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的“井”在哪里

王府井的“井”在哪里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是全国最有名的商业街,被称作“日进斗金”的寸土寸金之地。

王府井的“井”在哪里

在辽、金时代,王府井这片区域,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元大都时期,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明成祖时,在王府井这一带,建造了十座王府,此地便有“十王府街”的称号。随着明朝的灭亡,此地也变得衰落。原来这里的十座王府,剩下了八家,所以人们也便去掉“十王府街”中的“十”字,改称为“王府街”。直到清光绪、宣统年间,这里又重新开始繁华,出现了许多摊贩和店铺。

如今,在王府井大街的北端,有一个用铁链子围起来的水井,水井上加盖的金属盖子记录着王府井地名的由来。得名“王府井”,渊于明中叶以来街上的一口水井。据清光绪十一年的《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千余个,但大多水质咸苦。由此,老百姓还流传着甜水让幽州孽龙盗走,倒入了玉泉山的传说。北京城内可供饮用的甜水井很少,而十王府街的一口井则清澈甘冽可以引用。1915年,北洋政府在绘制《北京详图》时,把如今的王府井大街分成三段:北街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一眼甜水井而称王府井大街。后来,人们渐渐把三段地名合并,称作“王府井”。

王府井的“井”在哪里

我们如今逛王府井非常容易见到的北端刻有名称由来的那口井,并不是王府井得名的那口井,那口井在如今王府井大街的西侧,那处地名名叫大甜水井胡同。

王府井的“井”在哪里

弄清楚了王府井的“井”在哪里了,下次再逛王府井的时候,不妨到大甜水井胡同也去看一看。关于王府井地名的由来,老北京来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虽无法考证其真实性,但也为王府井平添了一层传奇色彩。

王府井的“井”在哪里

传说,王府井大街上原有十座王爷府,其中有一个王爷府中,有一口水井甘甜可口。在当时苦水多甜水少的情况下,这口王府中的甜水井,显得异常珍贵。

有一年,北京城遭遇了旱灾,即使是苦水井,也都干涸无水了。人们只能是走很远的路,去玉泉山取水。有些年老体弱的人,没有力气去山中取水,只能是四处乞讨以求得一口水活命。但是,神奇的是,京城大旱,但唯独前文中提到的那座王爷府中的甜水井没有干涸。

王爷看到京城大旱而自家水源充足,非常得意,认为这是自己祖上积德,才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这个王爷很小气,他并没有用自家的水去周济附近的灾民,而是命令一个家丁看守水井,防止周围的百姓前来取水。

这位家丁也是穷苦人家出身,而且他的家人也每天承受着往返于玉泉山取水的艰辛。于是,他便经常趁王爷不注意,偷偷让附近的百姓取井中之水。纸里包不住火,有一天,王爷知道了此事,非常气愤,拿着棍子质问家丁。

“我供你吃、供你穿,让你在我家做工。平时看你老实巴交,所以把看守水井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你。没想到,你非但不好好看守水井,还让外人来取水,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这位家丁笑着对王爷说:“老爷,没有按照您的要求看守水井,是我的错,但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您啊!”

“满口胡言!”王爷听后更生气了,“你非但不知道承认错误,还胡言狡辩!”

家丁心平气和地说:“王爷息怒,您听我解释。如今北京城大旱,我们没有能力管全城的百姓,但如果王府周围的人也不管不顾,都渴死的话,那将来您有活儿需要雇人来做,您有事情需要别人来干,您可真就是找不到能帮您的人了。咱们王府水源充足,但周围人都渴死或者外出躲旱灾,那王府周围将是一片无人之地啊。”

王爷听了家丁的话,感觉颇有道理,反省了自己的做法,于是便同意周边的百姓来他的王府打水了。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远处的百姓也前来打水,同时,人人都称赞聪明的家丁和勇于反省改正的王爷的做法。

因为这口王府中的井,在旱灾中解救了一方的百姓,所以人们都把此地称为“王府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