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瓦匠变小龙虾养殖大户:这个贫困户“幸福转身”~



泥瓦匠变小龙虾养殖大户:这个贫困户“幸福转身”~


2018年9月12日,走进仙桃市剅河镇芭芒村三组虾池旁,一间低旧的木屋略显破旧,周边四个虾池碧波微澜。

虾池旁,一个身穿迷彩服、精干消瘦的人正忙里忙外,片刻不休。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满目荒凉的水塘,而不到四年的时间,周文斌让这片水塘发生了神奇的蜕变。

泥瓦匠变小龙虾养殖大户:这个贫困户“幸福转身”~

周文斌在喂虾

三十年前,小学毕业的周文斌,怀着一身泥瓦手艺,走南闯北,成了村里的小有名气的“成功人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他因一场突发的大病,丧失了经济来源。为了治病,家中负债累累。经多次走访和摸底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将他家纳入贫困户行列。

虽说有了各项政策的扶持,但周文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身体有了好转,家里又有10多亩田,为什么不能发展龙虾养殖呢?想到这里,周文斌下定决心,要扎根虾池,带着妻子一起脱贫致富。

泥瓦匠变小龙虾养殖大户:这个贫困户“幸福转身”~

周文斌在收取虾笼~

2015年秋,周文斌开始挖虾池。一开始,周围的人不看好。“干瓦活干得好好的,搞产业小心赔光老本!”朋友善意提醒。

“资金方面,现有针对贫困户的小额信贷和产业扶持政策;技术方面,仙桃市人社局驻村工作队提供了龙虾技术培训和外出考察的机会。”周文斌并非一时冲动。他坚信,路是自己闯出来的,幸福的转身,要靠自身的努力来实现。

说干就干。周文斌立即在13亩池塘中,投放了第一批虾苗。第一年,他因资金不足,不敢放手大干,收成只够保本。随着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他变得底气十足,并在原有虾池规模上,继续承包了24亩池塘,用于龙虾养殖。

泥瓦匠变小龙虾养殖大户:这个贫困户“幸福转身”~

科学养殖和勤劳苦干,让周文斌的虾池蒸蒸日上。行情好的时候,他的一斤虾能卖到37元。去年,他家仅虾池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了20多万元。随着健康扶贫、教育扶持政策的落实,周文斌发展产业也无了后顾之忧。今年,5万元小额信贷款项到账后,他又谈妥了10亩虾池,准备扩大规模,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泥瓦匠变小龙虾养殖大户:这个贫困户“幸福转身”~

周文斌接受记者采访~

“只有努力过、奋斗过,不断提升自我,人生才能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幸福转身。”谈及未来,周文斌信心满满,爽朗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