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今年結束,會不會重新分地?

今年土地確權之後會不會重新分地?

很遺憾的告訴你,土地確權並不是重新分地,只是對現有的符合法律的耕地和宅基地和的位置、面積等進行重新登記,標註出詳細的地理位置、面積有多大等,僅此而已。目的就是為了盤活農村土地,利於流轉。

行了,我還是跟你細細道來吧:

我們都知道,第一輪土地承包制是1983年開始的,承包期15年,第二輪則從1997年開始,承包期30年。

十九大報告明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

也就是說,第三輪土地承包將於2028年開始計算,承包期30年。

而在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2027年底),國家應該是不會再次打亂重新分地的。

所以如果沒能趕上1997年那次分地的人,可能就要失望了。

土地確權今年結束,會不會重新分地?

目前我國正處於第二輪土地承包期期間,也就是1997年至2027年底,沒趕上1997年分地的那些人或者是1997年之後出生的年輕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沒有自己的地可以種了。

一直以來,在我國,當“延長30年”成為定局之前,關於土地承包權的擔憂幾乎從未間斷。

人們經常在詬病農村“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土地一旦劃分,原則上來說30年內不動搖!

這就造成了“生者無地可種,死者有田可耕”的奇特現象。

土地確權今年結束,會不會重新分地?

假設一個1998年出生的人,沒趕上97年的那次分地,按照現在的土地承包政策,在他60歲之前,是沒有地可種的!

60歲之後能不能分到地,還要看那時的政策。就算能分到地,種不種的動還是個問題,畢竟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那些實在沒有地可種的人,又想種地怎麼辦呢?

1、申請集體經濟組織依法預留的機動地;

2、申請“四荒地”;

3、申請承包方依法、自願交回的土地;

最後一種,就是通過土地流轉的辦法取得農業生產用地。2018年之後,土地流轉起來會更加規範,農民的利益會更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