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赵县多地发现永乐迁民的碑刻、谱牒,证实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

儿时,总是伴着外祖母的歌谣进入梦乡“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当双脚真实地踏上汾河畔的洪洞土地,看到梦里的大槐树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它是一缕淡淡的乡愁,是归家的温馨。

河北赵县多地发现永乐迁民的碑刻、谱牒,证实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遗址,现已辟为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了,在洪洞县城西北方向。明朝时,这里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香火甚旺。唐宋时期,此处还又建驿站,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杈间构筑窝巢,景象十分壮观。悠悠600年过去了,而今,那曾有的繁华早已伴随历史的烟云飞散,唯留一柱饱经沧桑的石经幢矗立在这里,述说着移民别家时的凄苦和哀怨。

河北赵县多地发现永乐迁民的碑刻、谱牒,证实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

山西洪洞大槐树

查阅史料可知,战乱频频,水旱蝗疫是明初的大移民的真正原因。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而三晋大地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这里太行、吕梁成天然屏障,南有黄河阻隔,北有雁门雄踞,表里山河,易守难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那时,明政府就是在广济寺设局驻员,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大槐树下是移民荟萃,开跋外迁的集散地。

河北赵县多地发现永乐迁民的碑刻、谱牒,证实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

独家: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去洪洞前,我翻看了家乡的县志,在历史事件一编中,发现了“永乐大移民,迁来洪洞人”的记载。明隆庆《赵州志》载:“本州与宁晋县境内田地,国初大半抛荒。永乐间迁山西屯留、长子等民实之,听令开荒,永不起科,而抛荒者尚存十之二三。永乐宣德等年,乃拔神武右卫左千户等所军率屯种,每一屯计率二三十名,每屯计地数十余顷,如杨户、柏舍诸屯是也。”

河北赵县多地发现永乐迁民的碑刻、谱牒,证实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

又有《赵州乡土志》载:“翟廉,黄帝之后,以地为氏。明永乐间,先世由山西洪洞县迁赵”。“魏之潘,毕万之后,以国为氏,明永乐间,先世由山西洪洞县迁赵”。“李连梦,明永乐间,先世由山西洪洞县迁赵”。“卜氏,先贤于夏子之苗裔也,周有太卜之官,以官为氏。明永乐间自山西洪洞县迁至郡西卜家庄”秀才营村李氏家谱上也载:始祖是从山西省潞安府沁州武乡县桃源村迁来。

河北赵县多地发现永乐迁民的碑刻、谱牒,证实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

山西洪洞大槐树

赵县梨区出土的一块墓碑,记载了墓主李氏一族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文水迁移赵州的经过和当时赵州几经战乱浩劫,人口凋零、田地荒芜、地旷人稀的社会环境。南庄《李氏墓碑记》载:“我始祖山西洪洞县城南郭保村人也”,明朝永乐二二年,“特奉敕旨迁居赵州东鄙四十里许”。我想,不管自己是不是古槐的后裔,洪洞大槐树总是值得拜谒的,因为对祖根的探寻,对故里的情感,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与美德。

河北赵县多地发现永乐迁民的碑刻、谱牒,证实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举行万人寻根祭祖大典

在古大槐树处我伫立良久,第一代大槐树已幻化成故事,不见其踪影,干枯的第二代古槐也曾被大风刮倒,若不是洪洞人将它重新竖立起来,也只能在传说里寻觅了,欣喜的是郁郁葱葱的第三代槐树 ,依然续写着古槐的家史。三代大槐树啊,代代同根,血脉相连。久远的古树枯死了,它的下一代便倔强地孳生出来,生生不息,复苏着祖先的绿色,绵延600年而不绝根。大槐树身上折射着“古槐后裔”根连根、心连心这血浓于水的情结。

河北赵县多地发现永乐迁民的碑刻、谱牒,证实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

山西洪洞:洪洞大槐树景区邀请省内外90多家旅行社参观游览 为春节旅游旺季提前造势

古大槐树处碑亭后面是祭祖小屋,墙上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络绎不绝的寻根人用献花、奉香叩头、鞠躬等不同的方式,在姓氏祖先牌位前祭奠,袅袅渺渺的香烟寄托着人们对祖先的追思、缅怀和尊敬。

河北赵县多地发现永乐迁民的碑刻、谱牒,证实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

凭心而论,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面积称不上大,短短几十分钟就可以游览完,但在这段时光里,你会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这里有许多迁徙的传说,最有趣的当属“复形趾甲”和“解手”的故事。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我好奇地脱下鞋子,见小脚趾上有两个脚指甲,其中一个很小,要仔细看才能发现。再就是“解手”一词的来源了,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从此“解手”便成了方便的代名词

河北赵县多地发现永乐迁民的碑刻、谱牒,证实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

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寻根槐乡,我感受到的是老祖先背井离乡的艰难,是他们开荒农垦,创建家园的辉煌,更感受到了华夏儿女强大的凝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