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神奇的「教授村」:兩口井距離十餘米,左邊的永遠比右邊高!


斯宅,一顆隱匿於大山深處的璀璨明珠。讓你流連忘返的不僅僅是歷經光陰故事的古民居建築群,更讓你為之震撼的是根植於斯宅這片淨土的深厚文化底蘊。

在筆峰書屋的不遠處,聳立著一座家塾——華國公別墅。光緒年間由私家學塾改為民塾,而轉變為新式學堂,後改為斯民小學堂,成為諸暨第一所現代學校。校內“漢斯孝子祠”的題額還是斯豪士請康有為提寫的。

近百年間,蒙斯民小學陶冶哺育,奠立初基,進而成長為傑出人才者,指不勝屈。以斯民校友為主體之斯宅籍高級知識分子,即達百餘人之多。

正因為有這些傑出的大家,斯宅被譽為“教授村”。

而華國公的別墅又什麼獨到之處? 華國公別墅是家廟學塾一體的建築,獨一無二的風格在諸暨市獨一無二,全省全國也極少見。門臺上“華國公別墅”系清代經學家俞樾所書。

正門門臺上雕有“暗八仙”,含蓄的表達了避邪的含義。

前廳左右有青石雙面雕的“九獅圖”“八鹿圖”,後廳左右有青石雙面雕“丹鳳朝陽圖”。 中廳為“思誠堂”,牆上官報、學報共10張,歷時100餘年,至今字跡清晰。

別墅中的稀奇事! 後廳為家廟,中廳耳房後廊有兩井。左邊深挖,名為“陰井”,用以生活用水;右邊高於地面,名為“陽井”可用於防火用水。兩口井相距十餘米,水平面卻不同。 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管洪澇旱災,陰井和陽井的水位都不會升高溢出,也不會降低乾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