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危害兒童健康 遠離塑化劑家長應這樣做

塑化剂危害儿童健康 远离塑化剂家长应这样做

2017年10月23日,雙童吸管展示擁有國際標準的吸管。2016年,由雙童公司主導並起草的《聚丙烯飲用吸管規範》ISO國際標準正式向全球162個成員國發布。

(龔獻明/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經常使用塑料容器給孩子裝熱飲、經常將裝有食物的塑料器皿放入微波爐中給孩子熱飯……這些習以為常的小習慣可能會讓孩子暴露在塑化劑的毒害之中。那麼,塑化劑的危害到底是什麼?又該如何防範呢?

塑化劑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據《生命時報》報道,研究表明,塑化劑會損害人類生殖健康,長期攝入會導致女孩性早熟,男孩生殖器變短小、性徵不明顯、精液量和精子數量減少等。此外,塑化劑還可能導致兒童肥胖和過敏,影響其神經發育。

《生命時報》介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塑化劑是鄰苯二甲酸酯類,主要用在聚氯乙烯(PVC)材料的塑料製品,如保鮮膜、塑料奶瓶等的製作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無色無味,與塑料的結合並不牢固,容易從塑料製品中滲出,尤其是接觸食品中的脂肪、酒精時,會溶入其中,再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塑化劑的“遷移”與溫度和時間成正比,溫度越高、時間越久,遷移越多。長期接觸塑料製品的嬰幼兒,更易受到塑化劑傷害。

塑化劑雖存在安全隱患,但談“塑”色變也是沒有必要的,家長在生活中應該如何防範塑化劑對孩子產生危害呢?《今晚報》指出,很多消費者都以為塑化劑只與兒童食品密切相關,其實不然,各種兒童玩具、兒童用品、甚至童車的塑料把手等,如果塑化劑超標,就會附著到孩子的手等身體部位上,從而產生危害。

面對這種情況,華龍網建議,家長應少給孩子用塑料製品,比如塑料奶瓶、餐具、玩具等,從源頭避免接觸塑化劑,尤其是塑料奶瓶和餐具,因為長時間加熱和高溫消毒容易滲出塑化劑,建議家長最好改用高質量的玻璃奶瓶和不鏽鋼、陶瓷餐具。此外,家長還應少買顏色鮮豔的塑料玩具,可選擇安全環保的木製玩具。如果避免不了使用塑料製品,應選擇不含或含少量塑化劑、安全可信賴品牌的塑料製品,塑料製品底部一般有一個內含數字的三角形標識,代表不同塑料材質和使用限定。儘量避免使用3號聚氯乙烯(PVC)材料的塑料製品,其塑化劑含量最多,1、2、4、5號較安全,5號聚丙烯(PP)材料的塑料奶瓶、保鮮膜和兒童專用地板相對於3號聚氯乙烯(PVC)材料的塑料製品更安全。

本文由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副主任闞海東進行科學性把關,目前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與健康、環境流行病學、健康風險評估等。

塑化剂危害儿童健康 远离塑化剂家长应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