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新信号,十余省市地方国资低位接盘这类上市公司

今年A股跌跌不休,今天三大股指再创新低,资金还在流出,市场仍未见底。

进入10月份以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债务违约更趋频繁,地方国资接盘民营企业股权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不可忽视的新信号,十余省市地方国资低位接盘这类上市公司

国资救市,十多个省市已出手

今年,国资救市早已不是新鲜事。据报道,2018年6月以来,随着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债务违约频繁发生,地方国资接盘民营企业股权的步伐也在加快。

目前已有上海、山东、福建、四川、河南等十余个省市的地方国资,下场接手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或提供流动性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0家民营上市公司宣布获得国有资本入股接盘。

与深圳略有不同,四川、河南、北京等地的国资入股、控股民营上市公司,大多通过产业资本进行,是否存在统一安排尚未可知,但部分国资入股的上市公司注册地与相关国资均在同一行政区之内。换言之,部分国资“拆雷”、救援的对象,以本地上市公司为主。

不可忽视的新信号,十余省市地方国资低位接盘这类上市公司

国内外救市经验如何?

从救市的经验看,资金注入式救助措施的退出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注资和担保资金的回收,通常是通过被救助对象的偿还与施救主体对资产的抛售来实现。

以美国为例,在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向包括“两房”、AIG(美国国际集团)、花旗银行等956个公司或机构直接或间接注入了超过6180亿美元的资金。

在随后的数年期间内,接受资金的公司共偿还3900亿美元,利息及其他收益2910亿美元。最终,美国政府盈利632亿美元退出救市。

二是直接注入股市资金的退出,包括直接出售所持股份与成立基金在交易所交易后退出两种方式,退出周期通常在三年左右。中国香港在1998年股灾后,把外汇基金购买的港股以ETF基金的形式上市,在交易所自由交易,最终在股价回升后以盈余状态悄然退场。

我国国有资本实力雄厚,无论是借钱给民企还是购买民企股权都很容易,能否平稳且有盈利的退出才是真正的考验。

不可忽视的新信号,十余省市地方国资低位接盘这类上市公司

能否化解A股风险?

目前A股市场可以说有两大风险点,就是过度股权质押和债务违约潮。我们先来看一下股权质押,截至10月12日, 市场质押股数6361亿股, 市场质押股数占总股本接近10%, 市场质押市值5万亿元。其中大股东质押将近6000亿股,占所持有股份的7%。9月以来,已有16家公司发布了25份关于股权质押的风险公告。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大股东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共有近160起,截至9月27日,共有24家将部分股权转让国企。

债券违约潮可说是目前A股的第二颗雷。三季度,债券违约潮卷土重来。自7月份以来,债券违约呈高发态势,到9月26日,三季度单季已有22家企业的48只债券违约,涉及的债券余额约491亿元。

可以说,地方国资接盘民营企业股权对当前市场来说是必要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流动性支持,一些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将成为僵尸企业。但地方国资并非救世主,很多情况下也没有托盘、救市的能力。正像媒体报道的,国资入股后,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危机暂时解除。但相对于股东股权质押风险,从维持经营稳定的角度,如何化解上市公司本身的流动性压力和风险,显得更为重要。部分债务危机已暴露的上市公司计划引入国资之后,其债务问题至今仍未能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有研究者认为,尽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当危机爆发之后,多伴以投资者信心的缺失和流动性的萎缩。

不可忽视的新信号,十余省市地方国资低位接盘这类上市公司

国资“驰援”上市公司的标准?

深圳市国资委已经数度投资本地股,旗下平台陆续入股科陆电子、怡亚通、英飞拓、梦网集团、英唐智控等多家民企,规模为全国之最。据悉有三大“选股”标准。

第一,必须是在深圳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实体经济领域优质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第二,上市公司应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第三,实际控制人无重大违法违规和重大失信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深国资入股的相关公司,除了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外,也大致符合大股东质押比例较高、股价跌幅较大、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等条件。

综合上述条件,可对中报净利增长且未亏损、三季报业绩没有预降、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50%、年内股价跌幅超30%,属于或者曾经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进行跟踪和留意。

文:西蜀股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