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天爐戰法?

第一軍情


  

  天爐戰法實際上是一種“後退決戰”的戰術。即將兵力在作戰帶布成網狀的據點,以地形為依託形成“爐壁”,以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方式,分段消耗敵軍的兵力與士氣,最後把敵軍“拖”到決戰地區一舉圍殲。具體戰法是將部隊分為左中右三路,部署在敵必然進攻之重地,敵若進犯至該地,則可三面交火,敵攻中路則左右合擊之,敵攻左路則中右合擊之,敵攻右路則左中合擊之。薛嶽在長沙保衛戰中以此戰法大敗日軍,使該戰法一戰成名。

  當年的中國戰史出版局還曾專門出版了薛嶽撰寫的《天爐戰》一書。書的前言有文字介紹:“他(指薛嶽)的戰略戰術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窮宇宙之奧秘,為鬼神所驚泣,人事所難測,無以名之,故曰《天爐戰》。”

  但兵無常勢,天爐戰法雖然重創日軍。但日軍也總結經驗,想出反制辦法。在第四次長沙會戰中,日軍11軍新任司令官橫山勇專心研究前兩任司令官的失敗教訓,對天爐戰法有了戒心。

  1944年第四次長沙會戰期間,薛嶽不採納參謀長趙子立建議,仍以老戰法迎敵,被橫山勇以強大的兩翼兵力反天爐,導致長沙失陷。日軍破衡陽下桂林,一路殺入廣西貴州,完成一號作戰,史稱豫湘桂大潰敗。

  但天爐戰法為中國軍隊打擊日軍做出了重大貢獻,當永遠銘記。也向在抗戰犧牲的英勇戰士們致敬。任何戰法,人是第一要素,向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的英雄們致敬。


趙燕雲


在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間,薛嶽領導中國軍隊和日軍在長沙進行了四次會戰,也稱為"長沙保衛戰"。前三次,都是以中國軍隊獲勝結束戰鬥。尤其是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嶽使用獨創的“天爐戰法”,我軍以17萬兵力迎戰12萬日軍。最終,日軍傷亡56000餘人,被俘虜139人,傷亡慘重;中國軍隊傷亡28000餘人。

薛嶽打仗動腦子,別人打仗只動腿。薛嶽發現日軍作戰特點是:依靠機動和裝備優勢,集結兵力進攻一點,進而打破我軍防線。這個戰法,有一個缺點,就是“孤軍深入”。薛嶽正是抓住日軍這個弱點,一舉重創日軍。

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薛嶽將“天爐”設置為三層:第一層,在關王橋、陳家橋、三江口、大荊街及青龍橋一帶,由第20軍防守;第三層,在汩羅江南岸--長沙城一帶,由第37軍防守;第三層也就是“爐底”就是長沙城,由李玉堂的精銳第10軍防守。

這個“天爐戰法”的關鍵點是:第一,前兩層守軍要順勢而敗,向側後方撤退,給日軍讓出通路,讓日軍突破進去。第二,“爐底”是關鍵,絕對不能讓日軍突破,必須嚴防死守。第三,退至兩側的軍隊,和在兩側待命的部隊,要一起合圍這些“孤軍深入”的日軍。

第三次長沙會戰開始,日軍以三個師團兵力(日軍第40、第6、第3師團)進攻我軍防線,依次突破我軍設置的兩層防線,也就是天爐戰法的前兩層。我軍20軍和37軍,轉向側後,讓日軍進攻到長沙城下。在長沙城下,日軍遭到了李玉堂部的頑強抵抗。此時,我軍在兩側的部隊“側翼合圍”,順勢向日軍側後合圍。

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唯畿在長沙城下久戰無功,下達了全線撤退命令。一路丟下大量日軍屍體,“飢餓慘敗之敵,傷亡過半,潰不成軍”,“泅水潰逃,厥狀至慘”。

此戰,大大提高了我軍威望。此戰以後兩年內,日軍被薛嶽打怕了,再也沒有向第九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

此戰後,美國立即宣佈將向中國提供5億美元貸款。同時,同盟國也決定任命蔣中正為盟軍“中印緬戰區”最高統帥。羅斯福總統還通過駐華美軍司令官、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授予薛嶽一枚美國勳章。另外,第三次長沙會戰勝利後不久,美、英政府便主動向中國提出,廢除與中國曆屆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歸還上海、廈門等地的公共租界,取消領事裁判權。

不過,天爐戰法就這一次獲得了成功。第四次長沙會戰時,日軍調集8個師團又1個旅團的強大兵力,共計36萬人。在敵軍如此優勢兵力下,薛嶽手下只有30萬人,無法展現“天爐戰法”,長沙失守。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首先,我們先看看戰神自己的解釋。

