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完成改制,或許資費也該學聯通改一改了

12月25日,中國移動正式宣佈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企業類型由全民所有制企業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企業名稱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變更為“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中國移動並非是第一家變更為國企的運營商,早在今年12月21日,中國電信就已完成了公司改制,而在今年8月,中國聯通也在改制後開啟了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國移動完成改制,或許資費也該學聯通改一改了

為何改制?

其實不光是通信業,近期我們熟悉的很多國企都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成為了“國有獨資公司”,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中國石油等公司都在此列。

中國移動完成改制,或許資費也該學聯通改一改了

其實一般說來,國有獨資企業就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一種,只不過一個按照《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成立,一個按《公司法》成立,而國企改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完全市場化、去行政化。這兩種形態下最典型的差異就是,國有獨資公司實行董事會聘任制,而全民所有制企業為政府任命制。

其實,三大運營商無論是在公司決策上還是產品服務上都一直給人一種“慢吞吞”的感覺,而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這種感覺愈發明顯。與行動迅捷的互聯網企業相比,運營商就是個行動遲緩的老人,用戶反饋處理不及時、產品更新換代慢等問題時有發生,引得用戶紛紛吐槽。

而現在,改制之後的中國移動,就能夠放下原本不必要的“負擔”,輕裝上陣,使得自己今後的行動能夠更加靈活、更加迅捷、更有競爭力,也更有一家公司該有的樣子。

改制之後如何?

不少用戶將前段時間的聯通跟此次的電信、移動進行比較,覺得這兩家通信企業進行改制,就是為了將來進行混改。

誠然,國有企業改制是混改前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我們不能就此認定,所有進行改制的企業,都將進行混改。中國聯通進行混改,是因為其有引入民間資本的必要性,同時是作為國企混改的一個實驗樣品。而綽號“土豪動”的中國移動2017年的盈利額超千億元人民幣,在短時間內,基本沒有混改的必要。

中國移動完成改制,或許資費也該學聯通改一改了

相較於混改,5Giii認為更大的可能性是為了讓運營商能夠更加輕鬆靈活的面對5G。根據不完全統計,4G基站數量上,移動最多為151萬個,電信次之為110萬個,聯通的最少為60萬,運營商在基站的部署上花費為8000億元。而5G時期,基站數量要數倍於4G,累計投資在萬億以上。故此,4G時期三家運營商分別部署三張LTE網絡的情況絕不能再發生。

在5G到來之前,三家運營商全部完成了改制,也使得他們在進行5G網絡建設的時候,能夠更加靈活的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更好的合作方式,從而減輕各自的投資壓力,並且可以有效避免資源浪費。

5塊錢30M的“貴族套餐”能改改嗎?

運營商的資費套餐向來是用戶們吐槽和關心的重點。但是這一年來,中國聯通的情況稍有好轉,特別是隨著各種大流量的互聯網套餐業務的推出,使得其用戶口碑開始轉變。

中國移動完成改制,或許資費也該學聯通改一改了

然而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在這方面卻很少動作。而此次經歷過改制之後,移動能不能也像聯通一樣,突然“開竅”,也推出幾款實惠一點的套餐給用戶呢?其實這個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畢竟聯通的互聯網套餐也有多數是在改制以及混改前後推出的。而此次移動可以說在企業所有制上開始跟進聯通的腳步,今後其行為肯定會更加接近市場、更加像個企業,那資費上也向聯通靠攏一下,完全有可能。

畢竟,“5元30M”這個梗太老舊,是時候換一些新的東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