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職工是哪一年開始交養老保險的?農民交農業稅,爲什麼不算交養老保險呢?

開心快樂176926366


我們國家的社保制度是一個逐漸建立並完善的過程。

城鎮職工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也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1986年10月,國家發佈在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在這個規定裡面,明確企業在國家勞動工資計劃指標內招用的常年性工作崗位工人,包括臨時工,季節工,都需要簽訂勞動合同。

簽訂勞動合同只是第一步,還要按照職工本人的工資的15%左右給交納養老基金,職工本人交納3%左右。

這可能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後,理順養老保險關係,開始交納養老保險基金的開端。實際上在1951年,我們國家有一個勞動保險條例,當時就開始建立勞動保險基金,其中就包含了養老待遇,後來因故停辦了。

1991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要求所有人員開始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

不過國家規定,對於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以前的國有企業固定工,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可以被視為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由國家承擔。

另外還有三大類人員,一類是知青上山下鄉的時間,一類是需要安置工作的復退軍人服兵役時間,另一類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農民是在制度設計中的一類特殊群體。最早的農民實行集體生產、集體養老,我們現在的五保戶,就是最早集體養老的延伸。其實跟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之前的用人單位一樣,養老責任是由企業承擔。企業一樣要承擔國家的生產指令、給國家繳納稅費。

可是我們國家在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的時候,由於農村的生活水平較低,無法按照企業標準籌措養老基金,暫時保持農民養老方式不變。

後來我國經濟社會不斷髮展,國家取消了農業稅,還實施種糧補貼。到2009年國務院下發文件,要求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試點。我國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才逐步建立起來,2014年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合併,形成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考慮到我國農村的實際,繳費檔次從每年一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所有交費檔次都有國家補貼作為激勵,一般每年都至少補貼30元。即使是這樣,仍然有上億人沒有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所有個人交納的費用都存入個人賬戶,萬一去世可繼承,不會虧本。

養老待遇除了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之外,還有國家補貼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待遇。

不過基礎養老金目前只有一百多元,待遇比較低。相對於每年交納七八千元的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更加符合農村實際。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演變是非常複雜,希望未來能夠更加完善。


暖心人社


您好,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最早源自於1986年合同工養老保險,到1988年國家又出臺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才正式開始瞭如今的養老保險制度,也有部分省市是從1993年開始補繳的。我國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國家為了保障企業職工退休以後還能夠獲得經濟來源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之所以當年農民繳納的公糧和農業稅沒有算作養老保險是因為繳納的公糧被國家當做一種義務來執行,城鎮企業職工繳納個人所得稅而農民繳納的是農業稅。國家之所以當初沒有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主要還是因為當時國家的財政實力還不足以支持如此多的人口,而且農民自己有土地自給自足養老的情沒有城鎮職工迫切,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家在農村養老保險這一塊的制度建設一直就是空白的!


駿景農業


農民在舊時稱庶民,是沒地位的,不管給社會多大貢獻還“農民”就拿八十年代前,農民星裡出去,星出才回家,一年到到頭生活苦得沒法說。不管收成如何,公糧,餘糧,每戶一頭豬,這些皇糧國費鐵定要完成的。另外修水電站。比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武寧大電站,修水的東津電站,七十年代的南茶電站。奪去了多少農民青春和汗水。還有很多手工業要完不倍稅,比如大部分手藝在外一天多少工資都有規定的。涉及政府的先完國費,乘下的錢被生產隊要去毛收入買工分,沌收入分配。在農村只有行醫的和先師好,醫生估到他的收入,這個群體交費基本設有。到生產認買工分也最合算,所以他們現在還是划得來,每月幾百元的醫師補貼。更划算的莫過民辦老師,一個星期40多個小時的課,一年的假是多少?不管教得怎樣,工分照有,經常還把學叫去幫他家裡做事,很多民辦老師根本不會符當老師。當仁有些老師是值得尊敬的,是合格的。他們最划得來現在每幾千元坐在家等著拿。哎!這都是命,農民的苦到那訴,請告訴我。


黃秋生笑對人生


總之一句話國家現在太窮,心有餘而力不及,國家肯定會想著我們農民,但要有一個過程,所以中國人民要爭氣,一要在國際上讓外人看的起要有骨氣,為什麼日韓這些彈丸小國看不起我們?他們仇恨我們暫且不說,也有我們自己的原因,韓國安上薩得導演威脅國家安全,樂天寧可以身殉國,中國反而有一部分漢奸假洋鬼子不顧國家民族大義拿著人民幣送給敵人好買更多的導彈對付祖國。第二國民要自強,加強自己的修養,學會崇尚科學,支持國防,理解國家,崇拜科學家,軍人,不要讓自己的下一代崇拜娘娘樣男不男女不女的戲子,它們不會給國家帶來希望,更不會使國家強,它們只會毀我們的未來和希望,總之一句話,國家也知道農民不容易,自建國以來真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沒有我們的農民就沒有現在中國的強大,功不可沒!請您相信國家絕不會忘記我們農民,國家一定會帶領我們走向好日子!


