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这个农业小县的全体农民捐献了人民币16.5亿元

提起抗美援朝时期全国人民给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首先会想到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和她的香玉剧团捐献了一架战斗机的故事。其实还有一架捐献的飞机也值得一提,因为它是当时经济并不发达,人口不足10万的塞外一个农业小县——宁夏省(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全体农民捐献的。

抗美援朝时期,这个农业小县的全体农民捐献了人民币16.5亿元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属的号召》,中宁县人民积极响应,仅40天就捐献人民币16.5亿元(旧币,1954年人民币改版,旧币1万元兑换新币1元),平均每人捐献20400元。

抗美援朝时期,这个农业小县的全体农民捐献了人民币16.5亿元

在捐献过程中,全县人民十分踊跃,再现了极高的爱国热情。有的农民家里没钱,就卖鸡卖蛋争着为志愿军做点贡献。县城一区一乡有个叫傅姚氏的小脚(缠足)寡妇,年近花甲,丈夫生前是吉鸿昌将军的参谋,英年早逝。她为了响应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拄着拐杖到县政府,把丈夫留给她的全部家当:银首饰14.5两、白银6.6两、黄金1.9两捐了出来。

抗美援朝时期,这个农业小县的全体农民捐献了人民币16.5亿元

当时按照保卫世界和平总会的规定:捐献15亿元作为捐献战斗机1架,50亿元作为捐献轰炸机1架,25亿元作为捐献坦克1辆,9亿元作为捐献大炮1门,8亿元作为捐献高射炮1门。中宁县捐了16.5亿元,作为捐献战斗机1架,被命名为中宁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