作為天爐戰法的發明人,薛嶽本人的解釋是:“在預定之作戰地,構成縱深網形據點式陣地,配置必要之守備部隊,以伏擊誘擊側擊截擊尾擊堵擊諸手段,逐次消耗敵力,挫其銳氣,然後於決戰陣地使用優越之兵力,實行反擊及反包圍,予敵以殲滅打擊,蓋為後退決戰方法,因敵之變化而變化之殲敵致勝新方略,如爐溶鐵,如火煉丹,故名”。

▲“天爐戰法”示意圖,該截圖來源於紀錄片《檔案》

簡單的說,天爐戰法就是

先在作戰地點布成網狀據點,對敵軍施以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方式,不斷消耗敵方兵力,直到最後將敵人引入到最終決戰區,再以包圍之勢狠狠殲滅。其作戰思路有點類似於現在玩的塔防類遊戲,在沿途布好埋伏點一路攻擊,並在決戰區埋伏重兵將敵軍一舉殲滅。

提到天爐戰法,就不得不提口袋陣,兩者都是待敵深入再以包圍之勢殲滅之。但不同的是,口袋陣是利用各種情報或者敵軍動向,判斷敵軍未來的行軍路線,並在路線上設置好埋伏進行打擊。而天爐戰法則是不知道敵軍走哪條路的情況下,拋出誘餌使敵軍按照提前埋伏好的路線行軍。

在那個時代,我軍八路軍的情報工作做得相當出色,可以提前埋伏,用口袋陣消滅敵人。但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薛嶽並不知道日軍將會如何行動,只能犧牲一部隊戰士誘導日軍,並讓其按照有埋伏點的路線行進,使得日軍大受損失,甚至到最後變成了日軍成軍以來第一次大規模會戰的慘敗記錄,《泰晤士報》還點評此戰為:“12月7日以來,同盟軍唯一的決定性勝利就是華軍之長沙大捷”,而薛嶽也被日本人稱為“長沙之虎”。

▲正在指揮長沙會戰的薛嶽(右二)

戰爭結束後,薛嶽自己撰寫了一本書叫《天爐戰》,在書中他寫道:“天爐戰術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窮宇宙之奧秘,為鬼神所驚泣,人事所難測,無以名之,故曰《天爐戰》。”

固然,我們不能否認薛嶽將軍的戰績,但是天爐戰法是否有如此奇妙仍然有待商榷。比如1944年的第四次長沙會戰中,天爐戰法就發揮失算。

那一年,日軍重新整頓軍力,對中國戰場發起了又一場大型攻勢,調遣60餘萬部隊同時向我國河南、湖南、廣西三地發起進攻,而攻打長沙的軍隊就多達20餘萬。

這一次,薛嶽又拿出了法寶——“天爐陣法”應戰,結果日軍早有準備:日記首先將兵力分為兩個梯隊,進行波浪型進攻對中國軍隊進行反包圍。之後,將精銳部隊置於軍隊兩側,對付想要從側翼偷襲的部隊。再然後,日軍繞後掐斷中國軍隊的大型火力掩護,將攻擊集中到炮兵身上。事實證明,這三招也確實狡猾,嶽麓山炮兵幾乎全數戰死,負責運動戰的中國軍隊也陷入被動狀態。

由此,日軍一路高歌猛進打進長沙,致使長沙淪陷,天爐戰法敗得徹徹底底。事實證明,天爐戰法雖然厲害,但是在複雜多變的戰場面前都不可能實現“一招鮮,吃遍天”。畢竟雙方都是久經沙場的老手,像這樣的奇門陣法偶爾一次還行,多次使用很容易被敵方識破,反而使自己進入被動局面。

資料參考:

《試析薛嶽的抗戰思想》(李岱峰)

《第三次長沙會戰》(李劍一)


協虎戰爭史


日軍向長沙進攻過四次,前兩次雙方打了一個平手,在第三次上卻吃個大虧,就是因為“天爐戰法”。

這是薛嶽將軍的首創之作,更是他的得意之作。



說白了,這種戰法是後退決戰,也就是誘敵深入,側翼殲滅,最後合圍。想象一下太上老君的丹爐,把它側傾,一個口子,這就是誘敵,往丹爐底部走,這就是深入。周邊還有丹爐璧,這就是側翼殲滅。等敵軍到達丹爐底時,側翼合圍。



