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看到這時候,你要的還是一個結局嗎?

《如懿傳》快播完了,現在討論什麼都不會有“解high”之嫌了。導演汪俊把“丟失的少女臉”的鍋攬到了自己身上——講述少年少女時期的如懿、弘曆,是在全劇其他所有戲份均告結束後拍的,長達9個月拍攝百多集,演員們經歷了情緒起落、人物分崩後,要演出兩小無猜時的涉世未深,從心境上就是個考驗。

如懿传看到这时候,你要的还是一个结局吗?

“所以你們看到周迅的臉是浮腫的很正常,她在劇組待了九個月幾乎沒離開過,一直在如懿後期跌宕的人生情緒裡,內外的疲憊都阻礙著她再去體驗雲英未嫁時的自己。”

如懿传看到这时候,你要的还是一个结局吗?

如果不拍那段帶有“前傳”性質的前兩集呢?不行。這在導演看來是對整個故事調性起決定作用的戲份,“鋪墊感情基礎,會讓後面劇情的種種選擇變得有據可依,也不必依靠大量閃回去打亂節奏。”

如懿传看到这时候,你要的还是一个结局吗?

從執導履歷上看,汪俊在擅長並喜愛的題材上沒有固定標籤,不管是青春偶像劇《陽光下花兒一樣綻放》、名著史詩劇《四世同堂》、諜戰劇《最後的99天》,還是宮廷歷史劇《蒼穹之昴》、都市輕喜劇《小別離》,都駕輕就熟。

《如懿傳》立項之初選定汪俊做導演,外界也不是沒有議論的。歷數其近年來的代表作品,無不是集結著男人幫們在講述城市中產中年的清明與困頓,要駕馭住星光熠熠、篇幅恢弘曲折的《如懿傳》,令人存疑,但汪俊履歷上這部《蒼穹之昴》往往被忽略了。

如懿传看到这时候,你要的还是一个结局吗?

9個月的拍攝時長,不論對導演還是主演們,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驗與體驗。

清廷故事於他不是首次嘗試,甚至外界為《如懿傳》定性的“宮鬥”,和甲午戰爭至戊戌變法時期圍繞在慈禧、李蓮英身邊形成的政治漩渦相較,更是格局小了許多。好在,汪俊無意拍一部觀眾喜聞樂見的“宮鬥劇”,而所謂“都市家庭倫理劇”的經驗,讓他更遊刃有餘地拆解著人性底色,有了倚窗閒話、點到為止的紅樓韻味。

如懿传看到这时候,你要的还是一个结局吗?

大概是沒有拍出《甄嬛傳》姊妹篇,讓導演成了眾矢之的。“我都有點後悔接這個戲,天天都想撂挑子不拍了。”汪俊又不自覺苦笑出了委屈的喪萌氣。他向拍攝《蒼穹之昂》時結識的日本同業好友講《如懿傳》小一百集拍了9個多月,“他們都驚呆了,問我,中間多少集是你拍的。

如懿传看到这时候,你要的还是一个结局吗?

我說都是我拍的,他們驚得嘴都合不攏。你們知道,日本電視劇都短,而且很多都是前幾集是一個導演拍,然後換個導演再拍幾集,工作量根本沒法比。”相較於續寫觀眾期待的宮鬥後傳,汪俊更傾向於講愛情,一段純真的愛情如何在封建體制、帝王心術中消亡的故事。

如懿传看到这时候,你要的还是一个结局吗?

“說《如懿傳》是‘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中年危機故事’,都比‘宮鬥劇’這個標籤來得貼切。”這種“換種拍法”的種種處理,讓《如懿傳》擁有大量看似閒散的細節,人物情感、生活狀態也先於劇情進展被刻畫得很細膩,這是很多觀眾喜歡《如懿傳》的原因,也是另一批觀眾質疑的原因,汪俊覺得把後宮生活營造真實、細節處填充滿,與後宮爭鬥故事之間並不存在邏輯矛盾。

如懿传看到这时候,你要的还是一个结局吗?

“你會覺得有真實感,不假,因為有依據在那兒,所有事兒都有根,我可以回溯到那兒。戲劇性和詩意也好,散淡生活也好,如何相融,我一直在找這個平衡。”

隨著劇情推進,《如懿傳》走過冷宮,來到榮耀,而最終勢必走向衰亡,這是史書刀筆寫定的結局,無可更改。“我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如懿最後的結局大家都已經知道而失去興趣、懸念感。你覺得,看到這時候,觀眾要的還是一個結局嗎?

如懿传看到这时候,你要的还是一个结局吗?

結局已定,如何處理這場戲才是汪俊關心的,“這場戲很精彩,因為斷髮已經超出了情感的範圍,”他揣摩著乾隆人都中年、朝局興盛之下個人的鬆懈,“如懿有一種朦朧的、本能的女權,但在帝王的婚姻裡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她的悲劇在那一刻就註定了。”

如懿传看到这时候,你要的还是一个结局吗?

“現在讓我再來評價這部劇,其實已經不客觀了,陷進去了。”《如懿傳》一共拍攝了264天,汪俊每天都會準時到現場,到了後期更是全情投入,兩年的時間,汪俊全部的心血都給了《如懿傳》。

“當時開頭、結尾我一直想不好,有時候開頭和結尾決定一部戲的方向,特別重要。我就鬱悶,反正各種各樣的事攪得你……所有人都讓你在現場快做決定的時候,就特別想放棄。偶爾晚上跟他們喝一次酒,稍微幸福一點,回去一想,還有這麼多要拍。關鍵是週期太長,你就沒有盼頭,它就不是一個純粹的創作了,有太多東西你要考慮,能撐到結束就不錯了。”

style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