陆各省的地理基本一致,比如哈尔滨路在台北市东北部,青岛路在台北市东部,成都路和重庆路在台北市西南部!可是为何,台北的街道要以大陆城市来命名呢?

1947年,蒋介石派一位名叫郑定邦的上海建筑师来台北命名街道,以替换日本人在台北留下的印记,此人倒也聪明,干脆摊开大陆地图按照城市方位逐一命名。换言之,一个台北市“概括”了全中国!但郑定邦没有想到,两年后蒋介石就被赶出大陆,来到台湾组建了“小朝廷”!

出人意料,台北市竟然是一个微缩版的中国,背后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台北故宫

蒋介石时刻没有忘记自己当过民国的“大总统”,因此高高在上的架子一直放不下来,但此时“反攻大陆”无望,怎么办?就只有发扬阿Q精神:“我们的一切措施,乃是以一省的范围,为全国的规模来实施的。”嘿,郑定邦的命名竟然一语成谶!这也罢了,更有意思的是台北出现了两套行政班子,一套是“国府”的行政班子,一套是“地方政府”的行政班子——也就是说,在台北一个省城就设置了35个省、12个院辖市的“政府机构”(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名义上已经统辖大陆35个省,12个院辖市)!于是蒋介石对着一个台北实行“全国的统治”!

出人意料,台北市竟然是一个微缩版的中国,背后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台北街景

可是,满足虚荣心很容易,运作一个“政府机构”是要花钱的。一个省怎么也得设立一个省长官,省里面还有很多县市,也得有“负责”的长官。更何况一个机构不仅仅找几个人这样简单,还要有一座“办公大楼”!当然,这也好办。但有了大楼还要进行管理维护……以所谓的“福建省机构”为例,一年动用台币也要八九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笔钱用在哪里?无非是人员的工资、维修费、交通费、补助费和各类奖金!一个没有省的“省政府”还能干什么?

出人意料,台北市竟然是一个微缩版的中国,背后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台北夜市

庞杂重复的政府机构终于让蒋介石不堪负重了。50年代,蒋介石开始精简政府机构,他说道:“虽然我们只有台湾一省和澎湖、金门、马祖以及东沙等几百个岛屿,虽说制度上要有‘中央’和地方的区别,但在工作业务上,实可以化繁为简。”“行政院长可以兼任台湾省长官,内政、财政、教育、经济各部长,也可以兼任台湾省的民政、财政、教育等业务。”“使一些不甚合理、不切实际、形同浪费的组织……能逐一调整精简。”此时蒋介石终于醒悟,也完全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出人意料,台北市竟然是一个微缩版的中国,背后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台北孔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