之所以這樣打,是因為日軍習慣強大的孤軍深入,似一把利刃插入敵方心臟,但與後方部隊脫節,無法相互掩護。

從這裡可以看出,丹爐底的重要性,如果丹爐底破,管你什麼戰法,絲毫沒有用。

“天爐戰法”就是這麼結合日軍作戰特點和我方優勢,為日軍量身而做。



但不是像神劇裡那般,日軍腦殘,他們沉定思痛,改變戰略,也就是加強兩翼掩護,加強正面部隊,增強縱深向突擊能力。

這是第四次打長沙,又是用天爐戰法迎接敵人,無奈失敗告終。

一個死架子來打人,自作自受……


非常茴香豆


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史稱“長沙保衛戰”。戰區長官薛嶽利用長沙地區的山川地勢,使用“天爐戰法”大敗日軍,殲滅日軍共計11萬餘人,這是抗戰爆發以來,我軍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軍回到原戰略態勢的戰役。

抗日名將薛嶽,是消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當時有抗日“戰神”之稱,陸軍一級上將。曾參與圍剿紅軍,抗日戰爭期間,參加淞滬會戰,指揮了武漢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等著名會戰。而天爐戰法因薛嶽保長沙,敗日軍而成名。

天爐戰法實際上是一種“後退決戰”的戰術,薛嶽根據長沙地區的山川河流,主要依賴新牆河、汨羅江、撈刀河三道防線層層佈防邊打邊退,以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方式,分段消耗敵軍的兵力與士氣,最後把敵軍“拖”到決戰地區聚而殲之。《天爐戰》一書的前言有這樣一段介紹:“薛嶽的戰略戰術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窮宇宙之奧秘,為鬼神所驚泣,人事所難測,無以名之,故曰《天爐戰》。”

天爐戰法造成日軍成軍以來大規模會戰的慘敗記錄,指揮長沙大捷的薛嶽被日本人稱為“長沙之虎”,日寇幾年之內不敢再向長沙發起進攻。長沙保衛戰的勝利使得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促使美國援華方案的迅速實施,迫使美英等國放棄自鴉片戰爭以來在中國取得的各種治外法權、廢除不平等條約。


當狗容易做人難


所謂“天爐戰法”是抗戰時期薛嶽將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時的大手筆,說的挺邪乎,但其實也沒什麼稀奇,不是什麼陰陽八卦鬼神莫測的東西,簡單來說就三個字:

誘,拖,打。



第一,誘。就是引誘敵人鑽進“爐子”裡。當然這種“誘”可以有不同的辦法,比如詐敗、比如伏擊,但關鍵是要依託有利地形,設置合理的伏擊據點,以運動戰和游擊戰的形式讓敵人摸不著頭腦,進而讓咱牽著敵人的鼻子走。

第二,拖。就是以運動戰和游擊戰的形式反覆引誘和激怒敵人,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消耗敵人的兵力和士氣,讓敵人感受到一種“想撤撤不出,想進進不去”的無奈和抓狂,並最終將其拖進“爐底”,也就是最後的伏擊圈。



第三,打。這就是最後一步,即把士氣低落疲憊不堪的敵人拖進最後的伏擊圈,然後我們以逸待勞,狠狠地將其圍殲。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國軍的薛嶽將軍就是用這樣的辦法打死打傷5萬多日軍,取得了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造成了抗戰以來侵華日軍第一次在大規模會戰中遭致慘敗。



第三次長沙會戰取勝後,當時的中國戰史出版局還出版了一本由薛嶽撰寫的《天爐戰》。書中前言曾介紹道:“他(指薛嶽)的戰略戰術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窮宇宙之奧秘,為鬼神所驚泣,人事所難測。”

現在看來,這種說法顯然有些誇大了,但薛嶽將軍的功績卻是無法抹殺的。



第一次回答軍事歷史類問題,有什麼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喲!


達摩說


爐子的特點就是:底部硬而且有火,四周也有火。

“天爐戰法”就是就是誘敵深入,層層抵抗加入了“安排精幹小部隊深入敵後,阻擊、側擊、尾擊敵軍,遲滯、消耗、疲勞敵軍”,等敵人已經成為強弩之末以後再集中優勢兵力予以打擊。

“天爐戰法”的由來:

在薛嶽和日軍的交鋒過程中發現,由於日本士兵的戰術素養比較高,而且武器裝備遠遠優於國軍,所以日軍經常就是猛衝猛打,直接將國軍陣地死開,而且國軍被擊潰後撤退的時候組織不行,一片混亂日軍就趁亂射殺。