老農民伯伯正直人


農民把最好的糧食交給國家,最困難的時候,她們吃糠咽菜。為了保證完成公糧任務,保證完成農業稅,她們大車小車拉到糧所去交糧。而她們有的六七十、有八九十了、有的九十多了,每月領八十塊錢。國家強大了,國家富了,也有她們的貢獻呀!有些人也應該想想,你們的工資翻了多少倍?而農民的糧食長了多少倍?


趙啟164




以前,城鎮市民與農村農民一樣都沒有退休制度。解放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制定了企業職工退休制度。當時規定所有企業都必須提取保險基金,由中華全國總工會負責“勞保條例”的組織領導和監督實施。由於種種原因,各企業都按規定提取了保險資金,但僅僅停留在帳面上。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陸續有職工達到或符合退休條件,但職工退休後退休金仍由企業發放。當時企業都是國企,企業並無自主權,盈利與虧損都列入國家或地方財政。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後,國家放鬆企業管制,企業實行廠長負責制和承包經營,部份企業因經營不善或經濟不景氣,常造成退休人員延期或不能足額領取退休金。

為解決此問題,國家建立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初衷就是保障退休職工的退休金能得到及時足額的發放。國企大部份是在一九九二年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追溯到前三年,即從一九八八年度開始繳費,社保方可接受企業已退休的職工。當時繳費徵收比例,企業為在職職工工資總額的16%,個人為每月3元錢。部份央企如石化、電力、煤礦、郵電等行業開始是單獨實行行業統籌,直到一九九六年後方併入全國社保系統。集體企業和新型集體企業也是在一九九六年以前陸續加入社保實行養老統籌。順便說一下,首批勞動合同制養老保險始於一九八六年,個人每月納8元錢,企業給予12%左右的工資性補貼。

現在再說農村,當年人民公社屬政社合一的集體組織,公社經濟實行三級核算,隊為基礎。國家承襲千年的田畝稅制度,按核定的田畝徵收農業稅,俗稱交公糧。稅賦並不高,一畝田地大約十幾斤稻穀(按金額折算不同的農產品)。生產隊生產的糧食交完國家的,留足自己(種子、口糧)的,其餘的賣給國家,參與城鄉商品交換。因此,不能說是農村人養活了城市人。另外,國家對大型水利設施是有投資的,實行以工代賑,支付給參加建設的生產隊。當然,一般的地方性水利設施由各地自行建設,但主導方也會籌集部份資金予以支持。“一平二調”剝奪農民的土政策,是歷屆政府都極力反對的。

交公糧是納稅,城鎮企業也有明目繁多的稅負,因此,在目前社保制度中不算交養老保險很正常。徜若建立一種社會保險稅,國家給每個公民予以一樣的待遇,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國家早已廢止了農業稅。農村養老保險始於2010年前後,並由各級財政對參保人實施補貼。雖然目前保險層次較低,因個人繳納費用較低,領取待遇也、較低,但農民畢竟佔有生產資料――土地,相對於城裡的沒有正式工作的市民,畢竟多一份保障。

本文的目的在於,不能片面地將不同的人群予以比較,看問題要歷史地看。



養老保險和和稅是兩碼事,企業首先確定工資總額,然後再從總額里扣除百分之幾點幾養老保險,百分之幾點幾教育保險,百分之幾點幾醫療保險,……然後剩下的發到職工手裡,所以到手的工資不是整數,甚至到釐。比如我原先在的石家莊某工廠,二級工月工資三十八塊六毛一分。日工資一塊五毛一分四釐。稅是企業交的,稅的種類很多,如果企業現在按當初的標準向國家交稅,大部分要倒閉。此外,除了交稅,企業還要上交利潤。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和企業利潤,那時職能部門分工不細,政府並沒把扣除職工的保險單存,而是和財政資金混用。建國初期,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小學敎師月工資二十四,工廠當工人月工資十八元只夠吃飯而已。離家一,二百里,回家騎自行車,來回三元火車票捨不得買。所以,農村人大都不願舍家撇業進工廠。有些人參加了工作後又跑回老家,單位多次來叫都叫不走,我們村一個人甚至連黨員關係都丟掉也不回單位。我的一個同齡人,一九五八年被召進公安局派出所,過了一個月,領導看他不錯,叫他回家辦戶籍關係,糧油關係,轉為正式民警,結果他回來後再不回去。至今仍在家,七十五歲了。只是到七十年代後期人們才有進城找工作意願。我還聽一個老工人講,戰爭年代戰士被俘虜後,放下武器可放人走,工人被俘則要關監獄。農民可沒這份風險啊!


