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次的經濟危機 可能早已潛伏在我們身邊!

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全球經濟經歷了10年穩定發展期,伴隨而來的是全球股市10年牛市。不過經濟的繁榮和危機是交替出現的,

理論上,一般8到10年左右是一個輪迴。

當經濟開始復甦並穩步增長時,政府放鬆金融監管,加強對外開放程度,從而拉動經濟增長,促進更多就業。但是資本的逐利性,容易誘發經濟泡沫,最終造成危機,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金融危機。

2008年的次貸危機,直接導致了銀行體系的崩潰,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為促進經濟增長,各國政府增加財政支出,央行使用購債等方式來放寬融資環境。雖然有效拉動經濟增長,不過全球債務卻節節攀升,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揭露了當今全球的債務問題。

全球負債率超過300% 債務泡沫一觸即發

根據IMF統計,2017年全球債務總額182萬美元,比10年前金融危機爆發時增長50%。

2018年一季度全球債務總額上升至247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比兩年前整整高出29萬億美元,佔全球GDP比例達318%。全球政府負債率越來越高,或許將成為新一輪危機的起源。

不僅政府欠下鉅額債務,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在借款,隨著利率的上升,償還的利息也越來越多,信貸風險難免加劇。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債務違約風險有可能全面爆發。

具體債務情況,一季度非金融企業債務74萬億美元,政府債務 67萬億美元,金融債務61萬億美元,家庭債務47萬億美元。

根據2017年全球政府債務水平,美國、日本、中國政府債務總額排前三,佔全球政府債務總額近60%。

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 可能早已潜伏在我们身边!

(全球政府債務總額)

1、美國債務創歷史最高紀錄

債務規模最大的國家還是美國,2017年美國債務總額20萬億美元,在全球公共債務中佔比高達31.8%,佔GDP比重達107.1%。

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截至9月30日,特朗普政府的債務總額增加了1.271萬億美元,達到21.52萬億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相比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翻了一倍,其中利息支出已達到5230億美元。

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 可能早已潜伏在我们身边!

(近兩年來美國國債規模)

除了政府債務,美國企業債務和消費債務均創下歷史新高,如果算上各種其他形式的負債,美國總債務已經高達70萬億美元。

8月,美國消費者債務增加201億美元,這使消費信貸總額達到創紀錄的3.94萬億美元。據數據統計,美國人信用卡的債務規模持續增大,而美聯儲多次加息提高借貸成本,加大償還貸款壓力。

2008年以來,美國企業債務翻了一番,企業違約風險持續增加。IMF報告稱,美國企業違約的債務達到近4萬億美元。如果股市也快速下跌,將導致美國公共資產淨值縮水,加劇債務違約風險。

“欠錢的是大爺”,美國最近搞各種小動作,可能是為了化解債務問題。最近幾年歐債危機導致歐洲多國經濟出現困難,歐洲一些經濟出現問題的國家,希臘負債率181.6%、意大利132.6%、葡萄牙130.3%,如今美國的負債率已經不比歐洲這些國家低多少了。

而特朗普的一系列的動作的目的是增加美國收入,為了支持美國本土製造,改變貿易逆差,到處打“毛衣戰”,以此來薅羊毛,讓其他國家給美國買賬。

2、日本負債率全球第一

除了美國和中國,日本也是全球債務大戶,2017年國債總額11.8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在全球公共債務中佔比18.8%,日本債務佔GDP的比例高達239.3%,這一比例傲視全球。日本債務泡沫程度更高,這與其長期的負利率分不開。

受益於長期負利率政策,日本債市被投資者“狂買”,債市規模迅速擴張。截至2018年5月份,日本國債規模達到959.14萬億日元,佔GDP(546.49萬億日元)比重約175.5%,成為全球泡沫奇觀之一。

3、中國地方債臺高築

中國債務規模約5萬億美元左右,佔GDP比重約44.3%,看上去比較健康。但是地方債務問題卻越來越嚴重,截止2017年末,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6萬億。真正的數值可能比這個更高,還有很多隱性債務,是懸在地方政府頭上的一把利劍。

據標普統計,2017年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達40萬億元,摺合6萬億美元,相當於GDP比重的60%。如果算上國債,這一比例高得驚人。當然標普的統計也不一定標準,不過中國目前的債務問題不容忽視。

地方政府多年來為了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融資平臺對外融資。根據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調查分析,截止到2016年底,僅僅地方融資平臺總負債就高達30.27萬億元,再加15.32萬億元的地方債券餘額,合計達到45萬億元。

如果以60%的GDP佔比作為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線,目前中國政府的負債率已遠超正常水平。

為什麼地方債務如此高懸?原因還是政府過度投資!過去,中國的經濟主要是靠投資拉動的,我們通過刺激投資帶來了高增長,而現在投資對GDP 拉動作用減弱,地方政府也沒有重視這一問題,依然依賴投資,因此產生了投資過剩問題,而地方債務也越累積越高。

政府顯然知道有問題,去年監管層把防範金融風險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今年政策也是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在這一政策背景下,寧願讓市場流動性緊一點,也不願意看到風險的出現,股市成為政策的犧牲點。

最近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當今世界有三大泡沫:美國股市、中國樓市、日本債市,導致泡沫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債臺高築,熱錢流向各自市場。

說了這麼多年的泡沫,三個市場都沒有破滅,然而問題依然存在,而且會越來越嚴重,就看政府的防範手段了。如今中國不僅要做好內部調控,還要警惕國外攻擊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