針對日軍的作戰特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薛嶽在守長沙的時候,通過在重點地理位置設置幾道防線,然後每道防線都會有左中右三路,在敵人進攻的過程中,通過正面阻擊、側面襲擊來不斷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且左中右相互配合,敵人打中路則左路和右路襲擾;敵人打右路,則中路和左路襲擾;不斷消耗敵人的兵力和士氣;並且在襲擾、阻擊的過程中有序的撤退,把疲憊之敵引誘到埋伏之地,再以優勢兵力圍殲之。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到劉備攻打東吳的時候,東吳的陸遜的應對之策;他就是在劉備的必經之地設立層層的營寨進行抵抗,來不斷消耗劉備的士氣,等到劉備軍隊士氣低落再出擊。

不過“天爐戰法”在薛嶽這邊能成功,主要是薛嶽指揮水平比較高,部隊訓練有素,從長沙戰役來看薛嶽所部的戰術組織能力無疑是十分出眾的,敵後作戰散而不亂,聚散自如。


你懂得zyt9573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轉折的關鍵一年,蘇美英三國將德國打的節節敗退,軸心國陣營即將陷入滅亡的結局。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從1944年開始,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都發起了全面反攻。1939年9月到1941年9月,中國軍隊進行了兩次長沙會戰,在戰略上有效支援了盟國作戰,打斷了軸心國之間的戰略配合。1941年12月底日軍對湘北發動了攻勢,並揚言說要在長沙過1942年的元旦。

時任第九戰區司令官薛嶽總結了前兩次長沙會戰的經驗教訓,提出了一個新的戰術——天爐戰法。按照薛嶽的解釋,天爐戰法就是根據敵人的變化而採取“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手段,逐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最後在決戰地帶,採用優勢兵力一舉實施反包圍反圍殲,將敵人徹底殲滅掉。該戰法因為如同在爐子中鍊鐵,又好像慢慢煉丹一樣所以得了個天爐戰的名字。

當時第10軍官兵負責引誘進攻長沙的日寇,這些官兵全體立下遺囑,成則以身報國,死則葬身長沙。1942年元旦這天1500封家書寄出,不成功就成仁。尤其是第10軍預備10師第28團官兵在長沙東瓜山一帶跟日寇進行了慘烈的廝殺,最後全團大部分官兵壯烈殉國,只有50多人生還。同時,處於外圍的中國軍隊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加速向長沙推進,不斷壓縮包圍圈,準備向心攻擊,面對不利態勢,日寇最後不得不撤軍。據統計,此戰中國軍隊傷亡2.8萬,日寇傷亡超過了5萬,在戰後日寇沮喪的承認,當時完全陷入了中國軍隊的包圍圈中,大敗而歸。薛嶽更被日寇稱之為“長沙之虎”。(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薛嶽對中國抗戰的卓越功績和用兵才能,充分表現在長沙保衛戰之中。自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國軍節節敗退,鮮有決定性勝利。1941年底到1942年初的第三次長沙保衛戰,在薛嶽天才般指揮下,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將星冉冉升起。所謂天爐戰法,來源於此戰之後,長沙之虎薛嶽撰寫了《天爐戰》一書,由國民黨戰史出版局印發。其前言如此介紹:

薛嶽的戰略戰術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窮宇宙之奧秘,為鬼神所驚泣,人事所難測,無以名之,故曰《天爐戰》。

可見長沙保衛戰對當時軍心之鼓舞,扭轉了武漢會戰以來的相持,也策應了珍珠港事件後美國介入的國際局勢。1941年之後,長沙成為中日拉鋸地帶,爭奪不斷,一些地方多易其手。國軍多部陳兵近30萬,日軍出動30個聯隊共12萬人。

在與日軍爭奪過程中,薛嶽在嶽麓山臨時指揮所,根據當時長沙、岳陽、瀏陽河等地的地形特徵和交通線路,發明了一種後退決戰、梯次阻擊、分步包圍、聚而殲之的戰術,第9戰區迅速部署,構築防禦工事。具體來說,就是將兵力在作戰地帶,交錯布成網狀的據點,互相救援和配合也便利,大致分為左中右三支,形成有梯度的多線防守帶,重點防禦,來回牽制。

同時,派出小隊以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方式,騷擾日軍,從而規避鋒芒。或聚重兵消滅來範之敵,或幾路配合交火,分段消耗日軍的兵力與士氣。國軍依託各陣地逐次抵抗,給日軍帶來極大的兵力損耗和戰略遲滯。在作戰目標分散的背景下,慢慢疲乏下來,指揮官阿南惟幾繼而求一決戰。集聚各個兵種,試圖突破推進困難的現狀。