空中飄飛123


城市職工養老保險好像是88年開始實行。接著城市職工的待遇一天天變好,職工分房,職工醫療等。

這些福利待遇使城市人快速的富裕起來,不用愁住房,不用愁養老,即使後來有大量的下崗工人,也有一定的下崗補貼和最低生活保障。下崗在就業還有政策扶持。

在看農村,農業稅從58年就已經開始徵收。82年全面實行連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承包土地,自負盈虧,但是必須繳納農業稅以及村提留鄉統籌這些費用(三提五統)。農業稅繳納給國家,三提五統則用在各村各鄉。這些都被規定為農民的義務,還要免費出勞力修路、修河道等。重點來了,農民種地繳納農業稅是義務!義務!義務!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一樣的為國家做貢獻,農民由於基數太大,根本不可能得到城市人的種種待遇。

退休?任何職業都有退休這一說法,農民沒有,只要活一天,承包土地還在你的名下,就不存在退休。這非常像古時候的佃戶一樣。

最低生活保障?搞笑了吧你?作為農民,想也別想,安心的刨土挖坑才是很多人希望農民做的!


清風明月柳一村


這個問題的焦點是,農民該不該有養老保險,而不是為什麼不算養老保險。

國家養老保險統籌是91一93年之間實行的,各地早晚有所不同。

統籌之前,是企業自己發養老金。統籌是為了讓不景氣企業,破產企業,轉制企業的職工以後的養老有保障。

我覺得農民也應該有養老保險。應該逐步與城鎮職工同步,享受社會養老保險保障政策。

這就要分一下統籌前和統籌後。統籌前,農業社作為集體企業的一種形式,積累少,逐步走的是破產的道路,農業社不能負擔農民的養老問題。當然,這是歷史原因所致。

統籌後,農民應該享受統籌政策。

1.農村年滿18歲,即為農民,男60退休,女55退休。30後,40後,50後,按年齡己退休。按49年新中國成立,應有工齡工資。這些人若健在,願補交社保領退休金的應給於一次性補交支持。60後將退休,或退休,也可補交。

2.農民交公糧時段應視為工齡計算。補交採取自願。73年後出生的農民,滿18歲,都過了統籌時間了,就是一個自然人,應按交費年限計算養老金。

3.農民政策特事特辦,應允許補交。若不願補交的,73年前出生的農民,國家將適當在免費醫療,生活方面給予補貼照顧。

我為什麼要這麼說,相對公平一點。

城鎮職工在統籌前後,下崗很多。這些人,啥都沒有,也沒地。完全成了一個社會自然人。從哪時起,他們就自謀職業,自交養老保險了。他們不交,以前的上班時段,只計算工齡,並退不了休。要退休,需從統籌後,連續交費15年,這是個最低年限。大多數交的這個養老保險都是以自然人的身份負擔了全部。即自已交的一部分及企業該交的一部分。

因此,73年以後出生的農民也按自然人對待。

73年以前出生的人,可計算工齡,採取自願補交費退休,若不想交,就領糧補,並享受國家其他政策補貼。

如果農村都像城鎮職一樣統籌退休,我想這個保障制度就完善了。

全民統籌了,農民也是自然人。土地流轉,讓有能力,有體能,有頭腦,有知識的現代年輕職業農民經營。50畝起包,他們會投入,會掙錢,會走向現代農業。


史西懷


農民沒有養老金是公平的。因為農民直到死都有地,生有養老地死有葬身地,農民歡呼分田時工人卻在下崗,工廠被賣時沒分一個鋼鏰都交社保了,所以才有一點養老金,而農民賣地時,農民可不是按勞動力分錢而是按人頭鼓起了錢包,所以應該自己養老,如果賣地的錢也和賣工廠一樣只按勞動者分配並全數交社保農民就也有勞保了,其實農民還是佔了便宜的,土地是按人分錢,老人也有養老金沒有工人多而已,所以人不能太貪,既要每一分賣地的錢又要跟別人一樣的養老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