薛嶽漸漸地把日軍大部隊“拖”到長沙熔爐地帶,匯聚精銳,達到圍殲的目標。天爐之名,無疑乃一比喻,就是最終重兵彙集,形成包圍優勢,士氣旺盛,一舉消滅敵軍之意。

(被俘虜的日軍)

蔣介石在黃山得知勝利消息,說:此次長沙會戰,實為七七事變以來最確實而得意之作。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天爐戰法是國軍協同周密,指揮得當的代表戰役之一,也得到了國際輿論的普遍讚譽。

這裡是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立足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傳播媒體。

秦右史


天爐戰法”用通俗的說法就是“後退決戰”,拉長敵方的戰線與供給線,利用自身優勢兵力與地形,實現主客異形,取得作戰勝利

1、被動挨打到把握主動的探索

自抗戰以來,國的陣地戰特別注重一線弧形防禦,在一處被突破後,全線退卻;側翼被包抄,全線潰退。淞滬會戰、南口作戰、太原作戰的失敗都是如此,完全沒法把握戰場主動性,急需新的作戰戰術。

薛嶽前後,參加淞滬、蘭封、武漢會戰,總結經驗摸索新的戰術。即不能與銳氣正勝日軍在前沿硬拼,要把他們引入作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就制定了“戰區決誘敵深入於長沙附近地區,將其包圍殲滅之。”在贛北、鄂南作戰後,日軍向湘北進攻。經過10多天作戰,日軍限於給養、側翼威脅,撤退。國軍反擊,恢復戰前狀態。

2、天爐戰法的形成

兩年後的第二次長沙會戰,薛嶽計劃在“汨羅江兩岸與日軍決戰、反擊而殲滅日軍”。是比較主動的行為,打的很吃力,日軍甚至打到株洲。如果不是六戰區強攻異常,長沙都有可能陷落。

(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都是走湘江東岸)

此次作戰的教訓,直接促使天爐戰法戰法形成,利用湘北河道縱橫、兩側湖泊、山區等地形遲滯日軍,再守衛堅固要塞,最後利用優勢兵力向心攻擊,對疲憊敵軍決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就是如此,珍珠港事件後,日軍大舉南下,國府計劃救援香港,為牽制國軍調度,日軍再次南下。

此役阿南惟幾行軍舉步維艱,尤其是到了長沙頓兵堅城之下。

長沙城的工事從1939年就開始構築,第10軍接手後開始加緊構築,嶽麓山上的炮兵發揮了巨大作用。這是九戰區直轄炮兵和第10軍的炮兵部隊,由第10軍統一指揮,共約2團,除步兵炮之外還有重型山野炮4、50門。

從12月31日,第三師團到達長沙城下開始攻擊,之後第六師團、獨立混成第9旅團先後投入戰鬥,攻擊到1月3日,長沙依然未被攻下。而各路國軍已經開始反包圍,日軍倉促撤退,損失慘重。

(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依然走湘江東岸)

此戰為天爐戰法最佳表現。

3、長沙丟失

1944年,在豫中會戰擊敗湯恩伯後,日軍在武漢集結兵力南下,吸收前幾次作戰教訓,此役日軍不再僅從長沙北面南下,而是選擇洞庭湖等多路南下,使九戰區部隊在後退中沒法形成外線優勢,進而孤立長沙。

(日軍戰術調整,三路南下)

最後到八月份,長沙、衡陽陷落。當然此役日軍實力也空前強大,而九戰區軍隊在1943年常德會戰中傷亡慘重。

總結

天爐戰法是在抗戰屢次失敗中總結的戰法,其更能保存有生力量,取得戰場主動。兵力優勢、地方配合、要塞防禦缺一不可。是非常好的戰法。

(爐子的底就是長沙)

總之,戰爭要動員人民,才能實現真正的戰無不勝,而不僅僅就軍事而言軍事。

參考文獻:

葛先才:《長沙、常德、衡陽血戰親歷記》

楊向昆. 戰時體制下兵工企業的秩序與影響[D].西南大學,2016.

張美蘭. 薛嶽主湘與抗戰時期湖南社會(1939-1945)[D].湖南師範大學,2016.

柳鵬. 抗戰時期國民黨長江流域江防軍研究[D].遼寧師範大學,2015.

胡若晨. 論抗日戰爭四次襄陽會戰[D].武漢理工大學,2014.

隆鴻昊. 抗戰時期第九戰區軍事史研究[D].首都師範大學,2014.

蘇玲鋒. 抗戰時期薛嶽軍事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4.

葉銘.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令部研究(1938-1945)[D].南京大學,2013.

陳克文. 萬家嶺戰役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2013.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